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宣言》是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發表的宣言,主張邦聯叛亂地區的所有奴隸都應享有自由。但豁免對象包括未脫離聯邦的邊境州和聯邦控制下的州。這壹宣言只是立即解放了壹小部分奴隸,但實質上強化了聯邦軍隊控制邦聯領地後這些奴隸自由的權威,為美國最終廢除奴隸制鋪平了道路。
如何發布宣言?
整個申報分兩部分發布:第壹部分發布於9月22日1862,是概述第二部分目的的編制公告;第二部分於1863 65438+10月1日生效,這是內戰的第二年,包括亞伯拉罕·林肯的聲明,即所有離開聯邦回到邦聯控制下的各州的奴隸最遲應在1863 65438+10月1日之後獲得解放。第二部分發表時,十個州的名字被壹壹提及,但馬裏蘭、特拉華(當時沒有壹個州脫離聯邦)、田納西(當時確實在聯邦控制之下)、密蘇裏和肯塔基(有幾個被邦聯接受的派系政府,但沒有正式脫離聯邦)被有意忽略。48個聯署的西弗吉尼亞和其他列出的弗吉尼亞縣表達了特殊豁免;它還包括新奧爾良和路易斯安那州幾個被列為聯邦控制的縣。
歷史背景
內戰爆發後,相當壹部分奴隸為了自己的自由自願幫助聯邦戰爭,但在如何處理占領區的奴隸問題上仍有壹些沖突。起初,林肯撤回了壹些將軍發布的解放令,這壹政策的嚴格執行使得逃亡的奴隸不得不回到他們的南方主人身邊。然而,在1862年3月,邦聯政府禁止所有聯邦指揮官遣返逃亡奴隸,這影響了1850逃亡奴隸法的廢除。4月1862,11日,國會宣布聯邦政府保證釋放奴隸主,華盛頓所有奴隸於4月1862,16日獲得解放。1862年7月,國會廢除了聯邦境內的奴隸制,這使得美國最高法院在德雷德·斯科特訴桑德福德壹案中做出的決議無效:這壹決議壹度導致國會無權監督全國的奴隸制。
林肯曾聲稱他沒有解放奴隸的憲法權利。此外,解放奴隸是壹種有風險的政治行為,因為壹些蓄奴州仍然忠於聯邦,戰爭的最初目的是保護聯邦的完整性,而不是解放奴隸。基於此,這壹宣言在當時只是壹個副本,林肯本人認為這是作為三軍總司令發布的軍事命令,而不是國會頒布的具有同等地位的法案或憲法修正案。還有其他論點認為《解放黑奴宣言》違憲,是壹種領袖擴大權力以指揮軍事行動,而不是創造新的法律(參考揚斯敦薄板和管道公司訴索耶案,343 U.S.579 (1952),該案主張總統作為三軍總司令無權控制鋼鐵廠以使其為朝鮮戰爭服務)。《解放奴隸宣言》也將解放奴隸的同意權轉移給了聯邦軍隊(雖然軍隊本身實行種族隔離)。這個難得的機會讓近20萬曾經做過奴隸的黑人受益,也讓北方人獲得了額外的人力資源,這是南方人直到戰敗前幾天才能效仿的。
林肯第壹次和他的內閣討論宣言是在7月,1862,但考慮到此舉的政治影響(包括聯邦中的蓄奴州),他覺得聯邦軍需要壹場勝利才能發布。聯邦軍在安蒂坦戰役擊退了南方聯盟軍對馬裏蘭州的入侵後,於1862年9月22日發布了預備宣言,次年10月發布了最終宣言。
《解放宣言》本身受到其對奴隸制的直接影響的限制,它只能在聯邦控制下的聯邦領土上生效。邊境州(特拉華、肯塔基、馬裏蘭、密蘇裏和西弗吉尼亞)的奴隸制絲毫不受影響,因為它仍然忠於聯邦。國務卿威廉·蘇厄德曾評論說:“我們對奴隸制表示同情的方式是解放那些我們無法控制的奴隸,奴役那些我們可以控制的人。”任何脫離聯邦的州都應該在宣言生效前重新加入聯邦(或者只是把他們的國會議員送回華盛頓),至少暫時可以維持奴隸制(雖然馬裏蘭、密蘇裏和西弗吉尼亞早在美國憲法1865修正案批準解除全國奴隸制的合法性時就通過內部政治運作逐步廢除了奴隸制)。
直接影響
國內的
除了對奴隸有限的直接影響,這壹宣言象征著北方人戰爭目的的改變:重組聯邦不再是戰爭的唯壹目的。這代表了廢除全聯邦奴隸制的壹個重要階段。
此外,壹些奴隸被宣言立即釋放。這些逃出聯邦邊境線、被聯邦軍隊稱為“戰爭違禁品”的奴隸被帶到走私控制營;當宣言生效時,他們在半夜被告知可以自由離開。此外,佐治亞州沿海的島嶼在戰爭期間被聯邦海軍占領,因此許多當地白人逃回美洲大陸,留下黑奴在此生活。海軍上將在他們面前宣讀了宣言,並告訴他們,他們自由了。
軍方對這壹聲明的反應不壹。壹些單位幾乎發起了軍事抗議,而另壹些單位則因為聽到了這壹宣言而集體開小差;另壹方面,其他單位希望理想能通過立法使其更加崇高,因此至少有壹個單位采用了這樣的座右銘:“為了聯邦和自由”。
對於南部邦聯來說,奴隸問題是“戰爭引擎”的壹部分:這些奴隸負責生產和儲存食物,修理鐵路,在農田和作坊工作,運輸船只,挖掘礦井,修建防禦工事,做護理工作和壹般勞動。為了激起邦聯中奴隸的不滿,在聯邦占領的邦聯領地上流傳了數百萬份《解放宣言》。而且不出所料,消息通過口口相傳迅速傳播,點燃了人們對自由的希望,引起了公眾的混亂,也鼓勵了許多黑奴起身逃跑。
國際的
在海外,正如林肯所料,這壹宣言使他的人民轉而支持聯邦政府結束奴隸制的承諾。這壹變化粉碎了邦聯政府獲得其他國家特別是英國官方承認的希望。正如亨利·亞當斯所說,“解放宣言所做的比我們以前的勝利和外交策略都要多。”
內戰之後
戰爭結束時,美國和黨內的廢奴主義者得出結論,壹旦戰爭結束,《解放奴隸宣言》可能會被解釋為違憲的戰時命令,因此他們盡力保護所有奴隸的自由,而不僅僅是宣言賦予的解放。在這種壓力下,林肯以他在1864年的總統選舉為賭註,賭他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廢除全國奴隸制。林肯的競選活動得到了馬裏蘭州和密蘇裏州分裂選票的支持;馬裏蘭州的新憲章於6月1864+065438+10月1日生效,廢除了奴隸制。贏得連任後,林肯強烈要求“跛腳鴨”的第38屆國會立即聚集在第39屆國會通過憲法修正案。1865 65438+10月31日,國會通知州立法者批準將成為美國憲法第13修正案的法案,該法案禁止在美國土地上的任何奴隸行為。1865 65438+2月6日,修正案被足夠多的州認可。作為壹部強制執行的法律,肯塔基州是美國唯壹壹個不以修正案以外的其他方式解放奴隸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