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氏後人艾辛吉羅·道赤(Aisingiorro Daochi)向有關部門遞交材料,投訴易中天胡說八道。
很多人把言論自由和侮辱他人混為壹談。任何理性客觀的評價和觀點表達都無可厚非,但是侮辱他人就是違法行為。比如易專家真的侮辱乾隆皇帝,不管是不是事實,都有失自己的身份。
易中天老師是個學院派,見多識廣,這壹點不可否認,但是他自己對歷史人物的評價也沒有錯。罵人罵不識字的人也沒那麽壞,皇帝也不好當。執政60年,沒有失土,沒有小內亂推翻皇權。他雖然沒做過什麽好事,但也沒那麽慘。易老師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妳能做壹條龍,保證皇權60年不變嗎?是不是領土沒丟,國家基本安全?也許妳可以超越,但妳無法證明,所以妳可以對古人的功過是非各抒己見,而我認為罵人是不合適的。
乾隆的壹大功績是收復新疆,易中天長期定居在東南小城廈門。我不知道新疆對中國的重要性,但這是可以理解的。但作為歷史學家,在公開場合出口粗話確實不妥,被告也在情理之中。易中天教授也批評明朝是歷史上最黑暗的朝代,也受到歷史愛好者的抨擊。易教授壹直在壹起判明清,後來他提出乾隆六十年沒做好事,導致了這個爭議。
明朝雖然皇帝少,但是明朝還是有幾個好皇帝的,仁宗和玄宗,其實都挺好的。太祖皇帝戰事太重,但也立下了不少功勞。明朝是壹個很奇妙的王朝,推翻了蒙古建立的元朝,後來又被女真人滅了。明末特務統治,黨爭嚴重。宦官幹預政治,沒有宰相,就組閣,比宰相還不如。成祖建立的三大陣營所向披靡,卻被明英宗擊敗。明朝殺人太多了。前期英勇的武將、謀士全部被殺,荊南之後也殺了不少人。人才雕零,明朝不允許百姓自由流動,後來流民成了災難。明朝真的很精彩。清朝被黑的主要原因是前期屠殺漢人,後期閉關鎖國。另外文字獄,剃頭換衣服都是不好的地方。
乾隆皇帝是清朝的關鍵人物,他對中國歷史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我們必須承認,每個歷史人物都有其歷史局限性。在鞏固中國的領土統壹,維護中華民族的完整方面,乾隆表現出傑出的軍事才能和卓越的政治智慧,在處理蒙古、新疆、西藏的統治問題上,超越了中國歷史上歷代統治者。但七下江南也為清朝的衰落埋下了伏筆。
也許大家都會佩服秦漢隋唐對外部民族的大規模征服。事實上,無論是秦漢還是隋唐,都無法有效治理北方和西域少數民族的疆域。
漢朝比較強硬,周邊少數民族政權在漢朝即將滅亡的時候並沒有對中原王朝發起強大的沖擊。到了唐朝,安史之亂後,周邊少數民族數次進攻中原王朝的統治,尤其是吐蕃,攻占了唐都長安,回紇、契丹。
所以我們必須明白,中原王朝之所以不能有效治理周邊少數民族的領土,是因為當時中原王朝的文明類型是農業文明,而當時周邊少數民族現在的文明類型是遊牧文明。
了解了這個層次的知識之後,我們就可以回過頭來說說為什麽乾隆皇帝阻礙了中華文明的發展。我們知道農業文明有它的歷史局限性,遊牧文明有它的歷史局限性,中國從文明發展史上就壹直在進行農業文明。
然後是農業文明和遊牧文明,從元朝開始。元朝以前,農業文明和遊牧文明* * *存在於同壹個國家,沒有分裂中國的南北。這壹奇觀始於元代,在清代達到頂峰。
西方之所以在明清時期加速發展直至超越中國,是因為西方文明類型是海洋文明下的資本主義工商業文明。宋朝時期,中國的航海非常發達,海上貿易非常繁榮。如果以後中國走這條路,中國可能會成為世界強國,但是在明清時期,並沒有大力發展海上貿易。
所以乾隆時期中國之所以沒有進入世界現代化進程的潮流,是因為中國農業文明和遊牧文明的不斷發展。我們知道,科學技術是社會發展的第壹生產力,推動社會自然發展的動力也是生產力。中國自商鞅變法以來,壹直重農抑商,西方則在海外殖民。
後來隨著新航路的開辟,資本主義的積累,奴隸貿易,瓜分世界的資源,東西印度公司等。,西方文明的發展也有幾百年的歷史,不是幾年幾十年快速發展的結果。中國之所以沒有在乾隆時代開始現代文明的開端,是因為當時中國現有的文明類型即使資本主義萌芽也無法使現代化進程,其發展只能達到萌芽階段。明白這壹點我們再來評論。
乾隆皇帝在位60年,全國太平,周邊大部分國家投降,大英帝國、沙俄帝國、日本不敢入侵。領土保持了1200多萬平方公裏,庫頁島、臺灣省、外蒙古都在手中,人口增長很快。
客觀來說,乾隆前中期還不錯,維護了國家的安定團結。後期剛愎自用,閉關鎖國,國力下降,逐漸拉大與西方列強的距離。反正乾隆還是個有政績的皇帝。乾隆皇帝,站在他的歷史背景下,仍然可以算是壹位賢明的君王。
我們不能用今天的眼光來看待他。今天有些事情是不對的,但是我們要相信,作為壹個封建帝王,他的格局已經是可圈可點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