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有哪些規定?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有哪些規定?

在刑事案件的處理和判決中,往往會有附帶民事訴訟,而此時法院在刑事案件的判決中會將附帶民事訴訟壹並處理。對於當事人來說,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可能規定是什麽,不得而知。我給妳介紹壹下相關條款,請閱讀並理解。。

壹、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有哪些規定?

(1)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六章,對附帶民事訴訟有以下相關規定。

1,第壹百三十八條被害人因犯罪分子侵犯人身權利或者破壞財產遭受物質損失的,有權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其法定代理人和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因刑事侵權請求精神損失賠償的附帶民事訴訟或者單獨民事訴訟,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第壹百三十九條被告人非法占有、處分被害人財產的,應當依法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被害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追繳退賠的情節可以考慮作為量刑情節。

3.第壹百四十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侵犯他人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構成犯罪,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應當告知其可以依法申請國家賠償。

4.第壹百四十壹條人民法院受理刑事案件後,符合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九條和本解釋第壹百三十八條第壹款規定的,可以告知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放棄訴訟權利的,應當準許並立案。

5.第壹百四十二條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國家財產、集體財產的損失,受損失的單位沒有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人民檢察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應當列為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被告人非法占有、處分國家財產、集體財產的,依照本解釋第壹百三十九條的規定處理。

6.第壹百四十三條附帶民事訴訟中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的人包括:

(1)未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刑事被告人及其他* * *共犯;

(二)刑事被告人的監護人;

(三)死刑罪犯的繼承人;

(4)***同壹犯罪案件中,在案件審結前死亡的被告人的繼承人;

(五)依法應當對受害人的物質損失承擔責任的其他單位和個人。

(六)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的親友自願代為賠償的,應當準許。

7.第壹百四十四條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只對部分共犯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可以對其他共犯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包括未被追究刑事責任的,但同壹犯罪的共犯在逃的除外。

8.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放棄對其他共同侵權人的訴訟權利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相應的法律後果,並在裁判文書中說明其放棄訴訟請求的情況。

9.第壹百四十五條附帶民事訴訟的起訴條件是:

(1)檢察官符合法定條件;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要求、事實和要求賠償的理由;

(4)屬於人民法院受理附帶民事訴訟的範圍。

10,第壹百四十六條* * *刑事案件的共犯在逃的,不得列為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逃逸的共犯到案後,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可以對其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但已從其他共犯處獲得全額賠償的除外。

11、第壹百四十七條刑事案件立案後,應當及時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12.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應當提交附帶民事起訴狀。

13第壹百四十八條在偵查、審查起訴期間,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請求賠償。經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調解,雙方達成協議並全面履行,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有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願、合法原則的除外。

14第壹百四十九條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在七日以內決定是否立案。符合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九條及本解釋有關規定的,應予受理;不符合要求的,裁定不予受理。

15、第one hundred and fifty條人民法院受理附帶民事訴訟後,應當在五日以內將附帶民事起訴狀副本送達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及時將口頭起訴的內容通知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並制作筆錄。人民法院送達附帶民事起訴書副本時,應當根據刑事案件的審理期限,確定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交附帶民事答辯狀的時間。

16,第壹百五十壹條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對自己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17、第壹百五十二條人民法院對因被告人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可能導致執行困難的案件,可以根據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申請,裁定采取查封、扣押、凍結被告人財產的保全措施;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未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采取保全措施。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保全,其合法權益將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前,向被保全的財產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采取保全措施。申請人在人民法院受理刑事案件後十五日內未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措施。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適用民事訴訟法第壹百條至第壹百零五條的有關規定,但民事訴訟法第壹百零壹條第三款的規定除外。

18、第壹百五十三條人民法院審理附帶民事訴訟案件,根據自願、合法的原則,可以進行調解。經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當制作調解書。調解書經雙方簽字後具有法律效力。經調解達成協議並立即履行的,可以不制作調解書,但應當制作筆錄,經雙方當事人、審判人員、書記員簽名或者蓋章後,即發生法律效力。

19第壹百五十四條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簽署前當事人反悔的,附帶民事訴訟應當與刑事訴訟壹並審判。

20.第壹百五十五條判決附帶民事訴訟時,應當根據犯罪行為造成的物質損失和案件的具體情況,確定被告人應當賠償的數額。犯罪行為造成被害人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曠工減少的收入。受害人是殘疾人的,還應當賠償殘疾人生活輔助器具等費用;被害人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等費用。機動車造成人員傷亡或者公私財產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的規定確定賠償責任。

21.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就民事賠償達成調解或者和解協議的,賠償範圍和數額不受第二款、第三款規定的限制。

22.第壹百五十六條人民檢察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人民法院經過審理,認為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應當責令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直接向受損失的單位賠償;遭受損失的單位已經終止,作為繼承人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責令其向繼承人賠償;沒有權利義務繼承人的,責令其向人民檢察院支付賠償金,由人民檢察院上繳國庫。

23.第壹百五十七條人民法院審理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應當結合被告人賠償被害人物質損失的表現確定悔罪表現,在量刑時予以考慮。

24.第壹百五十八條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經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按撤訴處理。刑事被告人以外的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經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附帶民事部分。

25.第壹百五十九條附帶民事訴訟應當與刑事案件壹並審理。只有為了防止刑事案件審理過度拖延,才能在刑事案件審理完畢後,由同壹審判組織繼續審理附帶民事訴訟;同壹審判組織的成員確實不能繼續參加審判的,可以更換。

26.第壹百六十條人民法院認定公訴案件中被告人的行為不構成犯罪,經調解不能達成協議的,應當壹並作出刑事附帶民事判決。人民法院允許人民檢察院撤回公訴的案件,可以對已經立案的附帶民事訴訟進行調解;不適合調解或者調解不能達成協議的,應當裁定駁回起訴,並告知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可以另行提起民事訴訟。

27.第壹百六十壹條在第壹審期間沒有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在第二審期間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依法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告知當事人可以在刑事判決、裁定生效後另行提起民事訴訟。

28.第壹百六十二條人民法院審理附帶民事訴訟案件,不收取訴訟費。

29.第壹百六十三條人民法院審理附帶民事訴訟案件,除刑法、刑事訴訟法和刑事司法解釋已有規定的以外,適用民法的有關規定。

30.第壹百六十四條在刑事訴訟過程中,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不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而單獨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進行調解,或者根據物質損失情況作出判決。

法院處理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規定時,按照刑事訴訟法第六章的規定執行。需要註意的是,案件當事人在法院辦理附帶民事訴訟時,應當提交附帶民事起訴狀,並提供相關證據。但法院審理附帶民事訴訟案件不收取訴訟費。

  • 上一篇:《鄉村振興促進法》第十章第七十四條從什麽時候開始實施?
  • 下一篇:如何繳納自己的公積金?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