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工商局將對商家的行為進行調查,並根據調查結果對商家(企業和商家)進行行政處罰。包括吊銷營業執照、罰款、沒收違法所得、責令停業。3.消費者可以向法院對商家(企業和商家)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商家進行各種賠償。1,有明確的被告;(壹定要了解具體的商家信息,比如店名、地址、電話等。) 2.有具體的申訴請求、事實和理由;3.屬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管轄的;(管轄範圍可分為:負責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管轄權涵蓋兩個方面:職能和屬地。4.消費者日常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
3.消費者協會駁回投訴的情況有哪些?1.對超過保修期或購買後保修期的商品,被告不再承擔違約責任;2、達成調解協議並已執行,且沒有新的情況、新的理由;3、法院、仲裁機構或其他行政機關已經受理或處理的;4.消費者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侵害超過壹年的;5.消費者不能證明自己的權益受到了侵害;6、不符合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
12315投訴的後果是什麽?如果商家被消費者投訴,消協首先會給商家打電話,組織雙方解決問題。如果商家不積極配合,消協將向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反映此事,性質會更嚴重。經查,如果商家確實違規,將由工商部門給予行政處罰。
法律依據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五條
消費者有權對商品和服務以及消費者權益的保護進行監督。消費者有權對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行為,以及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保護消費者權益方面的違法失職行為進行檢舉和控告,有權對保護消費者權益提出批評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