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對PE機構的盡職調查,是指投資者可以通過盡可能多的渠道了解PE機構的投資歷史和能力,如管理人的工作背景、PE機構的成立歷史、投資經歷、投資的項目、盈利情況等,從而彌補自己在信息獲取上的不平衡,更好地判斷投資風險。
目前國內大部分人民幣基金的LP還沒有完全調整PE基金(俗稱“GP”)的管理人。主要原因是大部分LP缺乏專業知識,經常聽朋友介紹,參加各種PE募資路演,或者基於對銀行理財部門的信任來決定投不投。就LP對GP而言,我們不僅要關心這個PE是否有穩定的團隊和豐富的歷史投資經驗,還要關心LP是否有核心優勢使其能夠擁有廣泛的項目渠道,識別項目能力,爭奪優勢項目的競爭力。
從以上幾個方面來看,對於投資者來說,至少以下幾點是必須的,也是容易獲得準確真實信息的:
2.價值觀主要是了解PE基金經理的價值取向、行為、競爭優勢以及對未來發展方向的判斷。合夥制PE基金首先建立在投資者對管理人的基本信任的基礎上。管理人能否勤勉盡責地管理基金,是基於GP的價值取向、投資背景和自身的競爭優勢。
這些信息除了在PE基金路演中被管理人直接知曉外,還可以通過各種公開渠道和非公開渠道獲得。
公開渠道主要包括政府部門、網絡、媒體和各類行業協會。政府管理部門主要是工商局和發改委,因為不管什麽樣的PE基金總是在工商局註冊,5億以上的基金都要在發改委備案。在工商局或者發改委,妳基本上可以查到這些PE的背景,包括妳在歷史投資中是否真的參與了壹些企業的投資,基本上可以過濾掉很多假PE和忽悠PE。行業協會也可以了解壹點信息。
非公開渠道主要是PE投資人,曾經投資的企業,合作夥伴。這些非公開渠道上市的機構或個人是了解PE真實情況的最佳渠道,因為他們都與PE有實際合作。但難點在於這些機構或個人是任何LP都接觸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