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畢業真的很高嗎?嗯,那要看妳在哪個單位了。不同單位肯定待遇不同。不同行業,不同背景的博士,收入也不壹樣。以下是壹些網友的介紹,僅供參考。博士畢業能拿多少年薪?雜醬再壹次烏鴉的臉:我所知道的是傳統人文學科博士的收入,包括博士生導師。985高校文科導師月收入才壹萬,年終業績五六萬不等,硬臥軟臥不能報銷。科研項目最高資助30萬元。不是每個人都能拿國家社科重點項目的,經費審核相當嚴格。普通文科博士,壹般去二本、三本及以下的院校。不出意外的話,房源會分,比市場價低壹半左右,但是需要簽五年左右的合同。安家費和工學博士差距比較小,但是學科差距比較大。壹般年收入10萬左右。所以,積極申請學科是文博士的唯壹出路。想考上好的大學,需要看個人實力。做博士後,但是很難留下來。壹般是聘任制。為了穩定,大部分醫生還是選擇務實。畢竟他們要結婚。能分配住房,有安家費,科研考核稍寬松的地方高校。有些博士為了留在壹二線城市,進入獨立學院或三本大學,基本會放棄科研,成為人肉玩家,因為這些學校課時繁重。收入看個人貢獻,壹般12到15萬。1409116065438:我老婆是醫學院畢業的碩士。她白天成了醫院裏的壹條狗,晚上經常值班。她得到了不到壹萬元。本人非金融專業二流本科畢業,從事金融行業。她壹般壹年拿20塊左右,好的壹年40。朝九晚五的周末。這就是行業差距。寶寶精彩影視:專業不同收入不同。正好我家和幾所大學都有聯系。壹個是去年剛拿到本科學位的某大學博士生。他在學校是電子工程專業的。學校平時有各種項目和與外界企業合作的收入,所以收入比較可觀。家裏有兩套房子,兩個孩子,車是奧迪Q系。壹個在美國讀高中,壹個在私立小學讀,壹年學費10萬左右。他老婆只是學校的壹個普通工作,寒暑假壹家人在世界各地旅遊,壹年肯定有幾百萬。另壹個是民族大學的博士,藝術專業,收入較高。眾所周知,現在每個家庭的每個孩子都學點藝術,更不用說舞蹈、樂器和美術了。那些經營培訓機構的人把他的照片掛起來,寫上他的頭銜和名字。他有空偶爾去上個課,日子應該不會太瀟灑。還有壹個綜合性大學的博士。他的學校是最好的。相反,他的收入是三人中最低的。他是文科專業,但比我們普通人強多了。他也有車有房,還副業經營小吃店。所以說讀書無用的人可以休息了,因為他們沒有能力去好學校。種地厲害:我姐夫在大橋當醫生,在我們省級勘測院半事業單位幹了五六年,年薪20多萬,估計福利30。如果去高校,壹般會分套房。合同到期,房子歸妳,還有研發經費。但是高校相對工資較低。Yongjams74766510:首先,高學歷不壹定意味著高薪!這壹定和妳帶來的好處有關!這個學位本身的好處就是妳有了不壹樣的定位,不壹樣的起點!為什麽現在國內的人都認為讀書的最終目的是工資成正比?!第二,薪資水平直接關系到職位的更替線。如果有另壹個人可以代替妳做壹份普通的R&D工作,工資壹般是正常的。在管理上取代總經理的位置不是那麽容易的,當然工資高!妳噴的演員,他的可替代性是獨壹無二的,他帶來的收視率是壹個普通醫生無法替代的,當然會產生廣告效益,所以當然會有高回報!在商品和利益社會,沒有老板不願意賺錢,這種明星效應是壹個醫生帶不來的!世界燴菜教育問答專家:不同行業沒有可比性。西部貧困地區農民的年收入能和東部發達地區相比嗎?任何談行業外的收入都是耍流氓。至少,壹個人想搞學術,如果能拿到博士學位的話。至於他在學習過程中是否因為其他原因而改變目的,他也不了解。不要總是用收入來衡量壹個人。論收入,袁隆平是不是要羞死了?但袁老對國家的貢獻是可以用人民幣來衡量的。絕地野貓:專業和崗位差距很大,比如金融、醫學、法律,風險投資家和最高法院的法官和在發達國家工作的醫學博士收入差距太大。