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魯士人屬於波羅的海國家。13世紀,被條頓騎士征服,居民改信基督教。1410年,騎士團國被波蘭-立陶宛聯軍擊敗,西部的土地連同但澤和瑪麗亞堡被割讓給波蘭,而東部仍屬於騎士團,但向波蘭投降。1525年4月,條頓騎士團最後壹位領袖、霍恩索倫家族的阿爾布雷特皈依路德教,宣布將騎士團國改為世俗普魯士公國,自己成為公爵。1618年,由於沒有兒子,公國被轉讓給霍亨索倫-勃蘭登堡選帝侯。1660年,勃蘭登堡候選人通過奧利瓦和約,獲得普魯士公國主權,建立勃蘭登堡-普魯士專制政權的統治。1701年1月13日,普魯士公國成為壹個王國,勃蘭登堡選帝侯腓特烈三世被加冕為普魯士國王,稱他為腓特烈壹世,普魯士的發展進入了壹個新時期。歷任國王通過各種手段擴張領土,先後奪取西裏西亞、東弗裏斯蘭、西普魯士和內策行政區。普魯士在18世紀成為歐洲軍事強國,官僚組織、軍事組織和普魯士容克的政治統治得到鞏固。
法國大革命期間,腓特烈·威廉二世國王(在位1786 ~ 1797)在反法戰爭中失利,將萊茵河左岸的土地割給法國。與此同時,但澤、托倫、南普魯士和新東普魯士從波蘭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分割中被掠奪。1797年,他的兒子腓特烈·威廉三世(1797年至1840年在位)繼位。1806年占領漢諾威後,成為統治北德的大國。1806年耶拿和奧爾施泰特戰役中,蒲軍壹敗塗地,喪失了壹半領土,被迫進行資產階級改革(見斯坦因和哈登伯格改革)。1815維也納會議後,普魯士重新獲得了軍事大國的地位,收復了大部分失地,並獲得了部分新的領土。1822,三省。普魯士的版圖從東歐延伸到德國中西部,占據了最重要的工業區和經濟最發達的地區,這為其統壹德國奠定了經濟基礎。1815之後,普魯士成為德國資本主義經濟最發達的州。1840後,普魯士的資產階級發起了統壹自由的民族運動,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在普魯士勇克政治家俾斯麥的領導下,通過王朝戰爭最終完成了德國的統壹。1870 ~ 1871年的普法戰爭確立了普魯士在德國的領導地位。德意誌帝國建立於1871年。普魯士占據帝國2/3的領土和3/5的人口,對帝國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德國在壹戰中戰敗,帝國解體,普魯士成為魏瑪共和國的壹個州。希特勒奪取政權後,普魯士實際上不再是壹個國家。二戰後,東普魯士北部被並入蘇聯,東部被劃歸波蘭,其余被劃分為蘇聯、英國和法國占領區。1947年3月1日,盟軍控制委員會下令廢除普魯士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