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產值
2007年,全鎮工業總產值4300萬元,農業總產值64740萬元,財政收入10063萬元,固定資產投資111.9萬元,農民人均年純收入4006元。
企業經濟
鄉鎮企業的蓬勃發展,為雲表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註入了生機和活力。壹家是廣西橫縣星輝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2005年,公司年產值達到2億元,上繳稅金700多萬元。二是廣西桂華繭絲綢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鮮繭收購、幹繭經營和繅絲生產。該公司有700多名員工。工業用地33畝,繭站10座,繅絲設備15臺,其中自動繅絲機10臺,雙宮繅絲機5臺。公司年產鮮繭6000噸,白廠絲300噸,雙宮絲200噸。2005年產值達654.38+0.2億元,上繳稅金386萬余元。星輝食品廠是國家農產品加工示範企業,桂花繭絲綢廠是自治區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雲表的經濟穩步發展。農業方面,形成了蠶桑、香菇、花茶、甘蔗、優質糧果等六大支柱產業,是橫縣農業大鎮。鮮繭1.26噸,農業產業結構得到調整優化。
鄉鎮企業最為突出,有兩家龍頭企業。橫縣星輝食品廠每年設計生產8萬噸罐頭,現生產蘑菇、四季豆、馬蹄鐵等罐頭2萬噸。,每年為雲表鎮提供超過百萬元的稅收。
廣西桂華繭絲綢有限公司自2001年6月投產以來,堅持誠實守信的經營理念,贏得了國內外客戶的信任和支持,產品主要銷往歐美、日韓及東南亞地區,成為我區最大的繭絲綢加工企業。
隨著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東桑西移發展戰略的實施,公司將在豐富的原材料和相對廉價的勞動力成本支持下不斷發展壯大,將有力地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桂花繅絲廠是雲表鎮蠶桑產業的龍頭企業,年產蠶絲100噸。2004年實現財務收入1.76萬元,2012年已經過了1萬元!
農業經濟
從2010到2012,雲表鎮經濟穩步發展。農業方面,形成了蠶桑、香菇、花茶(玉蘭、茉莉)、甘蔗、優質糧果等六大支柱產業。全年養蠶25.2萬只,鮮繭654.38+0.26萬噸,甘蔗265.438+0.000畝,年產量約654.38+0萬噸。農業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和優化。我鎮朝南村采取以土地流轉為基礎的“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建立工廠化香菇生產基地,引進先進品種和技術,實現規模化生產。成為企業增效、集體經濟增長、農民增收的典範,為發展現代農業探索了壹條“南向模式”。
雲表的經濟穩步發展。農業方面,形成了蠶桑、香菇、茉莉花茶、甘蔗、優質糧果等六大支柱產業,是橫縣農業大鎮。蠶桑菇產業壹枝獨秀,面積4.2萬畝,養蠶戶1.3萬戶,養蠶1.7萬戶,鮮繭1.0萬噸,產值1.25億元,居全國各鄉鎮之首。蘑菇占地600萬平方米,年產鮮蘑菇6萬噸。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形成了“壹業為主、多種經營”、“蠶桑主導、蔗菇齊頭並進”、“夏桑菇”,實現了農民、企業、政府“三贏”,經濟、社會、生態效益“三豐收”。鄉鎮企業的蓬勃發展為雲表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註入了更多的活力。廣西橫縣星輝食品廠是國家農產品加工示範企業。
簡介
雲表鎮擁有20萬噸的生產能力,年工業產值超過6543.8+0億元,產品主要銷往浙江、東南亞等地。到2012年,雲表鎮已經成為全縣乃至貴港、靈山等周邊縣市蘑菇、蠶繭等農產品交易的集中地。此外,雲表鎮也是壹個仔豬交易中心。
特性
雲表鎮屬於亞熱帶,年平均氣溫265438±0.5攝氏度,無霜期265438±05天,日照充足,雨量適宜,氣候涼爽,適宜桑樹種植,具備養蠶的氣候條件。屬於平原地區,晝夜溫差不大,有利於桑蠶生長。桑葉營養豐富,絲質好,是最適合種植優質桑園的區域。雲表鎮植桑養蠶歷史悠久,但過去由於群眾自發生產,沒有形成規模效益和整體效益。雲表鎮黨委、政府緊緊抓住中國加入WTO的機遇,按照“特色農業大鎮、現代農業強鎮”的經濟發展思路,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扶持力度,積極推廣科技應用,使蠶桑產業作為區域特色農業迅速發展,實現了傳統農業向特色農業的轉變,優化了農村產業結構,促進了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經濟發展。
發展
2005年,全鎮桑園面積達到3萬畝,蠶繭產量6000多噸,1.9元/公斤,總產值1.2億元。據統計,雲表鎮種桑養蠶涉及全部14個村委會(社區)和411個居民小組的77個經濟聯合體,帶動1.5萬多農戶從事蠶桑生產,其中1000畝以上基地村8個,500畝以上基地村4個,5畝以上大戶689戶。到2011年度,雲表的優良品種率、上簇率、育幼率均達到90%以上,保證了桑蠶業的正常發展。
蠶基地
雲表鎮屬於亞熱帶,年平均氣溫265438±0.5攝氏度,無霜期265438±05天,日照充足,雨量適宜,蠶絲質量好,符合優質蠶繭的要求。雲表鎮有大量肥沃的荒地,有比較廣闊的種桑養蠶土地資源,土壤以棕壤為主,有機質含量高,是種植優質桑園的最佳適宜區。
蘑菇
雲表鎮是廣西最大的鄉鎮級蘑菇生產基地。這個鎮的蘑菇生產始於1979,當時王莊村9個農戶引進了500平方英尺,試種成功。1980年,增長到127000平方英尺。到1988,全鎮耕地面積達到280萬平方英尺,比1987年增長67%。總產量達到2550噸,平均產量0.9公斤/平方英尺,創歷史新高。1986總產出比增長4倍,單產提高50%,居地區首位。在以往發展的基礎上,“九五”和“十五”期間,雲表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食用菌產業的培育和扶持,出臺了壹系列優惠政策,加大了科技投入和基礎設施建設。從外部引進新的科技成果,聯系菇農,有效地做好了蘑菇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後的全程服務,促進了雲表鎮蘑菇產業的蓬勃發展,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1995年蘑菇種植面積達750萬平方英尺,鮮菇總產量7000多噸,產值2800萬元,上繳利稅654.38+0.5萬元。
數字
據統計,到2005年,全鎮從事蘑菇生產的農戶有65438+3000人,占全鎮農村戶數的87.9%,每戶種植蘑菇300平方米以上。全鎮總栽培面積達400萬平方米,其中采用新技術種植溫室大棚120個,鮮菇總產量2.5萬噸,產值6543.8+0億元,利稅700多萬元,也為國家出口做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