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生態環境知識1。環境如何?什麽是環保?
環境是指人周圍的空間以及能夠影響人類生產、生活和發展的各種自然和社會因素的總和。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空間,可分為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分為大氣環境、水環境、土壤環境、生物環境和地質環境。社會環境是人類社會在長期發展中為不斷改善人類物質文化生活而創造的環境。
環境保護是指采取行政、法律、經濟、科技等措施,合理利用資源,防止環境汙染,維護生態平衡,保障人類社會健康發展,使環境更好地適應人類勞動生活和自然生物的生存。
2.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是什麽?
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協調統壹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任務。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工農業的現代化,保護和改善環境已成為勞動力再生產的必要條件。從某種意義上說,如果不能保護環境,就很難實現現代化生產。
環境汙染的長期影響是對人類健康的嚴重威脅,不僅會致癌,還會通過胎盤危害胎兒,引起基因變異、染色體畸變和遺傳退化,危害後代。
自然資源的破壞需要幾十年或者上百年才能恢復,壹些關於環境保護的問答很難逆轉。目前,世界上估計有2500種植物和1000多種脊椎動物瀕臨滅絕。如果不實施全面的保護措施,後果將不堪設想。
實踐證明,生產與生態平衡的關系是否協調,是經濟建設中的戰略性問題。生態平衡被破壞了,不到十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都很難調整過來。只有用這種觀點分析問題,才能更深刻地認識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長期性和緊迫性。
3.城市化對環境有什麽影響?
人居環境的城市化將對大氣環境、水環境和生物環境產生巨大影響。
(1)城市化對大氣環境的影響,城市需要消耗大量熱源,釋放大量熱能。壹些大城市的大氣環境接受的人造熱能接近甚至超過太陽和天空的輻射能量,使得城市的溫度高於周邊農村。
城市排放的大量氣體和顆粒物會顯著改變城市的大氣成分。這種排放不僅會增加城市大氣中有害氣體的含量,還會增加城市的雲量、霧量和降雨量。
(2)城市化對水環境的影響。城市化增加了房屋和道路的不透水面積和排水設施,使地下水無法得到地表水的補充,破壞了自然界的水循環。
城市化也會帶來用水量的增加,導致水資源枯竭和水資源短缺。隨著城市的擴大和人口的增加,生活排泄物和工業廢水對水質的汙染越來越嚴重。
(3)城市化對生物環境的影響。城市化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改變了生態環境的組成和結構。過去的綠地變成了街道和建築,城市裏很多動物消失或減少,使生態系統失去平衡,影響了碳、氧等物質的循環。
(4)城市化對環境的其他影響。城市化還會帶來噪音、振動等物理汙染,以及交通堵塞、住房擁擠、供應緊張等壹系列威脅人們工作和生活的環境問題。
4.全球大氣環境問題有哪些?
目前,全球大氣環境問題主要是由於臭氧層減弱,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從而影響大氣環境。
(1)臭氧層減弱對大氣環境的影響。地球表面所包圍的大氣層不斷為人類、動物和植物提供維持生命所必需的氧氣。同時,這種大氣也是地球上生命物質的保護層。
大氣中對流層和平流層頂部形成的臭氧層可以吸收太陽輻射中對生物有害的紫外線,從而保護地球上生物的生存和發展。
但近年來,由於在平流層飛行的超音速噴氣式飛機越來越多,飛機排出的硝酸鹽可與臭氧結合,消耗了大氣中的少量臭氧,從而削弱了臭氧層對地球生命的保護作用。
(2)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對大氣環境的影響。對流層中的二氧化碳可以阻止地面長波輻射的損失,起到加熱和濕潤大氣的作用。
目前,世界上燃燒化石燃料的數量急劇增加,導致進入大氣的二氧化碳激增。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會導致全球氣溫升高,形成溫室效應。
5.我們為什麽要保護自然資源?
我們通常把自然資源分為兩類:壹類是不可再生資源,如水、土地、空氣、礦產等;另壹類是可再生資源,如谷物、森林、家畜等野生動物。對於不可再生資源,由於其儲量有限,不可能在自然條件下生長,所以必須合理利用,否則會導致資源短缺的危機。原則上,可再生資源可以在自然條件下連續生產。但是,如果人類不善於管理或者處置不當,不合理使用甚至浪費這些自然資源,也會給人類帶來非常嚴重的後果。
6.中國的環境保護政策是什麽?
