說別人有歧視艾滋,泄露別人隱私的傾向。法律規定艾滋病患者不應受到歧視。如果這句話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比如當事人跳樓,或者當事人惡意報復,危害社會),就要承擔法律責任。
在犯罪客觀方面,誹謗罪表現為行為人捏造、散布壹些虛構的事實,足以貶低他人人格、名譽,情節嚴重。誹謗罪的主要表現如下:
1.必須存在捏造某些事實的行為,即誹謗他人的內容完全是虛構的。如果散布的事實不是憑空捏造,而是客觀存在的,即使損害了他人的人格、名譽,也不構成本罪;
2.肯定有散布和捏造事實的行為。所謂傳播,就是社會上公開的傳播。傳播方式基本有兩種:壹種是文字傳播;另壹種是文字,通過海報、小字海報、圖片、報紙、書籍、信件等方法進行散發。所謂“足夠貶損”,是指捏造、散布的虛假事實,可能完全貶損他人人格、名譽,或者已經實際對被害人人格、名譽造成實際損害。如果散布虛假事實,但不可能損害他人人格、名譽,或者沒有損害他人人格、名譽,不構成誹謗罪;
3.誹謗必須針對特定的人,但不壹定要指名道姓。只要從誹謗的內容中知道受害人是誰,就可以構成誹謗罪。如果行為人散布的事實沒有特定的對象,不可能貶低某人的人格和名譽,就不能以誹謗罪論處;
4.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必須情節嚴重才能構成本罪。雖有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但情節不嚴重的,不能以本罪論處。所謂情節嚴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捏造事實,對他人人格、名譽造成嚴重損害的;捏造事實誹謗他人,造成不良影響的;誹謗他人導致受害者精神失常或自殺,等等。
被害人通過信息網絡告知人民法院第壹款規定的行為,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請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故意泄露艾滋病信息違法嗎?
觸犯法律。侵犯艾滋病患者的隱私權。
關於以上問題,說別人有歧視艾滋,泄露他人隱私的傾向。法律規定艾滋病患者不應受到歧視。如果這句話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比如當事人跳樓或者惡意報復,危害社會),就要承擔法律責任。我建議妳不要泄露別人的隱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侮辱罪)(誹謗罪)第二百四十六條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除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以外,只有被告知的,才予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