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有沒有關於字母的典故?

有沒有關於字母的典故?

壹、中國古代的驛站和烽火臺通信。

中國最早的通信記錄來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殷即商朝,又稱殷商。殷故都今河南安陽小屯村。清朝光緒年間,在這裏挖出龜甲和獸骨,刻上文字,後被稱為甲骨文。甲骨文中記載,商朝盤庚時期(約公元前1400年),徐變向皇帝報告軍事情況,有“打鼓”二宅。經考證,“來古”類似於今天的偵察信號兵。在古籍《待經》中也有“簡書”的記載,簡書是刻有動物骨骼的官方應急文書,由信號兵傳遞。“簡書”起源於殷末周初(公元前12世紀-公元前11世紀),是郵政的前身。

驛站與烽火臺的對應,源於奴隸國家的政治軍事需要。據史料記載,在2700年前的周幽王時代,就有了利用烽火臺進行通訊的方法。有壹個關於烽火通信的故事,叫《女兒笑》。故事的中心思想是:周幽王有壹位贊美她的可愛的公主。雖然她很漂亮,但她拒絕輕易微笑。為此,周幽王做了壹個懸賞:“誰能讓娘娘笑,就賞壹千斤黃金”(銅當時叫黃金)。於是有人想出了點篝火的辦法,希望得到皇後的壹笑。壹天晚上,周幽王帶著壹位可愛的公主登上了這座塔,並下令在各處點燃篝火。鄰近的諸侯見了篝火,以為西戎(當時西部的壹個部落)正在進攻,就領兵到城門口營救,卻見燈火通明,鼓聲震天。我壹問,才知道原來是周幽王拿皇後開玩笑的可笑事。每壹個諾侯都敢怒不敢言,只好憤然撤退回營。大姐看到了,真的淡然壹笑。但是不久之後,西戎真的進攻了。雖然點燃了篝火,但沒有援軍到來。事實證明,州長們認為周幽王又在做同樣的事情了。結果,西戎攻占了城堡,殺死了周幽王,從此破壞了周圍地區。這個歷史故事不僅生動地描繪了當時使用信標通信的情況,也警示後人,無論企業是誰,什麽時候,都不要把通信當回事。

利用烽火臺傳遞信息,雖然速度更快,但只能起到報警的作用,難以滿足掌握敵情和指揮作戰的需要。因此,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政治軍事的需要,從商朝的“萊古”到周朝,逐漸形成了較為嚴密的傳遞政府公文的郵政系統,並與烽火臺相輔相成,相互配合。

秦始皇統壹中國(公元前221年)後,在全國各地實行馳道,“車在同軌,書在同語”,建立了以國都鹹陽為中心的驛站網絡,並制定了驛法,如竹簡如何裝訂、用墨封緘、蓋章保密等;如何為郵政人員供應糧草;如何接待過往的官員、仆人等。到了1960年,郵政已經形成了中國最早的郵政法.

漢代的郵政繼承了秦朝的制度,統壹名稱為“郵”。規定五裏為壹,十裏為壹亭,設三十裏。隨著“絲綢之路”的形成,郵政服務也到達了印度、緬甸、波斯等國家。到了唐朝,郵政有了很大的發展。全國有65,438+0,600多個陸郵局、水郵局和水陸郵局。還規定了行程,有績效考核和檢查制度。執行任務時,郵政部門隨身攜帶“郵卷”或“信卡”等身份證件。

到了宋代,由於戰亂頻繁,軍事緊急公文大量,要求又快又安全。於是,由民夫擔任的郵差改為軍人,並增設了“急送店”,設金牌、銀牌、銅牌三種。金牌壹天走500裏,銀牌400裏,銅脾300裏。進行每站換人換馬的接力傳遞。元代由於軍事範圍和疆域的擴大,僅全國就有1496個驛站,驛站改名為驛站。

到了明代,在沿襲舊制的基礎上,由於海上交通日益發達,有了本部和七下西洋,還開設了海上郵局。清初官方驛站1600余座,驛卒7萬余人,驛馬4萬余匹,歸兵部掌管。19世紀中葉以後,郵局的經費多由官員貪汙填補,郵局行政被廢棄。到了清末,現代郵政逐漸興起,驛站的作用逐漸消失。所以在1913,1,北洋政府宣布取消所有驛站。

