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從小讀儒家書籍,接受傳統教育,進入社會在縣衙做鏢師,刀筆樣樣精通。他的出身經歷和性格,使他能夠理解和體驗人民的疾苦,具有正義感,並養成了謹小慎微、足智多謀的態度,喜歡玩弄政治。因為他是個小官吏,所以他知道法律,也有遵守法律的習慣。宋江到了梁山泊後,綜合處理問題。有人說他虛偽,玩弄政治,是他處理問題的手段。
首先,宋江是半農半官的地主;
因為他是農民,所以更體諒農民,更懂得幫助農民。這也是他能得到所有英雄支持的原因。
因為他是壹個官員,他知道如何忠於朝廷,他始終以“忠”為自己的行為標準,這壹點從他將“聚義堂”改為“忠義堂”的舉動中可以明顯看出。正因為他是地主,他的階級背景決定了他處理問題的根本出發點,封建等級觀念和地主階級的利益總是在他腦海中蕩漾。在他心目中,封建社會的“大壹統”思想是他的思想基礎。他壹直稱北宋皇帝為“聖”,可見封建觀念中的“天子”在他心目中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這是他拉攏的來源,也預示著起義不戰而敗。封建知識分子的身份是他成為梁山首領的另壹個關鍵原因。宋江傳播了所謂的“仁義”,用它來幫助眾生,拯救老百姓。這時,他自然就和急需挽救的封建農民結成了“統壹戰線”。
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概括。宋江作為壹個受封建禮教影響的知識分子,自然會在他身上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中國人的謙虛是中庸之道最膚淺的表現。作為壹個儒生,我們也會在他身上找到這壹點。
“心在山東,飄在蓬江海。他這麽聰明,就敢笑黃巢不是她丈夫。”壹首《靈雲誌》表達了壹個封建知識分子的胸懷和抱負,以及追求他的原因,也表達了當時所有知識分子的願望。
第三,他是壹個傑出的領導者。
水滸的發展離不開戰鬥中的勝利,而勝利的關鍵離不開宋江傑出的軍事才能。
攻打大明府時,采取“將計就計”、“引狼入室”、“關門打狗”等手段,面對童貫鋪天蓋地的壓力,從容不迫,以九宮八掛陣包圍敵人,最終壹舉殲滅敵人。充分證明了宋江的軍事過硬,也正因為如此,才能看到英雄們的豪氣。
總之,宋江是地主階級和半農半官的封建知識分子的結合體。他的壹生曲折而不幸。先是仗義英雄,梁山好漢,後成為朝廷忠臣,最後以悲劇收場。孝順、謙虛、仗義、傑出的軍事才能和崇高的理想抱負,是他作為壹個封建知識分子的真實寫照。但他很難跳出時代的怪圈。黃土對廖二娃的觸動,是他的悲劇,是作者的悲劇,是社會的悲劇。最後,我只想說:我們在痛恨和批判宋江的同時,不得不承認宋江是《水滸傳》中最成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壹,他有很大的留給後人評論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