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如何簽訂合同?
18周歲以上、18周歲以下的,屬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包括16周歲以上、18周歲以下,能夠依靠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簽訂的超過自己判斷能力的合同,是效力待定的合同,經法定監護人追認後生效。未經追認的,該合同自始無效。
簽訂合同的註意事項:
(1)合同的基本條款要符合,特別是交易的內容、履行的方式和期限,違約責任要約定明確。
(2)查看國家對本次交易有無特殊規定,目的是確定雙方權利義務是否合法有效。
(3)向律師事務所和公司法律顧問咨詢相關業務的實際開展情況,了解發生業務糾紛的概率以及糾紛產生的原因和類型,以便在訂立合同時盡可能避免同樣的缺陷。
(4)在可能的情況下,通過行政機關公證、律師見證公證、相關機構中介作用,使合同內容盡可能完整。
(5)簽訂合同時,合同表面應清晰整潔,建議使用合同打印專用紙。未成年人訂立合同後,合同的效力不能壹概而論。從情況來看,如果孩子屬於限制行為能力人或者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父母可以通過拒絕追認的方式使合同無效,從而不必承擔合同的權利義務。如果合同效力問題無法通過與對方協商解決,他們只能通過主動起訴來維護自己的權利。以上是未成年人如何簽訂合同的回答。壹般來說,未成年人是不能簽合同的。如果由法定代表人簽字,合同也是有效的。
希望以上內容能幫到妳。如有疑問,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七十二條
信息處理者通過互聯網處理未成年人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公正、必要的原則。處理未滿14周歲未成年人的個人信息,應當征得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同意,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要求信息處理者更正或者刪除未成年人個人信息的,信息處理者應當及時采取措施予以更正或者刪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七十四條
互聯網產品和服務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誘導其成癮的產品和服務。
網絡遊戲、網絡直播、網絡音視頻、網絡社交等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當為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務設置相應的時間管理、權限管理、消費管理等功能。
為未成年人服務的在線教育網絡產品和服務不得插入網絡遊戲鏈接或者推送廣告等與教學無關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