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用客戶銀行卡扣款,會涉及轉移公司財產、偷稅漏稅等違法行為,會被稅務調查要求客戶繳稅。如果他不交稅,就會被列入黑名單或者被起訴,這就有很大的法律風險。公司用私人賬戶買單,員工知道了也有責任。在公司財務賬戶中使用私人賬戶是違法的。
偷稅,是指納稅人由於不了解、不熟悉稅法和財務制度,或工作中粗心大意,而造成的誤用稅率、遺漏應稅項目、低估應納稅數量、銷售額和營業利潤等因意識不清而不繳或少繳稅款的違法行為。
偷稅漏稅性質不同,判斷偷稅漏稅的關鍵是不是故意,所以在處理上也不同。稅法規定,對於逃稅者,稅務機關應當責令其限期補繳所漏繳的稅款。逾期不繳納的,從偷稅之日起,按日加收壹定數額的滯納金。
偷稅,是指納稅人違反稅法規定,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的違法行為。主要表現為:偽造、變造、銷毀賬簿、票據或者會計憑證,虛報、多報費用、成本,少報或者不報應納稅所得額或者收入,隱匿財產或者以不正當手段騙取已納稅款。在西方國家,逃稅有主客觀兩方面的原因。壹方面,納稅人有強烈的減輕稅負的願望。另壹方面,稅收管理不嚴,稅率高,也會助長偷稅漏稅。而且稅法越復雜,要求納稅人自行申報的稅種越多,逃稅就越容易。另外,如果輿論是同情偷稅漏稅的,那麽就會鼓勵偷稅漏稅。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第四十三條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或者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前款行為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予以通報,可以對單位處以五千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以3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撤職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其中,會計人員五年內不得從事會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