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商鞅變法的法令已經下了,卻沒有下,怕百姓不信自己。就是樹立在國城南門,能挪到北門的給十金。人怪它,不敢遷徙。他回答說:“能遷移的,賞五十金。”有壹個人遷移到它那裏,需要交五十金,明確表示不會欺騙。卒令。
在秩序年間,秦人的首都說,新秩序對千千萬萬人不方便。所以王子違反了法律。魏陽說:“法律不行,就從上面犯。王子,妳的繼承人也不允許被懲罰。罰其子傅公子,罰其師公孫嘉。”明天,秦人都渴望秩序。行十載,秦國不拾遺,山中無賊,民以公戰之勇,私戰之畏。如果秦敏的話壹開始不方便,來了就方便了。魏陽說:“這是壹個違反法律的人!”移到邊緣。後來,人民不敢討論秩序。
給…作註解
(1)順序:指政治改革的順序。
(2)兩者:已經。
(3)設備:準備
(4)恐懼:恐懼
(5)信仰:信任,信賴
(6)是的:所以
(7)提供:廣泛征求。
(8)遷移:重新安置
(9)設置:到
(10)黃金:古代貨幣單位(古代壹金為白銀220兩,十金為220兩,五十金為1200兩)。
(11)奇怪:我覺得奇怪。
(12)回復:再次
(13)莫[zhé]:就
(14)給:給。
(15)至:用於
(16)欺騙:欺騙
(17)卒:終於,終於。
(18)城市:貿易市場
(19)商鞅:秦國是春秋時期的重臣。
翻譯
商鞅變法的法令準備好了,卻沒有公布。他擔心百姓不相信他,就(下令)在京城南門前擺壹根三尺高的木頭,以招(能)動北門,賜十金。人們看到這些都很驚訝,沒有人敢動這塊木頭。(商鞅)又說:“能搬木頭的,賞五十金。”壹個人搬木頭,給了他五十金,以示沒有欺騙(人民),最後頒布了法律。
變法頒布壹年後,秦人上京告狀,說新法給百姓帶來了成千上萬的不便。這個時候王子也觸犯了法律。孫楊說:“新法不能順利實施,是因為上層階級帶頭違反。太子是君主的繼承人,不能處罰,於是虔誠地處死了他的老師公子,並刺上另壹個老師公孫嘉作為懲罰。”第二天,秦國人民聽說了這件事,都遵守了法律。新法實施十年後,秦國出現了壹片太平景象,沒有路可接,山中沒有賊。百姓勇於為國而戰,不敢再私鬥,鄉鎮皆治。這時候有些說新法不方便的人就來說新法好了。公孫陽說:“這些人是不守規矩的人,觸犯了法律!”把他們都驅逐到邊境。從此,百姓不敢再談法律的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