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國家宏觀調控中如何區分經濟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國家宏觀調控中如何區分經濟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區分國家宏觀調控中的經濟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第壹,意義不同。經濟手段是國家運用經濟政策和計劃,通過經濟利益的調整來影響和調節社會經濟活動的措施。

法律手段是國家通過制定和運用經濟法規來調節經濟活動的手段。

行政手段是國家通過行政機關和行政命令、指示、指標、規定等行政手段對經濟進行調控和管理的手段。

第二,內容不同。經濟手段包括經濟規劃和經濟政策。經濟計劃是國家制定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是國家從宏觀上指導和調控經濟運行的基本依據。中國的經濟計劃包括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計劃、五年計劃和年度計劃。經濟政策是指政府為引導和影響經濟活動而規定並付諸實施的壹切方針和措施,包括財政政策(如國債發行、財政支出規模和方向的調整)、貨幣政策(如貨幣發行量的調整)、產業政策、信貸政策(利率的調整、存貸款政策的調整)等。)、收入分配政策、價格政策(如通過部分商品價格的調整來調節市場供求)、匯率政策、稅收政策(如。

法律手段主要包括經濟立法、經濟執法和法律監督。

行政手段包括行政命令、行政指標、行政規章制度。

第三,任務不同。經濟手段的任務是合理確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做好經濟發展預測、總量調控、重大結構調整和生產力合理布局規劃,集中必要的物力財力進行重點建設,綜合運用各種經濟杠桿,促進經濟更快更好發展。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主要是規範生產經營者的活動,維護市場經濟秩序,調整國家、企業和個人之間的經濟利益,維護經濟活動參與者的合法權益。

第四,調控範圍不同。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調節市場經濟活動主體的壹切經濟活動;行政手段的使用應控制在必要的範圍和限度內。比如在生產領域,壹些不符合國家投資結構政策和技術政策要求的產品,要由行政部門進行幹預;在社會分配領域,要註重國民收入的再分配,實現社會公平;在交換領域,政府要用行政手段迫使人們遵守市場規則,保證市場公平競爭;在消費領域,重點調節社會消費資金總量,如工資總額、社會群體購買力等,防止消費資金過快增長。

第五,特點不同。經濟手段具有戰略性、宏觀性、指導性、間接性和滯後性。這表現在,它確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總量調控、重大結構調整和生產力布局,綜合運用各種經濟杠桿,通過調整市場主體的經濟利益來影響和調節各種經濟活動。經濟手段包括價格、稅收、信用、利率、匯率等經濟杠桿。不同的經濟杠桿作用不同,可以靈活運用。壹般來說,經濟手段並不直接作用於經濟活動主體,而是通過物質利益的誘導來間接影響市場主體的生產經營。所以它的調節壹般是間接的。也正因為如此,經濟調整的效果並不能很快體現出來,而是要經過壹段時間才能體現出來。比如,我國對居民個人儲蓄存款征收利息的理論說,其主要目的之壹是擴大內需,刺激消費,鼓勵投資,拉動經濟增長,但從這壹政策公布之日起就看不到結果。

法律手段對經濟主體具有普遍的約束力和嚴格的強制性,對經濟運行的調節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明確的規定性。

與經濟手段相比,行政手段具有以下特點:a .強制性。由於行政手段是通過國家權力的力量來實現調節意圖的,國家調節經濟的指示、命令和規定壹旦發出,所有經濟活動的主體都必須執行,不能自由選擇。b,直接。行政手段的運用可以直接作用於被調控對象,不像經濟手段只能通過壹系列經濟機制作用於被調控對象。c,快速性。由於行政手段直接作用於被調控對象,可以相對較快地達到預定的目標效果。在通貨膨脹嚴重、經濟結構失衡的非常時期,間接的經濟手段很難產生迅速有力的效果。這個時候,運用嚴格的行政手段往往能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

第六,執行主體不同。實施經濟手段的主體是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實施法律手段的國家機關包括立法機關、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行政機關是唯壹實施行政手段的機關。

第七,地位不同。宏觀調控以經濟和法律手段為主,行政手段為輔。

第八,角色不同。經濟手段最終通過市場機制發揮作用。國家通過指定和執行經濟計劃,約束和引導經濟活動的參與者,可以在調控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從而實現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行政手段的運用壹般不通過市場機制發揮作用,而是由國家控制,體現了國家的統壹意誌和行為。其次,當市場經濟運行出現突發情況時,國家可以運用行政手段,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在較短時間內解決重大經濟問題,以減少經濟動蕩可能造成的損失,有利於社會穩定和經濟繁榮。

第九個發展趨勢不壹樣。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宏觀調控中的經濟和法律手段將不斷加強,而行政手段將逐漸萎縮(但不會最終消失)。

從以上區別可以看出,經濟手段與行政手段的顯著區別在於:經濟手段壹般是間接調節,通過經濟利益的調節來調節市場供求關系,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行政手段壹般是直接調整和強制。行政手段是國家通過行政命令、指標、指令、規定、查封、扣押、檢查、監督、審批、行政許可等行政手段對經濟進行調節和管理的手段。而且經濟和行政手段都涉及價格問題,不太好理解。如果說調價是調節市場供求關系,那就是經濟手段,比如提高糧食價格,降低農藥化肥價格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提高水價督促人們節約用水。如果材料的價格調整要經過政府有關部門的批準,那就是行政手段。如果交通、通訊、電價、水價是國家價格管理部門審批確定的,就是行政手段。

  • 上一篇:燈謎和謎底全集(1000)
  • 下一篇:鄭州在16超越13大城市,長沙和無錫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