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援助 - 我國義務教育有哪些法律保障?

我國義務教育有哪些法律保障?

2006年頒布的《義務教育法》為我國義務教育提供了各種法律保障。首先,義務教育法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客觀性,除了在經濟發達地區設立學校、班級招收少數民族適齡兒童、少年外,為我國包括特殊群體在內的教育對象實施義務教育提供了各種法律保障。除了為視力殘疾、聽力語言殘疾和智力殘疾的適齡兒童、少年提供法律保護外,法律還為《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的有嚴重不良行為的適齡兒童、少年,以及未完成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和被采取義務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提供了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同時,《義務教育法》還規定提高教師待遇,促進教師發展。

其次,《義務教育法》註重教育的公平與均衡,為教育公平、教育均衡提供了保障。新《義務教育法》第四條規定“凡具有中國國籍的適齡兒童、少年,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接受義務教育的平等權利和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第六條對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提出了具體要求:“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改善薄弱學校辦學條件,采取措施保障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實施義務教育,保障經濟困難的殘疾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義務教育是為每個公民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的教育,因此義務教育的公平正義是社會公平正義和社會和諧的重要基礎。

第三,義務教育法更具保障性和可執行性,為義務教育提供了更好的運行保障。第壹,《義務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強調了義務教育的國家安全。二是政府責任明確,建立健全了新的經費保障機制,帶來了義務教育發展的新局面。《義務教育法》第44條規定:“國務院和地方各級政府共同負責,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統籌實施。農村義務教育所需經費按照國務院規定由地方各級政府分項目、按比例分擔,使義務教育經費全部納入財政保障範圍,為確保義務教育投入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義務教育法》的頒布,為進壹步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 上一篇:請教壹個比較難的詞,封閉契約和開放契約的日語表達。
  • 下一篇:沒有學歷怎麽考律師執照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