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援助 - 關於善與惡

關於善與惡

孟子認為,生命之初,性本善;荀子認為人性本惡。我同意荀子的觀點。

首先,人性本惡,只有通過教育才能使人向善。人性是靠後天的教育和教化,而不是先天的,所以才有了教育的觀念和各種法律法規來約束人的行為。這樣我們的世界才不會在人類欲望的橫流中毀滅。這是因為人是理性的,人性是可以通過後天教育轉化的。如果全社會都提倡“揚善避惡”,那麽人性就有可能向善的方向發展。如果人的自然傾向無限膨脹,社會屬性同向推波助瀾,那麽人性就會更加墮落,可見儒家思想的重要性。

其次,人性本惡並不意味著人類的未來壹片黑暗。人之所以成為宇宙的本質,萬物的靈,不是因為他是完美的,而是因為他有勇氣認識自己,承認人性本惡的事實。人有判斷是非的理性,可以矯正人性的惡,以法律平息暴力,規範道德減少鬥爭,成立政府懲治叛國,主張反對專斷行為。如果人性本善,道德法律和交通規則是用來幹什麽的?如果人性本善,還有必要進行個人修養和社會教育嗎?

正因為人性惡的存在,啟蒙在人類社會的進化中顯得尤為重要和艱巨。有句話叫“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通過後天教育,人可以改變,甚至形成偉大的人格。

正是因為人性惡的存在,我們三年學得好,三天學得差;人類認識到人性的惡並不是什麽可恥的事情,我們真的應該反思。面對事實,卻不敢面對。事實上,在人類社會的進化過程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類尊嚴的這種虛假的虛榮心是不斷被剝離的。

最後,只有知道人性本惡,才能正視歷史和現實。但如果人性之惡不加控制,會給世界帶來什麽樣的後果?

只有了解人性的惡,才能重視道德和法律教育的作用,重視人類文明引導的成果,培養健全向上的人格。在跌宕起伏的歷史中,人類並沒有帶來自身的毀滅。我們有理由相信,只有通過社會教育體系,才能使人從外在的強制和人性的自我約束中走上理性的自我約束,從而培養出健全的、良好的人格,這並不意味著人會壹生作惡。

只有了解人性固有的惡,才能調動壹切社會教育手段來“揚善避惡”我們也相信通過人的努力和傳統文化的精華;勢必使人類從無節制的欲望中得到合理的遏制和引導,從他律到自律,從執法到立法,使人類的教育得到發展,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註定要用它來尋找光明。

  • 上一篇:2022年菲律賓最新入境政策
  • 下一篇:國家法律法規由()制定,其實施由國家強制力保障。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