中國的環保政策是:?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綜合利用,化害為利,依靠群眾,齊心協力,保護環境,造福人民?。
7.世界環境日是什麽時候,它是如何產生的?2001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是什麽?
1972年6月5日至16年6月6日,聯合國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會議,有113個國家參加。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討論了防治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的對策。後來每年的6月5日被定為?世界環境日?。2001年?六個?五個世界環境日?主題是:世間萬物,生命之網。
8.自然保護區如何分類?
自然保護區根據保護對象可分為以下五類:
(1)主要保護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的自然保護區面積較大,包括所有自然地帶的各種自然生態系統。如吉林長白山溫帶森林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雲南西雙版納熱帶森林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
(2)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某個獨特的生態系統,面積不壹定大,主要保護某個生態環境和壹些珍貴的動植物物種。如王朗大熊貓等四川珍貴動物自然保護區;廣西華坪銀山自然保護區等。
(3)自然保護區面積視實際情況而定,主要保護壹些珍稀動植物資源。如黑龍江省紮龍丹頂鶴水禽自然保護區。
(4)以保護特殊自然風光為主的自然保護區,多與名勝古跡相結合,如四川九寨溝、重慶縉雲山自然保護區等。
(五)主要保護具有特殊意義的自然歷史遺跡的自然保護區,包括壹些特殊的地質剖面、冰川遺跡、化石產地、瀑布、溫泉等。
9.昆明有多少自然保護區?
昆明有7個自然保護區:滇池自然保護區、松華壩水源保護區、昆明雙河水源林保護區、莫南德水源林保護區、轎子雪山保護區、普渡河蘇鐵保護區、石林喀斯特地貌保護區、梅樹林中國震旦系-寒武系自邊界層剖面自然保護區。
10,什麽是is014000國際環境管理標準?
Is014000環境管理體系是國際標準化組織(1so)發布的系列標準,序號為14000。隨著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的召開,1996年制定並頒布了壹些環境管理標準。
Is014000環境管理標準是壹種管理標準。企業運營的實施過程分為制度建立、制度實施和制度審核三個階段。體系審核完成並通過認證後,仍需進行跟蹤檢查和評估。
iso14000系列標準的內容特點是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結合,使企業在產品設計、原材料獲取和整個生產過程中,在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護資源和環境。這個標準完全不同於水、氣、渣、聲等的質量和排放標準。它是由消費者消費行為驅動的自願性標準,沒有強制性或絕對數量設定。它強調持續改進和管理的程序化和文件化過程,體現了產品生命周期的思想。
生活中的環保常識1。家庭如何節水?
1.定期更換水龍頭內的墊圈,減少漏水;2.不要在流水下洗衣服;3.將餐具浸泡在滴有洗潔精溶液的盆中清洗,清洗時擰開水龍頭;4.在廁所裏放壹塊磚;5.重復使用用過的水。
第二,廚房的汙染
廚房的燃料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硫、壹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和顆粒物,對人體的肺、氣管、腦組織都有危害。油煙中含有丙烯醛,對鼻、眼、喉的黏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上述器官的疾病。
第三,推廣使用無磷洗衣粉
磷酸鈉通常在洗衣粉中用作助洗劑。含磷廢水沖洗後流入江河湖泊,導致水中藍藻快速生長,水流緩慢,魚類等生物因缺氧而死亡。而且洗過的衣服容易引起皮膚瘙癢等不良癥狀。
四、車主環保小貼士
按時保養汽車,盡量減少尾氣汙染;壹旦車尾開始漏油,立即修復;不要開車去人群密集、交通堵塞的鬧市區;以汙染水源和環境為由拒絕洗車;堵車時間長了,要關掉發動機等著;不要從窗口扔垃圾和贓物;開車時不要在野外留下垃圾;拒絕購買和使用高汙染的汽車和汽車配件,提倡使用可降解的汽車配件。
五、家用電器輻射的危害
手機、電視、電腦、微波爐等家用電器在使用過程中都會不同程度地產生不同波長和頻率的電磁波。它們無色無味,看不見,摸不著,有穿透力,充斥著整個空間,成為新的汙染源,也是當今危害人類健康的致病源之壹。長期接觸強輻射容易誘發白血病、肌肉腫瘤等疾病。
環境保護和日常消費。野生動物不應該隨便吃。
動物容易患傳染病。狂犬病、瘋牛病、艾滋病、非典和禽流感都是由野生動物傳播的。野生動物體內還含有各種病毒和寄生蟲,食用後易引起出血熱、免疫熱等疾病,蛋類可引起中毒或貧血。
二、什麽是農藥殘留?
