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援助 - 背對背付款條款的法律效力

背對背付款條款的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背對背”條款常見於建設工程合同或買賣合同中,是指雙方當事人約定,有支付義務的壹方以與第三人訂立的相關合同中的相關款項的收款作為其支付本合同中相關款項的前提條件的條款。此類條款通常會進壹步明確,在本合同的付款義務人從第三方收到相應的付款之前,本合同的另壹方無權要求付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七百九十壹條發包人可以與總承包人訂立建設工程合同,也可以分別與勘察人、設計人、施工人訂立勘察、設計、施工合同。發包人不得將應當由壹個承包人完成的建設工程肢解成若幹部分發包給幾個承包人。

總承包單位或者勘察、設計、施工承包單位經發包人同意,可以將其承包的部分工程委托給第三方。第三人應當就其完成的工作成果與總承包人或者勘察、設計、施工承包人對發包人承擔連帶責任。承包人不得將其承包的全部建築工程分包給第三方或者以分包的名義將其承包的全部建築工程分包給第三方。

禁止承包人將工程分包給不具備相應資質的單位。禁止分包單位將承包的工程進行分包。建築工程主體結構的施工必須由承包人自行完成。

第七百九十二條國家重大建設工程合同,應當依照國家規定的程序和國家批準的投資計劃、可行性研究報告等文件訂立。

第七百九十三條建設工程的施工合同無效,但建設工程驗收合格的,可以按照合同對工程價款的約定折價補償承包人。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建設工程驗收不合格的,按下列情況處理:

(壹)建設工程修復驗收合格後,發包人可以要求承包人承擔修復費用;

(二)修復後的建設工程經驗收不合格,承包人無權要求按合同約定折價賠償有關工程價款。

建設工程質量不合格造成損失,發包人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責任。

  • 上一篇:北京中澤鑫盛投資有限公司怎麽樣?
  • 下一篇:n+1在什麽情況下應該補償?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