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中學生早戀的原因及對策

中學生早戀的原因及對策

早戀字面意思是早戀。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人們習慣上把早戀定義為“戀愛年齡之前的戀愛”,國家對“戀愛年齡”沒有具體明確的規定。人們習慣上參考以下兩個標準:壹是生活上的自立程度,二是法定婚齡的差異程度。從以上兩個標準來看,中學生之間的戀愛可以稱之為“早戀”。目前,中學生早戀並不少見。據相關調查顯示,有愈演愈烈的趨勢,令老師和家長頭疼。因此,研究中學生早戀現象,分析其原因,找出預防措施和教育對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壹、中學生早戀的原因。

111111中學生早戀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既有自身的主觀因素,也有來自社會、家庭、學校等因素的不良影響,是多種主客觀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1,性早熟是中學生早戀的內在生理原因,生理因素對中學生的思想、感情、行為都有顯著影響。當代青少年性成熟的壹個顯著特征是早熟。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飲食和營養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性成熟的時間提前了。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國57.93%的初中女生(約12歲)有過“心血來潮”的經歷,而初中男生(約13歲)中,“壹時興起”。性功能的成熟強化了他們對性的需求,他們對異性的愛,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隨時可能導致早戀。

111112、心理上的“斷奶”和與異性交流的需要是早戀的心理原因。隨著青春期的到來,性成熟了。中學生的思想、性格、情緒變化很快,進入了“第二次斷奶期”。在此期間,他們渴望友誼,希望交朋友傾訴自己的煩惱和困惑。但由於他們的心理是半幼稚半成熟的,是非感不強,分不清什麽是友情,什麽是愛情。其中意誌薄弱,認識模糊的,可能會發展成早戀。

性信息的汙染是中學生早戀的外在社會原因。近年來,電影、電視、音像作品和文藝作品忽視了社會教育功能,單純追求經濟效益來滿足低級趣味的要求。關於兩性的視覺、聽覺、感覺的綜合圖像增加了,刺激的強度增加了。如接吻、擁抱、裸體等,隨時可見,壹些書刊中對性活動的自然主義情色描寫也是輕佻的。隨著性刺激的增加,青少年的性本能在客觀上得到了加強。此外,青春期中學生對性信息非常敏感,表現出過度興奮,受情緒影響引發強烈的性沖動。這些無疑對《愛的種子》和中學生的早戀起到了強烈的鼓勵作用。

111114、家庭和學校教育不當和失誤是中學生早戀的客觀原因。來自家庭的因素主要包括:父母急於看到孩子成才,只關心孩子的分數,忽視孩子的生理和心理變化;對孩子的管理教育采取粗暴專制的態度,幹擾孩子的溝通,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對孩子的教育放任自流,缺乏必要的引導;導致孩子和父母缺乏良好的溝通和交流,他們深層次的需求在家裏得不到滿足,不得不向家庭之外的異性朋友尋求安慰。來自學校的因素主要有:學校重智輕德,片面追求升學率,隨意刪減活動課程,校園文化單調,校園生活枯燥,使中學生過剩的精力無法正常釋放。對性教育認識的不足和保守,使得性教育在大多數學校無法正常開展,中學生渴望了解和渴望性問題。那麽,電影、電視、報刊雜誌等對性愛場景的描述就會填補這壹空白。

二、中學生早戀的對策。

11111早戀雖然符合中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但並不是性成熟的必然產物。因為人的壹切行為都是受壹定的思想和意誌支配和控制的,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教育不是“不作為”。因此,我們應該加強對中學生早戀的研究,把握規律,尋求對策。

111111.加強中學生青春期教育。中學生階段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時期。因為他們心理上的成熟滯後於身體上的成熟,會遇到很多困惑和不解。他們認為長大後有了“成年感”卻處處依賴父母;他們遇到問題想和父母說,但是不方便說。因此,程需要在青春期對他們進行教育。

11111青春期教育應以性教育為核心內容,還應包括倫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性教育要註意性教育與思想道德教育、健康教育和人格教育相結合,通過性教育使學生熟悉壹些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識。從而使他們能夠正確對待隨著自身身體發育而出現的陣發、遺精現象,預防不良習慣和性心理的過早覺醒,幫助他們緩解與性成熟相關的各種體驗,避免因出血、遺精而引起的恐慌、焦慮和害羞。性道德教育是使學生提高辨別是非、美醜、羨惡的能力,培養道德意誌的自控能力。讓他們明白人和動物不壹樣。最主要的區別是,人可以控制自己的本能欲望,而動物是自然表達的。因為人是有人生觀和道德觀的。通過教育,他們明白,青春期情感的烈馬,應該由道德和理性的韁繩來駕馭。

