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
網絡侵權的四種類型如下:1,網絡經營者(中介服務提供者)侵害受害人名譽權;2.利用網絡侵害被害人名譽權的是加害人;3.侵害受害人名譽權的是網絡經營者(中介服務提供者)和加害人;4.網絡運營者疏於監控和刪除有害信息,或者拒絕切斷與含有侵權內容網站的鏈接,拒絕提供行為人的在線登錄信息。網絡侵權的界定。網絡案件具有壹些不同於其他類型案件的顯著特征,如網絡空間的全球化、虛擬化、去中心化等,這些特征無疑動搖了傳統管轄的基礎,使法院對網絡民事侵權糾紛的管轄面臨挑戰。網絡是壹個技術含量很高的領域,其舉證、質證、確認等救濟方式都與技術密切相關。因此,在確認管轄時,需要考慮法院能否處理技術問題,限制審級,或者由壹些有條件的法院集中受理案件,從而為案件的及時結案創造便利條件。應加快網絡立法,盡快解決傳統法律不能適應網絡空間的問題,彌補司法解釋的不足,借鑒國外司法實踐,根據網絡的特點制定壹套適應我國司法現狀的管轄制度。具體可以表現為堅持侵權行為發生地、侵權行為結果地和被告住所地的法院管轄原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195條* * *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權利人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通知應當包括侵權的初步證據和權利人的真實身份信息。網絡服務提供者收到通知後,應當及時將通知轉發給相關網絡用戶,並根據侵權初步證據和服務類型采取必要措施;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損害擴大部分應當與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權利人因錯誤通知給網絡用戶或者網絡服務提供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