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如何開展以全面依法治國為主題的公益活動,有哪些活動?

如何開展以全面依法治國為主題的公益活動,有哪些活動?

結合機關、學校、企業、鄉村、社區、單位工作實際,明確標準,分類指導,規範推進,全力推動主題活動深入開展。按照全省“六法”工作指導標準,今年全區每次建設1-2個示範點。結合中期督導檢查,加強對主題活動的督導檢查和評估,建立健全評估機制,推動“六法”工作制度化、規範化。

(壹)深化“法律進機關”

1.認真落實領導幹部和公務員學法各項制度,推進政府幹部學法經常化、規範化、制度化。各級黨委(黨組)每年至少安排兩次法律學習。

2.將法制教育納入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的理論學習計劃。依托黨員幹部培訓中心、黨員幹部在線學習平臺等陣地,加強領導幹部和公務員法律課程建設,開發精品課程和案例,加大課時投入。

3.認真落實《關於組織實施全省領導幹部學法用法分級考試(考核)的意見》,制定出臺《關於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進壹步加強本地區領導幹部和公務員學法用法工作的意見》,組織開展本地區公務員學法用法培訓考試。結合領導幹部年度述職,組織領導幹部年度述職。

4、認真貫徹“4?27”公務員法律日制度。為每個機構的公職人員提供其崗位所需的法律書籍,並利用學習論壇、法律講座、文化沙龍等。在機關開展“讀書學法”活動。

5.加強法治機關文化陣地、專欄、網站建設,營造濃厚的法律學習氛圍,擴大在領導幹部和公務員中的影響力。

(二)深化“法律進農村”

1,加強農村法制宣傳骨幹隊伍建設。充分利用農村黨員現代遠程教育平臺、“千萬農民素質提升工程”等載體開展法制宣傳教育,重點加強對村幹部、黨員、村幹部、村民代表和各類農村實用人才的法律培訓。村“兩委”幹部每年集中學法不少於4次,村民代表等骨幹每年集中學法不少於2次。發揮基層法治宣傳員、“大學生村官”、“農村文化示範戶”和基層誌願者隊伍優勢,分步實施農村“懂法律的人”培訓工程。

2、加強農村法制宣傳教育陣地建設。實現每個農業街道(鎮)設立壹個法律咨詢站,每個行政村設立壹名法律顧問,每個行政村設立壹所法制學校,“法制宣傳欄”和法制圖書館(櫃)。建立有組織、有計劃、有教材、有師資、有場地、有考核的“六有”農村法制學校,定期開展法律知識培訓。被確定為示範點的村莊需要建立法律文化陣地。

3.廣泛開展送法下鄉活動。結合農民需求,定期組織文藝團體和法制宣傳誌願者深入基層,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法制宣傳活動。積極推進法治文化下鄉,基層文藝單位每年要創作、排練、演出壹批法治節目。

4、深入開展“民主法治示範村”創建活動。認真總結“民主法治示範村”工作經驗,進壹步完善各項工作制度,規範工作程序,提高創建水平。進壹步發揮農村法律顧問的作用,逐步建立健全村級重大事項決策前法律顧問評議、村務公開法律體檢等制度。

(三)深化“法律進社區”

1.加強社區法制宣傳員隊伍建設。充分利用社區人力資源,發揮基層法治宣傳員和法制宣傳誌願者的作用,在各社區建立專兼職人員相結合的法制宣傳教育隊伍。

2.加強對社區工作者的法制宣傳教育。通過集中培訓(輪訓)、法律講座等方式,定期組織社區工作者進行法律知識培訓。社區工作者集中學法,每年不少於4次;社區居民代表每年至少應集中學習兩次法律。

3.進壹步加強社區法制宣傳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每個社區設立“法制宣傳欄”、法制學校、法制圖書館(櫃)。被確定為示範點的社區需要建立法律文化陣地。重視社區報刊和網站在法制宣傳教育中的作用。

4、結合社區需求,通過現場法律咨詢、法律講座、發放宣傳資料、展示宣傳展板和法律藝術表演等方式,,定期組織開展社區法制宣傳活動,每季度不少於1次。

5、深化“民主法治示範社區”創建工作。認真總結“民主法治示範社區”工作經驗,進壹步規範創建質量,提高創建水平。深入推進“律師進社區”活動。

(四)深化“法律進學校”

1,結合實施《浙江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大力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三位壹體”網絡建設,營造有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2、積極推進學校法制教育學時、教材、師資、經費“四落實”。加強法制教育與德育、智育、美育的有機結合,完善學校法制教育內容和體系,規範中小學法制教育教材,保障課時。將學校法制教育計劃、課程、教材和教師“四落實”情況納入學校綜合評價內容,並與教師教育責任評價機制相結合。

3.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隊伍和機制建設,把法制教育作為中小學校長培訓任用的必修內容,有計劃地培養壹支專兼職相結合的法制教師隊伍,不斷完善學生道德導師制和學生犯罪預警機制。開展中小學法律課教師培訓。加強法律副院長和法律輔導員隊伍建設,加強培訓指導,完善工作制度。

4.組織開展各種適合青少年的學習和使用活動。以“法律在心中”為主題的系列宣傳活動為載體,積極推進“六五”校園普法活動。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設,積極開辟“第二課堂”,組織各種適合青少年的法制實踐教學活動。

(五)深化“法律進企業”

1,建立健全企業管理者和職工學法用法制度。實施企業管理人員法律知識培訓制度,建立健全企業管理人員學法用法的考試(考核)機制。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將法律培訓和考試(考核)納入國家出資企業管理人員教育和考核。

2.加強企業法制宣傳陣地建設。探索建立企業職工法學院。充分利用“職工之家”、“職工書屋”等平臺,充分發揮企業服務管理者的作用,推動法制宣傳教育進企業。

3.豐富企業法制宣傳教育的內容和形式。結合各種宣傳日、宣傳周、宣傳月等形式,通過廣播、宣傳欄、電視、報紙、視頻、網絡等多種形式,定期組織開展向企業送法律知識的活動,送到職工群眾中去。

4、深入開展“誠信守法企業”創建活動。以創建“誠信守法企業”為抓手,大力推進依法治企工作。加強企業法律顧問隊伍建設,確保法律顧問依法參與企業管理。

5、加強對農民工的法制宣傳教育。認真落實各類用人單位對農民工進行法制宣傳教育的責任,加強對建築等勞動密集型行業和餐飲、家政等服務業的法制宣傳教育。結合農民工服務管理的各個環節,開展與農民工工作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宣傳教育。

(六)深化“法律進單位”

1.加強對事業單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新型社會組織管理人員的法律培訓,提高其依法管理和辦事的能力。

2、公園、市場、車站、渡口、文化娛樂等公共場所管理單位,要設立面向公眾的法制宣傳窗口或宣傳欄,通過宣傳展板、宣傳冊、觸摸屏、開放日等形式,向社會宣傳與本單位業務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並定期開展宣傳活動。開展依法治國主題活動,分為輔導學習、知識測試、知識競賽、征文比賽(典型案例征集)四個部分。

  • 上一篇:保安公司服務合同
  • 下一篇:因違規發放貸款相關規定造成的損失,銀行應承擔什麽責任?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