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尊重國旗國徽,會唱國歌,升降國旗,奏國歌時起立,脫帽,向少先隊員敬禮。
2.尊重父母,關心父母健康,主動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聽從父母長輩的指示,出門或回家主動打招呼。
3.誠實守信,不說假話,知錯就改,不隨意拿別人的東西,借了東西及時歸還,答應別人做到最好,做不到就道歉。考試不要作弊。
4.尊老愛幼,平等待人。同學們相處融洽,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不要欺負弱小,嘲笑或戲弄別人。尊重殘疾人。尊重別人的民族習慣。
5.尊重老師,見面打招呼,主動打招呼,接受老師的教導,與老師交流。待人接物有禮貌,說話有禮貌,說普通話,使用禮貌用語。
6、不罵人,不打架。進別人房間前先敲門。不要隨意翻動別人的物品,不要打擾別人的工作、學習和休息。
7.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和優點,不要羨慕別人。遇到挫折和失敗不要灰心,不要氣餒,努力克服困難。
8.珍惜學習和生活用的食物和物品。節約水電不比吃穿,亂花錢。
9.按時上學,不遲到,不早退,不逃學,生病請假,放學按時回家。準時參加活動,不能提前請假。
10.衣著整潔,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洗頭,早晚刷牙,飯前便後洗手。量力而行,把衣服和用品擺放整齊,學會收拾房間、洗衣服、洗碗等家務。
11.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上課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大膽提問,回答問題清楚,不隨意打斷別人。課間活動井然有序。
12,課前預習,課後認真復習,按時完成作業,字跡工整,卷子幹凈。
13,愛護公物,不在桌椅、建築物、文物上亂塗亂畫。對公共財產的損害應該得到賠償。拾得物歸原主或交公。
14,堅持鍛煉,認真做廣播體操和眼保健操,坐、站、走、讀、寫正確。積極參加有益的文體活動。
15,認真履行職責,保持教室和校園整潔。保護環境,愛護花草樹木、農作物和有益動物,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等廢棄物。
16,積極參加集體活動,認真完成集體交給的任務,少先隊員服從團隊決議,不做有損集體榮譽的事情,集體成員相互尊重,學會合作。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勞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多觀察,多努力。
17.遵守交通法規,過馬路走人行橫道,不在高速公路、鐵路、碼頭亂穿馬路、打鬧追逐。
18,遵守公共秩序,不在公共場所擁擠吵鬧,對他人有禮貌。主動購票乘車、乘船等。,並主動給老幼病殘孕讓座。不要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19,珍愛生命,註意安全,防火、防溺水、防觸電、防盜竊、防中毒,不玩危險遊戲。
20、閱讀和收看健康的書籍、報紙、音像和網絡信息,收聽和收看健康的廣播電視節目。不吸煙、不喝酒、不賭博,遠離毒品,不參加封建迷信活動,不進入網吧等未成年人不得進入的場所。敢打敢拼,遇到壞人主動舉報壞事。
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有20條,不能面面俱到,也不應該復雜。小學生還小,不僅要嚴格要求,還要讓他們活潑發展。各地在實施《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時,要把《小學生守則》教育與落實學校規章制度結合起來。
擴展數據:
1.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是根據國家正式頒布的小學守則制定的,是國家對小學生日常行為最基本的要求。其目的是加強對小學生的文明禮貌教育和行為訓練,促進他們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體現了對中小學生思想道德和日常行為的基本要求,對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3.《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發布,是教育系統加強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舉措。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要高度重視,認真組織幹部、教師和中小學生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從當地學校實際出發,完善制度,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使教育經常化、制度化。
4.《小學守則》、《中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分別在1981、1991、1994發布以來,培養了中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了良好的學校。
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中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根據《中央國務院關於進壹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幹意見》和《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要求,教育部對上述守則和規範進行了修訂,將《小學守則》和《中學生守則》合並為《中小學生守則》(以下簡稱《守則》)。對《小學生日常行為標準》和《中學生日常行為標準》的內容進行了必要的調整和補充,形成了新的《小學生日常行為標準(修訂)》和《中學生日常行為標準(修訂)》(以下簡稱《標準》)。
5.修訂後的規範和準則自2004年9月1日起實施。
參考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百度百科: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