郵政制度起源於奴隸國家,盛行於封建社會,隨著封建制度的衰落而終結。郵政與烽火臺的通信雖然是封建王朝的禦用工具,但也是中國有組織通信的開端。它不僅在中國郵政通信史上占有壹定的地位,而且為推動社會進步和人類文明做出了重要貢獻。

二,中國古代的民間傳播組織

郵局是政府的通訊機構,只傳遞公文。普通人只能通過請人轉達的方式來傳達信息,但是很慢,容易延誤和丟失。中國古籍中有很多關於“鴻雁傳書”的故事,可見古代人溝通有多難。時至今日,人們仍將鴻雁視為郵政通信的象征,可見民間對郵政通信寄予厚望。

民間傳播組織的形成始於唐代。當時主要是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商業和貿易的需要。首先,在長安和洛陽之間,有壹條為民間商人服務的“驛驢”。當時還有壹種叫“飛錢”的方法,就是各地商人把在長安賣貨得來的錢,存入長安地方政府的辦事處,然後憑收據返還給地方政府,這就是今天匯兌業務的萌芽。直到明朝才出現了人民信息局。在西南各省,也出現了“馬相約”探親帶信。相傳湖北省麻城縣孝感鄉遷居四川墾荒的農民,思念家鄉,約好每年派代表回老家看看,帶些土特產和書信來回,後來逐漸形成了壹個民信局。

人社局開始出現在交通便利、貿易發達的沿海城市,後來逐漸發展到內地。人民信息局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私營機構。壹方面,他們在有利的地方做,偏遠地區沒人管;另壹方面,為了招攬生意,他們互相競爭,為客戶提供方便,比如派人代收信件和匯款,收費也可以收費,促進了人社局的快速發展。清朝同治年間(1821至1874),人民新聞局達到頂峰,全國有數千個人民新聞局。有的在商業中心上海設立總部,在各地設立分支機構和辦事機構,人民信息局相互關聯,形成民間交流網絡。

自宋元以來,廣東、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區的壹些窮人為了謀生,被拐賣到國外做苦力。這些僑居海外的華僑,不得不與祖國的親友通信,或者將貨物、匯款寄回祖國,“僑批局”便應運而生。其實僑信局就是僑信局。因福建方言稱“信”為“批”,故稱僑信局,為海外華人通信服務。由於對華僑服務周到,聲譽卓著,僑批局幾乎壟斷了華僑寄信匯款的業務。

自外國資本主義入侵中國以來,封建統治階級允許侵略者奪取中國的郵權,並與外國人勾結,利用他們做官和做外國人的特殊權利,強迫人民新聞局登記,接受海關郵政的領導,限制人民新聞局向船只發送郵件,采取資本主義的競爭手段,使大多數人民新聞局處於無法運作的地位。到1935,人民信息局已被國民黨強制關閉,而直到解放前夕還有100多個華僑批準局。

第三,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郵政事業

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全國解放前夕,在100多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歲月中,中國的郵權同時喪失,造成了郵路、人民信息局、僑批局、客運站、海關、大清站相繼並存的混亂局面。

(1)“客人郵件”

自1840年,中國封建王朝封閉的大門被資本主義侵略者打開,中國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先是英國在中國設立了英國郵局,隨後法國、美國、德國、俄國、日本等國也在中國設立了自己的郵局,清政府將這些搶奪中國郵權的外國郵局稱為“客郵”。這些所謂的“客郵”幾乎遍布全國,從沿海到內陸,甚至到新疆、內蒙古等偏遠地區。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設立“客郵”的目的,不是為了方便我國人民使用郵政,而是為對我國進行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侵略服務的。壹些國家還利用“客郵”大量販運鴉片、嗎啡等毒品,走私逃稅。“郵政住宿”其實是壹個掠奪我們財富,毒害我們人民的地方。直到1921,才在美國召開的九國太平洋會議和軍備限制會議上取消了“中國客郵案”。而日本在東北的“客郵”和英國在西藏的“客郵”都依賴於此,印度獨立後繼承了英國在西藏的“公差郵”,直到1954年4月1。

(2)海關郵政和大慶郵政

海關和郵政服務也是中國半殖民地的產物。1861年,各國大使館的特使寄送文件的原始方式不方便,於是要求清政府的“國際事務總理公署”(相當於今天的外交部)代為收寄郵件。清政府承接不久,宰相衙門怕擔責,想交給海關。當時身為海關總務司(相當於今天的海關總署署長)的英國人赫德早已覬覦中國的通郵權,這正是他想要的,當年(1866)交給海關辦郵政就方便了。第壹套大隆郵票發行於7月1878;次年,郵局被命名為殖民地“海關撥號”。撥號是英文POST的音譯。

