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學憲法有什麽意義?

學憲法有什麽意義?

憲法是我國的根本法,深入學習宣傳憲法,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意義重大。只有深入學習憲法,準確掌握憲法,並以此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才能不斷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洞察力,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當前,深入學習宣傳憲法,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就是要結合學習貫徹黨的理論宗旨,突出憲法宣傳,進壹步提高廣大幹部群眾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的憲法意識和法制觀念,維護憲法權威, 大力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和國家基本法律,加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不斷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進程,為實現國民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憲法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保障,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建設最重要的法律依據。

我國的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既是憲法的主要實施者,也是憲法規範的主要對象。因此,各級公務員特別是領導幹部要帶頭學習憲法,忠於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嚴格按照憲法辦事,真正把憲法作為根本的活動準則。這不僅對保證憲法全面正確實施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可以對全社會起到引領和示範作用。

要進壹步加大憲法宣傳教育力度,建立健全憲法宣傳教育長效機制,加強憲法宣傳教育的統籌協調,采取多種有效形式,普及憲法知識,傳播憲法理念,增進幹部群眾對憲法精神的理解。

學習宣傳憲法,把法治精神落實到加強民主法制建設中去。加強民主法制建設是實現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內在要求。深入學習宣傳憲法,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必須根據民主法制建設的實際需要,緊緊圍繞民主法制建設的全過程進行。要把學習宣傳憲法作為首要任務,大力宣傳國家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經濟制度、公民基本權利義務和國家生活基本準則,進壹步增強全體公民的憲法意識、公民意識、愛國意識、國家安全統壹意識、民主法制意識,進壹步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要深入學習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和國家基本法律,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圍,充分發揮法律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規範、引導和保障作用。要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實踐,積極開展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不斷加強農村和社區基層依法治理,深化“法律七進”活動,努力提高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的法制化、規範化水平。

學習宣傳憲法,把法治精神落實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上來。實現經濟社會科學發展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深入學習宣傳憲法,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必須堅持法治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註重發揮憲法和法律法規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導、規範、保障和推動作用。緊緊圍繞國民經濟和社會跨越式發展的目標任務,按照“十二五”總體部署,深入學習宣傳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調整、資源環境開發與保護、科技進步與創新、新農村建設等方面的法律法規,保障和促進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廣泛普及市場經濟法律知識,深入學習宣傳財稅、金融、投資、房地產、產品質量、合同、侵權責任等法律法規,增強政府部門依法調節經濟關系、監管市場的意識和能力,增強市場主體誠實守信、依法經營管理的意識和能力,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營造有利於公平競爭和自主創新的法制環境。

學習宣傳憲法,把法治精神落實到維護人民權益上。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也是法治精神的根本價值取向。深入學習宣傳憲法,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必須緊緊圍繞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宣傳普及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法律知識,解決人民群眾最迫切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夯實法治建設的群眾基礎。當前,要大力學習宣傳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教育醫療、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等法律法規,註意運用法律手段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要全面加強對執法人員的教育、管理和監督,切實做到遵紀守法、嚴格執法、違法必究,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讓人民滿意。政法機關要堅持公正司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深化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不斷提高執法規範化水平,讓廣大人民群眾從執法辦案實踐中感受到社會公平正義。

學習宣傳憲法,把法治精神落實到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上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深入學習宣傳憲法,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必須切實增強全社會依法辦事的意識和能力,有效預防、減少和化解社會矛盾,努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要深入學習宣傳征地拆遷補償、國有企業改制等法律法規,依法規範涉及群眾利益的各種行政行為,引導群眾按程序表達訴求,自覺履行義務,依法維護權益。針對國家安全和社會秩序的現狀,深入學習宣傳刑事、民事、治安、交通、消防等法律法規,切實增強公民的法制觀念,預防、控制和打擊各種違法犯罪,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秩序,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要從我省多民族多宗教的實際出發,深入學習宣傳民族宗教方面的法律法規,切實增進各族人民的團結,努力促進宗教和諧。大力學習、宣傳、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法律法規,不斷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不和諧、不穩定因素。廣大公務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善於運用法律手段調整各種利益關系,妥善處理各種社會矛盾,促進社會有序運行。

學習宣傳憲法,把法治精神融入推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是中國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壹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推動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繁榮發展。深入學習宣傳憲法,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必須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加強法治文化建設,著力培養全體公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努力營造愛國守法、誠信敬業的社會環境。要繁榮法治文藝創作,鼓勵、支持和引導法治群眾文化活動,努力創作更多群眾喜聞樂見的法治文藝作品,舉辦各類法治文藝演出、法治文藝創作和法律知識競賽,促進法治文化生活與群眾生活有機結合。積極開展社會公益法制宣傳,加強宣傳陣地建設,努力營造濃厚的法治氛圍,加快在全社會形成學法守法的良好法制環境。

  • 上一篇:薩達姆是在哪裏被抓獲的?
  • 下一篇:相關法律案例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