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智能時代,如何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金融鴻溝?

智能時代,如何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金融鴻溝?

開展拒收人民幣專項整治,保障老年人現金使用便利;優化網點服務,優先為老年客戶辦理業務;創新網上服務,方便老年人出行、就醫、理財...

近日,人民銀行寧波中心支行根據央行統壹部署,從現金管理、支付服務、普惠金融等方面,力推和強化壹系列措施,有效提升老年人日常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和滿意度。

《寧波市老年人數字化金融工具使用情況調研》顯示,在寧波,老年人手機銀行等數字化服務比例已達55%;但有相當壹部分老年人不願意使用數字金融工具,其中34.9%的人表示學不會,24.49%的人不了解。

為了讓老年人享受到數字金融帶來的生活便利,業內人士建議,將數字金融服務作為老年人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的重要內容,“構建系統工程,確保老年人金融消費從階段性措施轉向常態化管理,從壹事壹策轉向機制建設,從事後處置轉向事前穩定”,幫助老年人成功跨越數字鴻溝。

其中壹半以上開通了手機銀行。

寧波老人“愛上”網絡金融業務

坐車“閃付”,刷卡購物,網上買理財產品...這些看似年輕人青睞的數字金融消費模式,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正越來越多地進入寧波老年人的生活。

據手機行業統計,2020年中國將有近8億智能手機用戶。在寧波,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深入,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越來越普遍。從抽樣調查來看,在有代表性的社區和行政村,寧波老年人的智能手機保有率已經超過80%。作為日常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使用手機辦理金融業務的比例越來越大。

工商銀行寧波分行、農業銀行寧波分行、建設銀行寧波分行、寧波銀行、寧波農信社等網點數量多、分布廣、下沈深的15家金融機構問卷調查數據顯示,寧波市55%的老年人開通了手機銀行等數字化服務,其中54.4%的老年人使用過。18.34%的老年人使用手機銀行進行購物和日常消費,21.13%用於生活支出,23.6%用於投資理財,38.49%用於轉賬匯款,17.6%用於領取工資或養老金。

在寧波,老年人在購買保險和使用金融工具方面正逐漸向年輕人靠攏,有些人甚至是股市散戶中的專家。很多老年人的數字金融消費已經逐漸從原來單純的儲蓄中“解放”出來。有的通過手機理財,有的操作電腦股票。

此外,網點的減少也在加速老年人金融服務的線上辦理。近年來,大型銀行減少網點,分流櫃臺人員;雖然部分城商行正在拓展網點,但壹般非現金業務在銀行網點覆蓋不到的地方基本已經開始數字化辦理。《寧波市統計年鑒》顯示,2016年至2018年,全市國有大行數量明顯減少,城商行農村區域網點數量萎縮,社區網點數量略有增加。

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加速了這壹趨勢。我市大部分銀行的櫃臺業務下滑明顯。以前通過銀行網點辦理業務的老年客戶,除了現金存取款等必須在網點辦理的業務外,大多開始選擇繳費、購買理財等網上金融服務。

34.9%的人表示學不會。

老年人數字金融的普及任重道遠。

在寧波,針對老年人的數字金融服務雖然增長迅速,但與時代發展要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受自身觀念影響,老年人在選擇銀行產品或服務渠道時相對保守,更傾向於選擇傳統櫃臺服務和收益穩定的產品,如定期儲蓄、國債、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等。問卷調查顯示,目前寧波老年人不願意使用數字金融工具的主要原因是無知(24.49%)、不安全感(28.26%)、不會學習(34.9%)和缺乏引導(12.36%)。其中,不少老人擔心“學習不會丟面子,不願意求助”。

從人民銀行寧波市中心支行開展的問卷調查和現場體驗活動中發現,寧波市很多老年人不願意使用金融數字化服務的原因有四:使用功能過於復雜。66.7%的老年人反映手機銀行頁面顯示的功能太多,找壹些功能比較麻煩。功能展示並不搶眼。93%體驗用戶反饋,手機銀行頁面字體過小,老年人常用功能顯示不清晰,相關提示文字不明顯。這個表達不容易理解。所有體驗用戶反映,部分提示性問題難以理解,整體表達不夠通俗,尤其是關於免責的條款,意思表達過於合法晦澀。求助得不到及時回應。不少老年人反映,目前使用的功能主要集中在轉賬、購買理財產品等簡單業務上,其他業務需要有人指導。而他們在獨立操作的過程中遇到問題,卻無法及時聯系後臺客服解答,機器人解答也無法滿足需求。

此外,有老年人反映,大部分銀行的理財產品風險等級對老年人購買的指導意義不大,理財教育方式“走過場”,網上宣傳很難傳達給他們。

在線和離線推進

增強老年人的金融消費獲得感

根據今年寧波市老年人數字金融工具使用情況調研報告,人民銀行寧波市中心支行近日下發通知,指導並要求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從耐心答疑、告知收費標準、給予充分風險提示和不強行推薦自助渠道服務、以清單形式為老年人提供25項金融消費網點服務規範等8個方面規範金融機構櫃臺服務。

提高老年人的金融消費意識是壹項長期工程,需要平時夯實基礎,線上線下同步,做好老年人金融消費權益保護法律制度體系建設,創新老年人金融產品和服務機制,宣傳教育老年人金融知識,在金融機構開展老年人金融服務專項培訓。

人民銀行寧波中心支行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將以此為契機,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升我市老年人數字化金融服務水平。

加大拒收人民幣專項整治工作力度,確保老年人現金使用便利。安排馬幫硬幣兌換和上門現金服務,組織商戶簽訂不拒收人民幣承諾書;會同市場監管部門推進民生領域現金收付標準的制定和實施。滿足個性化需求,不斷優化養老金融服務供給。積極推進農業金融服務點建設,為農村老年群體提供小額存取款、轉賬匯款、水電氣、數字電視代理繳費等壹站式金融服務,實現金融服務行政村全覆蓋。優化網絡金融和在線金融服務,積極推進銀聯標準公交碼在全市城鄉公交領域的應用,協調推進中國銀聯快通APP預約掛號,推進在線金融應用的時效改造。優化金融產品供給,引導金融機構通過提高銷售額度、延長銷售時間、在農村網點開設專門購買窗口等方式,充分滿足老年人購買國債的需求。引導金融機構為老年人定制專屬金融產品。加強教育,解決財務糾紛。繼續推動金融知識進社區、進農村。開展移動支付培訓,開展老年居民拒報現金咨詢,緩解數字鴻溝給老年人生活帶來的障礙。

  • 上一篇:知識產權基礎知識
  • 下一篇:中國人民大學法學研究生需要看哪些書?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