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查工資記錄:首先查工資記錄和繳費記錄,確保工資信息正確。如果薪資記錄有錯誤或遺漏,聯系用人單位或人力資源部,提供正確的薪資信息,要求改正;
2.與用人單位協商:如果發現社保繳納有誤,可以與用人單位溝通協商。說明問題的具體情況,要求付款或改正。用人單位有責任依法正確繳納社會保險;
3.聯系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如果無法與用人單位解決問題,可以聯系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或相關部門。提供有關工資和社會保險繳納的證據和文件,說明問題的具體情況,要求介入調查處理;
4.尋求法律援助:如果上述步驟不能解決問題,妳需要尋求法律援助。咨詢專業的勞動法律顧問或律師,了解自己的權益和可行的法律途徑。
辦理社保所需的詳細信息:
1.身份證明:需要身份證、護照或居民身份證等有效身份證件;
2.居住證明:提供居住證明,如居民登記證、房屋租賃合同等;
3.就業證明:提供就業證明,如勞動合同、就業協議、工作證明、社保轉移證明等。這些文件用於證明就業狀況和社會保障繳款;
4.照片:提供辦理社保卡或其他社保相關證件的近照;
5.銀行賬戶信息:提供銀行賬戶信息,包括賬戶名稱、賬號、銀行名稱。此筆用於向指定銀行賬戶繳納社保基金;
6.其他證明文件:根據具體要求,可能需要其他證明文件,如結婚證、子女關系證明、殘疾證等,以滿足特定的社保政策要求。
綜上所述,由於不同地區的法律政策不同,具體的補償方式和程序可能會有所不同。最好根據所在地的具體情況,咨詢相關的勞動法律顧問、社會保險機構或法律專業人士,以獲得準確適用的建議和指導。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83條
用人單位或者個人認為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的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用人單位或者個人對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未依法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核定社會保險費、支付社會保險待遇、辦理社會保險轉移接續手續或者侵犯其他社會保險權益的行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個人與用人單位發生社會保險爭議的,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和提起訴訟。用人單位侵犯個人社會保險權益的,個人也可以請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或者社會保險費征繳機構依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