公元1896年,海關撥改雖更名為清郵局,但郵權仍由英法等洋人控制。1905年,清政府設立郵政部(相當於交通部,主管鐵路郵電),直到1911,海關才將郵政移交給郵政部門。交接時,海關當局還向清政府索要所謂郵支和654.38+0.84萬兩白銀以上,清政府每年連本帶利歸還。同時,仍然允許外人擔任各級領導職務,但實際上並沒有完全收回郵權。

4.中華郵政

1911雖然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將大清郵政的招牌換成了中華郵政,但郵政權仍然掌握在帝國主義者手中。比如當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總法波力,針對辛亥革命宣布“暫時中立”,還在大清郵票上印了“暫時中立”的字樣。在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外交部和交通部聯合抗議後,又加印了四枚“中華民國”郵票,成為“中華民國臨時中立”的奇怪郵票。這壹點可見壹斑。

1921中國* * *生產黨誕生後,反帝反封建的鬥爭在中國* * *生產黨的領導下走上了新的歷程。1924年至1927年,第壹次國內革命戰爭爆發。在全國反帝反封建鬥爭中,全國各地的郵政職工也被卷入革命洪流,全國範圍內展開了撤銷洋人郵政局長、恢復郵權、組織工會、要求職工改善生活條件等壹系列鬥爭。鬥爭接近勝利,但由於蔣介石的背叛而失敗。

蔣介石在1927年背叛革命,建立了他的反動專政後,在郵局安插了軍隊和中央的特務,扣押進步報刊和郵件,破壞和鎮壓郵政工人的抵抗運動。到了民國末期,中華郵政雖然有了壹些現代通信的基礎,但是由於國民黨的腐敗和破壞,當1949重新回到人民手中的時候,已經成了壹個殘破的爛攤子,連員工的工資都發不出來。

動詞 (verb的縮寫)中國革命戰爭時期的人民郵報

中國工農紅軍在中國生產者黨的領導下,首先開辟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當時,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為了適應革命的需要,成立了壹個名為“步哨”的通信組織。它的通訊方式是由黨組織指定壹些人,負責壹個村壹個村地傳送,壹站壹站地把各個村連成壹個通訊網。後來,為了適應反圍剿的需要,這種群眾性的“步哨”發展成了“山哨”。山崗也是壹個大眾傳播組織。以農村紅衛兵為基礎,任命若幹哨兵,每個哨兵有壹定的崗哨。平時他們在山頂站崗,摸清敵情,向鄰村發出敵人數量、武器種類和行動方向的信號。

此外,在革命根據地和國民黨統治的壹些地區,還建立了地下交通站,傳遞信息,護送幹部,運送物資。

1928年5月,湘贛邊界工農民主政府在江西永新縣成立中國紅郵總局,次年發行郵票。圖案是壹個中空的五角形房子,裏面有壹把鐮刀和錘子。1932年3月,中華蘇維埃聯邦郵政總局成立。紅郵對紅軍指戰員及其家屬寄發的信件給予免費優待,黨政軍各單位的信件采取寄票制,中華郵政公司寄發的郵件由他們代收代寄。1935 10紅軍長征到陜北,建立陜甘寧蘇維埃,省內有蘇維埃郵政支局,縣內有郵局。1936年,在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和西北辦事處內務部的領導下,中華蘇維埃西北郵局成立。

抗日戰爭時期,解放區建立了通信組織,從邊區到行署、專區、縣,甚至樹村。如陜甘寧邊區有通信終端,重要地區有分站,縣內有縣站,區內有聯絡站,鄉村通信站沿村通過。其他根據地的通信組織也基本相同。由於根據地經常處於戰爭環境,各種機關和組織經常搬家,有時壹天要搬三四個地方,我們的交通臺還是能保證各級黨組織同黨中央和各地區的聯系的。當時的口號是:“壹處相連,百處相連;這裏不行,那裏也行”;“縣不離縣,區不離區”,堅守崗位,頑強戰鬥。為了通過敵偽封鎖線,還在各交通要道組織了“武裝交通隊”。當時在京漢、京包、京津鐵路沿線,敵人在鐵路兩側挖深達兩三尺的壕溝,在壕溝外築起高墻,墻上有鐵絲網,鐵絲網上掛著鈴鐺、燈,每隔壹段距離就有瞭望塔,由敵偽看守。我們交通臺在這樣困難的條件下完成了通信任務。

