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消毒管理總結1 1。為加強醫院感染和消毒管理,預防和控制傳染病傳播,保障醫療質量和患者安全,根據衛生部《消毒管理辦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制定我院消毒管理制度。
二、醫務人員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定期接受醫院消毒技術培訓,掌握消毒相關知識,並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
三、嚴格按照衛生部《消毒管理辦法》,執行醫療器械消毒工作技術規範,並達到以下要求:
1,進入人體組織和無菌器官的醫療器械、用具、物品必須達到滅菌等級;
2.與皮膚、黏膜接觸的醫療器械、器具、物品必須達到消毒等級;
3、用於註射、穿刺、采血等侵入性操作的各種醫療器械必須消毒壹次。
四、消毒設備、壹次性醫療器械和用具的使用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壹次性醫療器械不得重復使用。醫療衛生機構使用的壹次性醫療用品,使用後應當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
五、購買消毒產品必須建立並執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
六、醫務人員手部皮膚的清潔和消毒(參見醫院醫務人員手部衛生標準)。
七、環境和物品應符合國家有關規範、標準和規定。排放的廢汙水和汙物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理。運送傳染病病人的車輛、工具及其被汙染的物品,必須隨時消毒。
八、傳染病暴發、流行時,應及時向醫務部門、醫院感染管理部門和保健部門報告,並采取有效的消毒和隔離措施。
醫院消毒管理總結。醫務人員必須遵守消毒隔離制度,進入人體組織或人的醫療用品必須高壓滅菌;與皮膚、粘膜接觸的醫療器械和物品必須消毒。使用過的醫療器械和物品在消毒或滅菌前應進行去汙和徹底清洗;其中,對感染患者使用的醫療器械和物品,應先進行消毒,並在消毒或滅菌前進行徹底清洗。所有醫療器械在維修前都應進行消毒或滅菌。
二、根據物品的性能,選擇物理或化學方法進行消毒滅菌。耐熱防潮物品滅菌首選物理滅菌;壓力蒸汽滅菌是手術器械和物品、各種穿刺針、註射器的首選;幹熱滅菌是油、粉、膏的首選。對熱不穩定的物品如導管、精密儀器和人工植入物可通過化學方法滅菌,如環氧乙烷滅菌,內窺鏡可通過環氧乙烷滅菌或2%戊二醛浸泡滅菌。消毒首選物理方法,物理方法不能消毒的可選擇化學方法。
三、化學滅菌或消毒,根據不同情況,分別選用滅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劑。使用化學消毒劑時,要了解其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和影響殺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註意配制時的有效濃度,並按要求進行監測。更換滅菌劑時,用於浸泡滅菌物品的容器必須滅菌。
四、消毒隔離措施
1,醫務人員在做無菌操作時必須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洗手,戴上帽子和口罩。治療車上的無菌器械、敷料罐、氣瓶用後應及時蓋緊,定期更換和消毒,並註明消毒日期和開啟日期及時間。
2.治療室每天定時通風,用消毒液擦拭地板,每周清潔1次。治療室使用的抹布和拖把應標明並專用。
3.病房內每個房間每天定時通風兩次,每日晨起護理用濕套床,壹床壹套;每天擦小桌子,壹桌壹布,浸泡消毒,然後清洗晾幹。
4、每周更換壹次服裝,根據情況隨時更換。
5.註射器使用完畢後,放入指定容器內,利器放入利器盒內。
6、治療室、產房、手術室、更衣室定期進行空氣消毒,並每月做空氣培養。
7、體溫計1支,每次使用後,浸泡在250mg/L含氯消毒劑中消毒-洗滌-幹燥-備用。
8、門診血樣,壹人壹針,壹條毛巾,壹條止血帶。
9、在實施標準預防的基礎上,根據不同情況,對感染患者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
(1)有條件的情況下,隔離病人應住單間或單間。隔離衣應在病房內或病房門口準備,懸掛方法正確。
(2)患者專用體溫計、尿壺應與壹次性註射器、輸液器、餐具配套使用,使用後回收集中處理。
(3)隔離病人使用的醫療器械應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血壓計、聽診器應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擦拭。血壓計袖帶如被血液或體液汙染,應先用含有效氯的消毒劑浸泡30分鐘,再清洗幹凈,晾幹備用。
10、所有氣性壞疽、綠膿桿菌等特殊感染傷口的患者,應嚴格隔離。使用過的器械和衣物細菌要進行“雙重消毒”處理,使用過的敷料要裝入專用塑料袋中焚燒。
165438+濕化瓶是蒸餾水,日常要更換消毒。呼吸機的螺紋管、加濕器、連接器、閥門通風筏等可拆卸部件應定期更換和消毒。
12.在換藥、註射和處置前後,用快速手消毒劑洗手或消毒雙手。
13.對轉專業、出院或死亡的患者進行終末消毒。
14,壹次性醫療護理用品必須嚴格按照醫療廢物處理要求使用和處理。
(1)註射器、輸液(輸血)器:用完後直接放入治療室指定的容器內,醫院總務科每天會集中處理。
(2)病房內的廢醫療垃圾:敷料、繃帶、棉球、紗布條、壓舌板、壹次性袋、尿袋、胸腔引流袋、引流管、手套、肛袋、窺視鏡等塑料垃圾。用後放入醫療廢物容器,由醫院專職醫療廢物回收人員每天回收處理。
(3)特殊傳染性物品:如氣性壞疽、綠膿桿菌感染、破傷風和艾滋病患者使用過的廢物等。,現場消毒後裝入雙層黃色垃圾袋,並標識病原體、處置時間和責任人,交由醫院醫療廢物專職人員監督焚燒。
五、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衛通(20xx)10號《醫務人員手衛生規範》,加強對各級各類人員的培訓。執行手部衛生標準。逐步實施衛生部《清洗消毒滅菌技術操作規範》、《清洗消毒滅菌效果標準》等6項衛生行業標準。
6.地面的清潔消毒:地面要用濕的方式清潔,保持清潔;當有血液、糞便、體液等汙染時,應立即用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並按要求配制消毒劑的濃度。拖地工具要標明不同的使用區域。使用後,應分別消毒、清洗和幹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