使用農藥後,大部分在風吹日曬後逐漸消失,但仍有壹部分附著在作物葉片上,被植物吸收或滲透。另壹部分滲入土壤和水中,被農作物和水生生物吸收。這些被植物、水生生物、魚、禽、畜攝入的農藥稱為農藥殘留。
第三,綠色消費理念
隨著綠色市場的興起,壹種新的綠色消費理念逐漸形成。綠色消費的理念是在個人消費中將消費者利益的保護與人類生存和環境的利益結合起來,認為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換取消費者利益是不可取的,從而抵制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產生環境汙染的商品的購買和消費。
四、生活垃圾分類處理
生活垃圾壹般可以分為四類:可回收垃圾、餐廚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包括紙張、金屬等。回收可以減少汙染,節約資源。廚余垃圾包括剩菜、骨頭、菜葉等廢棄物,可以處理生產有機肥;有害廢棄物包括含汞電池、廢熒光燈管、過期藥品等。,需要安全處理;其他垃圾主要采用焚燒和衛生填埋處理。
動詞 (verb的縮寫)綠色食品
綠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特定的生產方式生產,經專門機構認定並許可使用綠色食品商標標識的壹種無汙染的安全、優質、營養的食品。綠色食品分為a級和aa級。綠色食品必須達到壹定的標準,簡而言之就是七個字:?安全營養無汙染?。
保護環境從我做起,保護水資源從我做起。
使用節水型用水工具;杜絕滲漏;洗完後關掉水龍頭;壹水多用;減少幹洗;拒絕化學清潔劑;選擇無磷洗衣粉;不向水體排放汙水、廢液、傾倒垃圾和渣土;不得在飲用水源表面遊泳、娛樂、訓練;不要在水邊洗衣服或洗車。
第二,從我做起,防止空氣汙染
關註空氣汙染指數;開心嗎?公交壹族?;旅遊時多騎自行車;?駕車者?使用無鉛汽油,定期檢查汽車尾氣;拒絕吃露天燒烤;黃土不露天,綠化美化生活環境;使用無氟電器;少用發膠。
第三,從我做起,防止噪音擾民
* * *場所,輕聲說話;居家生活,步履輕盈;音頻電視小聲說;裝修的時候想想鄰居;開車時盡量少鳴笛;沒有煙火;夜間、節假日、學生考試期間不要制造施工噪音;做生意不要用音響招攬顧客。
第四,從我做起,保護環境
節約用水用電;選購環保產品和綠色產品;買菜、購物用布袋、菜籃子、紙袋;不吃野生保護動物,不吃、少吃口香糖;愛護周圍的花草樹木;不亂扔垃圾,垃圾分類;不要在公共場所吸煙;不要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參加環保誌願者活動;教育孩子,引導身邊的人保護環境。
五、愛護花草樹木
印度加爾各答農業大學的德斯教授計算了壹棵樹的生態價值。壹棵50歲的樹,累計計算,產生的氧氣價值約為365,438美元+0,200;吸收有毒氣體,防止空氣汙染,價值約62500美元;增加土壤肥力價值365,438美元+0,200美元;節水價值37500美元;為鳥類和其他動物提供繁殖場所價值365,438美元+0,250美元;產生價值2500美元的蛋白質。除去花、水果和木材的價值,總價值約為$ 196000。
環境保護術語I .生態城市
它是基於生態學原理,應用生態、社會和系統工程技術,實現社會、經濟和自然的可持續發展,有效利用材料、能源和信息的人類住區。目前,昆碧、常熟、張家港、江陰已建成首批國家生態城市。
第二,?十五小?企業
指1996《國務院關於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中明確禁止的15種重汙染小企業,包括小造紙、小制革、小染料、地方焦化、地方硫磺冶煉、地方砷冶煉、地方汞冶煉、地方鉛鋅冶煉、地方煉油、地方黃金選礦、小農藥、小電鍍、地方生產石棉制品、地方生產放射性制品、地方生產放射性制品。
第三,排汙收費制度
排汙收費制度是根據排放汙染物的種類、數量、濃度和國家的有關規定,向向環境排放汙染物的人收取壹定的費用。其特點是運用價值規律對汙染者造成壹定的經濟壓力,促使其減少或消除汙染物的排放。1979年,我國首次規定了排汙費制度,1982年,國務院頒布了《排汙費征收暫行辦法》,正式實施。
第四,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是指在開發建設活動之前,對建設項目的選址、設計、竣工投產可能對周圍環境產生的不利影響,提出防治措施,並按照法定程序報請批準的法律制度。我國實施建設項目環境評價已有20多年,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環境評價技術和管理體系。目前,重大規劃的環評也已啟動。
動詞 (verb的縮寫)節能減排
節約能源,減少汙染物排放。
不及物動詞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
