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元山鎮的歷史演變

元山鎮的歷史演變

古時候,元山鎮的疆域依次為梓潼縣、華陽縣、黃安縣、浦城縣、普安縣、建州。

南北朝時期(457-464),元山的疆域現屬華陽郡(今劍閣王河鎮南),屬南安郡(今劍閣劍閣鎮南)。

北朝西魏廢帝三年(554年)。今天,元山領土屬於黃安縣(華陽縣被搬遷),屬於湟源縣。

唐朝末年,黃安縣改名為蒲城縣。

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蒲城縣並入普安縣(南安縣遷址,今普安鎮治),屬建州(普安縣治,今普安鎮),元山疆域改為建州普安縣。

明朝洪武六年(1373),放棄普安郡,轄區並入建州,現在元山疆域屬於建州。

清雍正八年(1730),在元倉山建寺,名元山寺,後被開發,故名元山場。

清同治十壹年(1872),秀木堡(致遠山場)屬建州(周知市,今普安鎮)。宣彤二年(1910),設立城木鎮,隸屬建州,轄秀木堡、廣城堡(開封鎮,今劍閣開封鎮),城木鎮、秀木堡轄元山場。

民國二年(1913),建州改為劍閣縣,成木鎮改為劍閣縣。

民國三年(1914),城木鎮廢棄,秀木堡改為秀木集團,轄區不變。

民國十九年(1930),修木組改為修木區,設有區公所。

中華民國二十四年(1935)四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進入劍閣縣,設立三個縣蘇維埃後,在廢棄區縣下設立區、鄉、村蘇維埃。原山區蘇維埃轄原山鄉、盛宴鄉、王河鄉、黑土鄉、仁和鄉、寶石鄉等。屬進賢縣(治今進賢鎮)。夏天,國民政府統壹四川政權後,恢復劍閣縣,設立四川省第14行政監察區,轄9縣。行政督察專員辦公室和安全指揮部設在劍閣縣。秋天,劍閣縣政府將秀木區和建安區合並為第三區(致遠山場),由聯保組成,縣內各聯保以序號命名,聯保由保險組成。

民國25年(1936),第二區域部成立;6月,聯保部隊縮編,改名為王源聯保部隊(遠山望和聯保部隊)。

民國二十九年(1940),八月,廢除聯保,建鎮,元山鎮。

民國三十年(1941),改三區為三導區。

民國三十四年(1945),縣決定設鄉,元山鎮改為元山鎮。除普安鎮外,其他25個鄉鎮,包括元山鄉,都是二級鄉鎮。

民國三十五年(1946),10年六月,劍閣縣調整行政區劃,縣域分為三個指導區。第二指導區轄元山場,轄元山鄉、仁和鄉、寶石鄉、柘壩鄉、凱豐鄉、馬營鄉、盛宴鄉、進賢鄉、陳翔鄉等9個鄉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和1年,劍閣縣設4個區公所,原山區公所轄原山場。

1952,劍閣縣調整行政區劃,原山區改為第四區。

1953 1月,區公所更名為區公所;六月(梓潼縣稱八月),第四區的仁和鄉、寶石鄉、二洞鄉、大興鄉、文星鄉、關隴鄉六個鄉全部劃歸梓潼縣。

1955,165438+10月,第四區所屬黑土鄉劃歸鹽亭縣;65438年2月,區署改名為直邸,第四區改名為圓山區。

1958年9月,劍閣縣實行人民公社體制和政社合壹,改鄉為人民公社,改元山鄉為元山人民公社。

5月,1961,龔店人民公社、石鼓人民公社新建,屬元山山區。

1966 165438+10月17經四川省人民委員會(四川省人民政府更名改制)和綿陽專員公署(綿陽市地級人民政府前身)批準,以地名命名的街道辦事處、人民公社改為具有“革命意義”的新名稱,元山稱躍進,王河稱曙光、人民公社。1967,恢復了原來的區、公社名稱。

1968 5月11、劍閣縣革命委員會(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建立,實際上取代了劍閣縣人民委員會的職權)成立後,各區、公社、大隊成立革命委員會,生產隊成立革命領導小組。

1981第壹次全國地名普查期間,部分重名生產大隊更名為新名稱。

1984年初,對劍閣縣基層行政區進行了改制,單獨設立了真正的行政機構,恢復了鄉建制。生產大隊和生產隊分別改為村和組。原山人民公社恢復為原山鄉,原山區所轄人民公社也全部改為鄉建制。

1985 65438+10月,元山鎮改建為元山鎮。

1989,元山總面積275.0平方公裏,轄元山鎮、王河鄉、龔店鄉、石鼓鄉、盛宴鄉、柘壩鄉、1鎮、5個鄉、85個村、355個組。

1992,劍閣縣行政區劃調整,撤銷原山區,龔店鄉、王河鄉合並重建王河鎮;石鼓鄉和盛宴鄉合並改建為盛宴鎮,原圓山區辦事處改為圓山監管所,轄圓山鎮、王河鎮、盛宴鎮和柘壩鄉,1鄉。

1995,恢復宮店鄉,仍屬元山監所,古鄉行政區域劃歸元山鎮。

2006年6月,劍閣縣撤銷11縣級機關監察室編制,元山監察室撤銷。原山鎮及原山鎮下轄的王河鎮、盛宴鎮、柘壩鄉均為劍閣縣直屬,原山鎮不再作為區級行政公署,但仍保留公安、交警、教育、工商行政、地稅等部分。

  • 上一篇:有哪些好看的小說推薦?
  • 下一篇:我在銀行存了壹筆65438+萬元的定期存款,但存單上只有壹萬元。銀行是騙錢嗎?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