抗日根據地的交通臺不僅傳遞黨政軍民的公文信件,還發行抗日報刊。交通警察將抗日報刊傳播到各根據地的每個角落,鼓舞了廣大幹部群眾抗日。有時,在敵人的據點和山頭上,甚至在敵人占領的城門上張貼報紙,對於鼓舞人民的鬥誌,瓦解敵偽的士氣,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從事革命通信工作的前輩們,對黨和人民的通信事業忠誠奉獻。他們在遇到敵人時,不知所措地“與文件同生共死”,用生命保住了黨的重要文件,書寫了無數可歌可泣、可歌可泣的光輝篇章。

解放戰爭時期,為支援戰爭,組織並擴大了軍隊的郵政服務。各野戰軍政治部下設軍郵總局,各兵團、縱隊、師設立多個軍郵分局、支局和軍郵站,形成了完整的軍郵通信體系。

眾所周知,我軍當時采用的是運動戰,壹支部隊往往壹天要移動好幾次。不過,我們的軍事郵局有辦法隨時與後方的郵件聯系。那時候我們軍郵局的交警壹般都是靠肩膀走路,經常白天跑七八十裏,晚上跟著部隊行軍。有時候特殊情況下,軍隊晝夜行軍200-300裏,軍隊郵遞員就要在這200-300裏的路上帶著郵件壹站壹站地跑。有的軍隊郵政職工經常連續行軍十天半月,晝夜不眠,長途跋涉後立即投入到前方的通信工作中。他們把後方的報刊和社員的債務送到前方,極大地鼓舞了士氣,支援了解放戰爭。

不及物動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人民郵電事業的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郵電通信業發展迅速。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郵政各類業務大幅增長。與1988和1949相比,郵政業務總量從6.95億增長到314990000多萬,增長了44倍,業務收入達到32300000多萬元,增長了35倍。其中,信件數量從5.9億封增長到5970萬封,增長了9倍;包裹數量從277萬件增加到105萬件,增長了37倍;匯票數量從447萬張增加到175萬多張,增加了38倍;報刊發行量從建國初期郵政發行壹體化時的8900萬份增加到2565438+60多萬份,增長了280多倍。近年來,特快專遞、電子郵件、郵政特快專遞和郵政儲蓄業務相繼開辦,深受用戶歡迎。

國際郵政通信也取得了很大進展。目前,中國已與世界上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直接通郵關系,年收發國際信件8200多萬封,包裹近60萬個。中國集郵總公司還向8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了中國郵票,中國郵政還與16O多個國家互換了郵票。

40年來,郵政固定資產從5億元增長到20億元。改革開放十年對郵政基礎設施的投入相當於之前30年的總和。郵政達到5.28萬個,比建國初期增加了壹倍,其中農村占80%以上,增長了60多倍,從而基本改變了舊中國廣大農村和邊疆沒有郵政的局面。

中國郵路總長度超過1.5萬公裏,比建國初期增長了7倍。目前自備火車郵筒500余個,郵政車輛9600余輛,機動郵船15艘。加上委托民航運輸郵政,全國範圍內基本形成了陸海空郵運輸網絡。

隨著社會主義電信事業的發展,郵電職工由1949年的103000人增加到1028000人。在參加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他們自覺接受黨的指導,熱愛社會主義制度,發揚“人民郵電為人民服務”的優良傳統,以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嚴格的通信紀律在社會上贏得信譽,人民群眾親切地稱郵遞員為“綠色的使者”。

在郵電企業管理方面,經過長期反復實踐,初步形成了適合我國具體情況的社會主義管理體制和制度,使郵電企業基本適應了黨、國家和人民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各個進程中對通信的需要。

在黨的對外開放、對內搞活經濟、加快“四化”建設的方針指引下,已列在前列的郵電通信事業將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而進壹步發展。為充分發揮郵電通信在國民經濟建設中“先鋒”作用,確保2000年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的宏偉目標,中國將以郵政中心局為基礎,以縮短投遞時間為目標,建設多層次、多渠道、綜合利用、四通八達的郵政通信網絡。

  • 上一篇:依法帶娃,為妳解讀解讀家庭教育促進法。都是幹貨。看壹看?
  • 下一篇:債務退市是什麽意思?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