為促進我國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國家環保總局於1997決定在全國開展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活動。通過創建壹批環境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清潔美麗環保模範城市,促進城市環境的綜合整治,使全國城市早日建成社會文明繁榮、經濟快速發展、環境質量良好、資源合理利用、生態良性循環、城市美麗整潔、基礎設施完善、生活舒適便捷的現代化城市。
生活中的汙染。空氣汙染
空氣中汙染物的濃度達到有害水平,甚至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正常生存發展的條件,危害人和生物的現象稱為空氣汙染。空氣汙染的原因是自然因素,如火山爆發、森林火災和巖石風化。還有人為因素,比如工業廢氣、燃燒廢氣、汽車尾氣、核爆炸等。隨著人類經濟活動的加劇和生產的快速發展,在消耗大量能源的同時,大量廢氣和煙塵物質排入大氣,嚴重影響了大氣環境質量。
第二,光汙染
過量的光輻射對人類生產生活環境產生不利影響的現象,就成為光汙染。包括可見光、紅外光和紫外光汙染。可見光汙染比較正常的是看到眩光,比如夜間迎面駛來的車燈、城市中高樓的玻璃幕墻在強烈陽光照射下的反射光、電焊電弧、熔融金屬、玻璃產生的強光都會對人眼造成傷害。
第三,噪音汙染
噪音可引起多種疾病,包括:心率變化、血壓升高;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女性性功能障礙、月經失調、孕婦流產率上升;興奮、隨和、心不在焉等。
第四,?白色汙染?的危害
?白色汙染?這是廢塑料造成環境汙染的壹個形象的陳述。其主要危害有:1,破壞市容環境;2、危害人體健康;廢塑料會成為蚊子、蒼蠅、細菌生存繁殖的溫床;3.影響作物:破壞土壤犁溝,阻止作物吸水和根系生長。
五、生活汙水中的主要汙染物
生活汙水包括廚房、衛生間、廁所等場所排放的汙水和汙物,可分為:1,不溶物,占汙染物總量的40%;2、膠體物質,約占汙染物總量的10%;3、溶解物質,約占汙染物總量的50%。這些物質大多無毒。此外,還含有各種微量金屬、各種洗滌劑和各種微生物。
環境保護和重要節日壹、地球日
1970年4月22日,由斯坦福大學的D. Hayes發起,壹場聲勢浩大的群眾性環保運動在全美展開。這是人類歷史上第壹次旨在保護地球的大規模群眾運動。美國非政府組織將4月22日定為?地球日?。1990由世界知名人士、環保專家和環保組織組成?地球日?協調委員會。從此,4月22日就被定為?地球日?。
第二,世界環境日
世界環境日是壹個紀念日,紀念第壹次人類環境會議,提醒世界全球環境狀況和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危害。1972年召開的斯德哥爾摩聯合國人類照明環境會議,是各國政府第壹次共同研究環境問題的歷史性盛會。會議建議6月5日開幕?世界環境日?並得到同年舉行的第27屆聯合國大會的確認。
三。世界水日
1993 65438+10月18、第47屆聯合國大會做出決定:從1993起,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這表明水問題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世界水日?決心的目的是讓全世界都來關心和解決這個問題。在這壹天,各國根據自己的國情,采取各種形式和層次開展各種保護和開發水資源的活動,以提高公眾的水意識。
人類的壹切社會經濟活動都極大地依賴於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建立?世界水日?它不僅總結了歷史經驗,也反映了對未來的展望。紀念?世界水日?就是喚醒世人去關心、珍惜、保護水。
四。保護臭氧層國際日
1995 65438+10月23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確定從1995起,每年9月16日為?世界臭氧層保護日?。臭氧層破壞是人類目前面臨的全球性環境問題之壹,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壹直受到世界各國的關註。自1976以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召開了各種國際會議,通過了壹系列保護臭氧層的決議。特別是在1985發現南極周邊臭氧層明顯變薄後,國際上保護臭氧層、保護人類後代的呼聲更加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