請改進問題。對了,我會把公募基金的全牌照賣掉,這是稀缺資源。我有興趣聯系。拋磚小王子e在18裏有那麽多的校招。但是講真招聘的高學歷的很多都是打零工的!可能是我見識短,才發現自己的學歷。我的研究方向只是妳進入公司的敲門磚。妳真的進去了。可能妳做的和妳學的沒關系!好的是待遇真的很好。可能這些人以後會在領導序列裏培訓,有時候公司也這麽說。其實不關我的事!我就想吐!不知道其他大公司是不是也這樣?歐陽10:這個真的不能壹概而論。有些醫生確實掙很多錢,但有些醫生也掙得很少,甚至很難找到工作。只能說醫生的平均工資比普通人高,所以我們理解起來可能更順壹些。但是,和另壹個普通人相比,醫生的工資不壹定高,因為醫生也有工資低的人,普通人也有工資高的人。古代農民:醫生不是工資的基礎,工資在任何地方都是按能力發的。大部分醫生雖然在他的專業領域能力很強,但是在專業之外也沒什麽。在中國,畢業生的起薪大致相當於該領域(職業)高等教育的中上水平或最低水平。如果風不助柳:不要為了賺錢去讀博士。醫生要在廣博知識的基礎上,鉆研壹個或幾個領域最前沿的知識,從而擁有高於常人的世界認知能力和專業積累。混文憑的大多不如本科以下的,在賺錢上和低文憑比就更丟人了。醫生應該屬於第三類!博士畢業後收入如何?首先,拿高薪不壹定要高學歷!這壹定和妳帶來的好處有關!這個學位本身的好處就是妳有了不壹樣的定位,不壹樣的起點!為什麽現在國內的人都認為讀書的最終目的是工資成正比?!第二,薪資水平直接關系到職位的更替線。如果有另壹個人可以代替妳做壹份普通的R&D工作,工資壹般是正常的。在管理上取代總經理的位置不是那麽容易的,當然工資高!妳噴的演員,他的可替代性是獨壹無二的,他帶來的收視率是壹個普通醫生無法替代的,當然會產生廣告效益,所以當然會有高回報!在商品和利益社會,沒有老板不願意賺錢,這種明星效應是壹個醫生帶不來的!首先,不同專業差異很大。在熱錢流入的領域,如金融、房地產、計算機、互聯網等。,相關專業的博士在找工作時壹般收入較高,年薪25萬+。比如華為2017在清華招聘博士,公開開出30萬+的年薪,計算機專業的博士甚至開出45-50萬的高薪。而有的金融公司會給的更多,50萬+,不封頂。幹貨:本人石油行業,碩士211,學科985。我在北京“三桶油”之壹的研究所工作。畢業第二年經常加班,年薪12w,基本沒有福利(沒有購物卡,沒有灰色收入,還有房子?做夢去吧),除了壹些在高校教書的同誌(但人家不靠工資吃飯,科研經費瞬間要了我好幾倍的命),沒有比我低的了。985高校文科導師月收入才壹萬,年終業績五六萬不等,硬臥軟臥不能報銷。科研項目最高資助30萬元。不是每個人都能拿國家社科重點項目的,經費審核相當嚴格。普通文科博士,壹般去二本、三本及以下的院校。不出意外的話,房源會分,比市場價低壹半左右,但是需要簽五年左右的合同。安家費和工學博士差距比較小,但是學科差距比較大。壹般年收入10萬左右。所以,積極申請學科是文博士的唯壹出路。想考上好的大學,需要看個人實力。做博士後,但是很難留下來。壹般是聘任制。為了穩定,大部分醫生還是選擇務實。畢竟他們要結婚。能分配住房,有安家費,科研考核稍寬松的地方高校。有些博士為了留在壹二線城市,進入獨立學院或三本大學,基本會放棄科研,成為人肉玩家,因為這些學校課時繁重。收入看個人貢獻,壹般12到15萬。在美國做教授可能年薪40萬,稅比較多。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當助教和在國內差不多。其他工作我就不知道了。平均工資國內每月2萬,壹線城市每月1萬,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