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援助 - 監督和調查的程序和措施

監督和調查的程序和措施

法律主觀性:

監督可以針對容易出現問題的執法活動,提前向監督對象打招呼、詢問、提出警告,以引起監督對象的註意,從而起到預防作用。壹、如何進行監督調查程序1。立項就是確定要檢查的項目。這是監督的必要程序,應以書面形式作出。檢查國家行政機關在遵守和執行法律、法規和人民政府的決定、命令方面存在的問題,是監察機關的壹項重要職能工作。只有通過檢查,才能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因此,在確定檢驗項目時,應註意選擇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項目。重要監察事項的設立,還應當依照行政監察法的規定,報本級人民政府和上壹級監察機關備案。2.制定計劃並實施。這是檢查功能的核心。為了使檢查達到預期的效果,檢查方案必須切合實際、全面細致。要組織調查小組,必要時根據不同的檢查對象,聘請有關專業技術人員參加。並且根據《行政監察法》第19條的規定,可以采取相關措施。要求被監察對象提供有關文件、賬冊和資料,對監察事項涉及的問題作出解釋和說明,責令違法者停止違法行為。3.匯報檢查情況。檢查結果將形成書面材料,向同級人民政府或監察機關報告。接受上級部門的指導和監督。報告內容應當包括檢查對象、檢查項目、檢查過程、檢查結果,以及根據檢查結果分析作出的監督決定或監督建議。4.監督決定或監督建議是根據監督檢查結果做出的相應最終處理。二、監察委員會監察範圍1、中國* * *黨的機關、人大及其常委會、人民政府、監察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各級委員會機關、民主黨派機關、工商聯機關以及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管理的公務員;2、法律法規授權或者國家機關依法委托的從事公共事務管理的組織;3.國有企業的管理者;4、公辦教育、科研、文化、醫療、體育等單位從事管理的人員;5.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中從事管理的人員;6.其他依法履行公職的人員。三。監察委員會的主要職責監察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在黨內維護黨章和其他法律法規,檢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的執行情況,監督黨員領導幹部行使權力,維護憲法法律,監督和檢查公職人員依法履行職責,公正使用權力,廉潔從政和道德, 對涉嫌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行為進行調查並作出行政處分決定,對不履行職責的領導人員進行問責,負責組織協調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

法律客觀性:

《監察法》第二十八條

監察機關在對涉嫌重大貪汙賄賂的職務犯罪進行調查時,根據需要,經過嚴格的批準程序,可以采取技術偵查措施,並按照規定提請有關機關執行。批準決定應當載明技術調查措施的種類和適用對象,自發布之日起三個月內有效;對復雜疑難案件,期限屆滿後仍需繼續采取技術偵查措施的,經批準可以延長有效期,每次不得超過三個月。對不需要繼續采取技術偵查措施的,應當及時解除。

  • 上一篇:快遞包裹需要托運嗎?
  • 下一篇: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必須內外兼修,壹方面是我們要的,另壹方面是內部人要防範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