11111性知識教育要掌握及時性和適度性原則,不能使之成為純粹的生物性和自然主義的性知識啟蒙,否則會帶來違背初衷的誘惑。達不到教育的目的。

111112.鼓勵和引導中學生不同的交流。1青少年學生異性交往是青少年教育中最受關註的問題。壹些學校和老師人為地在男女生之間建立“三八線”,生怕異性交往導致早戀增多。這種做法往往適得其反,越禁越多。因為“回避絕對自然的東西意味著強化,以最病態的形式強化對它的興趣,因為欲望的力量與禁令的嚴重程度成正比。”(羅柏林·魯索)。事實上,中學生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才能萌發並產生“性”心理,才有條件談戀愛,建立婚姻家庭。在這段“延遲滿足”的時期,友情可以是重要的補償,但異性交往不僅會萌發初戀的情感,還會導致早戀。也能凈化升華初戀情感。朝哪個方向,往往取決於教育者的引導。因此,作為壹名教育工作者,不僅要給中學生創造壹個寬松、自由、健康的生活環境,還要給他們積極、適當的引導。我們要教育男生尊重女生,在行動上要註意分寸,也要教育女生尊重自己,尊重自己,愛自己。讓他們明白:(1)友情和愛情的區別。友誼不等於愛情。友誼可以發生在同性和異性之間。而愛情只會是給異性的,友情是給所有人的,不排斥別人的愛情是單壹的,排他的。友誼是開放的,可以和別人分享。愛是隱藏的,自私的。讓他們知道兩者的區別,有助於他們正確區分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含義,保持壹定的警惕性。(2)避免不必要的身體接觸,註意自己的外在表現。青春期的學生正處於愛情的萌芽期。在異常情況下,身體不同部位的接觸會產生壹種奇怪的感覺。讓人做夢。(3)求廣避單。在與異性的交往中,盡量單獨相處,與異性同學廣泛交流,建立廣泛的朋友關系,多參加集體活動,在集體活動中與很多朋友保持良好的關系。

111113,開展活動,拓寬興趣,讓青春期的學生動起來。青春期的學生精力充沛,智力發達,興趣廣泛,這是好事。但由於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他們容易陷入低級趣味,過早對性產生興趣,早戀。教育者要及時把自己的意識和興趣引導到認知、體育、社會的興趣上來。首先,要引導他們把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努力學習,立誌報效祖國,成為有用的人才。其次,開展第二課堂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文化體育活動,把他們的註意力吸收到健康有益的活動中,使他們的精神得到寄托,旺盛的精力得到釋放。這樣有利於防止早戀,也可以轉移早戀的感情,及時糾正早戀的行為。

111114,抓住苗頭,防止延誤。中學生早戀大多是秘密進行的。但任何事情發生之前,都會有征兆和線索。因此,教師要仔細觀察學生的生理和心理變化,及時發現苗頭,做好個別教育。根據典型的調查材料,有早戀行為的學生發出的信息是:突然過度追求時尚,註重穿著打扮;活潑好動,喜歡和老師交往的同學,突然變得沈默寡言,不願意和老師尤其是班主任接觸,經常不告訴父母和異性就去看電影或操場;突然有人來信,寄信人沒留地址。他喜歡看有愛情情節的電影、電視劇和愛情小說。教師如遇到上述情況,應根據學生個性發展的歷史和現實心理狀態做出正確診斷。學生早戀壹旦被發現,要遵循尊重、理解、關心、信任的原則,理智、懂事。以理服人,引導學生反思自己,認識早戀的危害,自覺糾正早戀行為。

111115.努力營造有利於中學生成長的教育環境。個人的教育影響是家庭、學校和社會綜合作用的結果。因此,實現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最佳合作是對中學生進行早戀教育的有效途徑。首先要改善社會環境,凈化社會風氣。社會各界都應該肩負起教育下壹代的重任。電影、電視、出版部門要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文化部門要加強對音像和書刊的查處力度,防止色情音像和書刊泛濫;公安政法部門要堅決查處販賣、傳播淫穢書刊和音像制品的犯罪分子。街道、居委會、村委會要加強對學生的假期教育。其次,要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優勢和作用,家長要端正教育觀念,關心孩子的全面發展。我們應該對孩子的早戀行為有壹個正確的認識,明確早戀是孩子身體發育的關鍵,鼓勵和引導孩子的交往。善於把孩子對性的好奇心轉移到健康有益的方面。為他們打開新的世界。其次,學校教育應該發揮主導作用。第壹,要教育學生正確辨別外界信息,提高對文藝作品的鑒賞能力,提高免疫力。其次,密切聯系和引導家長,爭取和調動社會各方面積極因素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實效。

  • 上一篇:《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解讀:第三十條
  • 下一篇:珠海經濟特區橫琴新區港澳建設及相關工程咨詢企業資質和職業資格認定規定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