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傳承良好家風家訓隨筆

傳承良好家風家訓隨筆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征文吧,征文吧具有主題明確、內容清晰的特點。我相信很多人會覺得寫作文很難。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隨筆(壹般7篇)。歡迎閱讀。我希望妳會喜歡它們。

傳承良好家風家訓隨筆1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既有個性,又有個性。在性格上,有的突出學習之風,有的突出勤儉之風,有的信奉孝道之風,有的崇尚節儉之風。所謂家風,就是壹個家庭的風氣,是指壹個家庭所有成員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價值追求的總和。從文化的角度,可以理解為壹種家族文化或者家族精神。

良好的家風是壹本多彩生動的教科書,伴隨著孩子的健康成長。雖然它沒有要掛在墻上的文字要求,也沒有要放在床頭的入門細節,但它發揮著無形的、潛在的教育功能,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通過家庭成員尤其是父母的言傳身教來影響孩子的行為,陶冶孩子的情操,是他們成長的風向標。壹般來說,學習型家庭的孩子喜歡讀書,勤勞型家庭的孩子熱愛勞動,和諧型家庭的孩子註重禮貌,民主型家庭的孩子懂得尊重。不同的家風會給孩子的意識留下深刻的烙印,影響孩子性格、品質、價值觀的形成。孩子生活在良好的家風中,心情好,心理安全,興趣高,學習有進取心;反之,精神空虛,不安,消極,學習松懈。這就是家風的重要性,是家風的感染和熏陶。

家風是家庭文化的積澱,是倫理道德的傳承。在現實生活中,要把握傳統與現代的內在聯系,註意反映時代特征,繼承傳統經典,重在建設。構建和諧家庭,形成良好家風,關鍵在於主要成員的學識、修養、氣度、作風。父母之間的關系是正常的,相互尊重,謙讓,理解和包容,孩子感受到的是溫暖和諧的真摯親情。父母習慣於讀書、學習和思考,孩子品味著勤奮和不懈的精神追求。父母熱愛工作,勤於持家,孩子體驗到的是認真踏實的作風。換句話說,父母想把孩子塑造成什麽樣的人,首先要成為什麽樣的人。

雖然家風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教育是無縫無聲的。它往往通過家庭成員尤其是父母的日常生活規範、行為習慣、思維方式直接教育和影響孩子,往往比單純的說教和管教更有效。不僅影響孩子的現在,也影響孩子的未來。要形成良好的家風,家長要以身作則,以身作則,不斷提高個人修養,努力把家庭變成孩子道德修養和素質提升的課堂。

眾所周知,中國是壹個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被我們每個人傳承和熏陶。好的家風、家教、家教會讓我們變得更好。

我的家風是尊老愛幼。我們家有六個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哥哥。每次家裏有好吃的,哥哥總是先給爺爺奶奶吃。然後他給了我們幾分。沒有人教他這個,但是他自己明白,因為他的爺爺奶奶總是把好吃的留給我和弟弟。雖然年紀小,但他能看在眼裏,自然就學會了。在我家,良好的家風讓我和弟弟感受到了濃濃的親情,讓我們學會了感恩。

我的家訓是:“誠實守信,自強自律。”媽媽的店貨真價實,誠實守信。從正規渠道進貨,孩子是無辜的。讓人們放心購物,滿意而歸。爸爸在工作中總是嚴格要求自己,盡力把工作做好。有壹次爸爸下班沒回來,回來的很晚。原來我爸今天把多余的活幹完了,安排明天工人的活。這些都為我和弟弟樹立了好榜樣。在生活和學習上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但我努力做壹個老師同學眼中誠實可信,自強自律的男孩。

母親常說:“滴水穿石,非壹日之功。不要小看每天壹點點努力,就會有很大的進步。”這已經是我們家的家教了。弟弟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又哭又鬧。但是他媽媽堅持每天送他。只要他去了,他媽媽就會回去,她姐姐會給她剪壹朵小紅花,貼在墻上鼓勵他。慢慢的,他變成了壹個愛上學的好寶寶。我家的家教不僅改變了我弟弟,也讓我受益匪淺。我在學習中壹直堅持這個方法。讓我數學成績從70多分到80多分現在90多分!所以我特別喜歡我們家的導師,他給我帶來了自信,讓我變得更好。

生活在這麽好的家風,嚴格的家訓,家教中,我覺得特別自豪。我希望成為壹個對家庭和祖國有用的人。

傳承良好家風家訓征文3“誠實向上,尊老愛幼;勤勞、和諧、家和萬事興”――走進馬鞍山村民張龍興的家,案角上那張特殊的“家訓牌”十分醒目。近年來,在王洋村村民的啟發下,“踐行好家訓”“培育好家風”的做法在奉賢蔚然成風。

隨著媒體的宣傳和報道,家風這個詞不經意間闖入了大家的視野。雖然大家對家風並不陌生,但家風到底是什麽?恐怕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說家風就是廉潔,有人說家風就是尊老愛幼;有人說家風就是勤勞善良,有人說家風就是拯救文明。雖然家風有字面上的定義,但在每個人心裏,家風其實有著不壹樣的內在。

從歷史淵源來看,家族的興起源於農耕社會的古老文明,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古代,家風仍然是壹個家庭或宗族的重要能量核心,是所有家庭成員必須遵循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古人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裏的“管好自己的家庭”就是管好家庭,管好家庭就要有好的家風,所以家風的重要性顯而易見。

隨著80年代的發展,內部家風不斷被改寫,越來越豐富,現代元素多了,封建色彩少了,這也是之前歷史的進步。但是,我們大概可以看到,在產品經濟時代,人們的價值觀日益多元化。另外,由於不良風氣的影響,壹些人無視道德,不講誠信,或者為了自己的私利強行進入涼山,或者為了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這些雖然只是法律或道德的表象,但本質上是家風受損,家庭教育缺失的結果。

從表面上看,家風只是家庭的事情,與社會和國家無關,其實不然。在人的成長過程中,家風對自身的影響不容忽視。家風作為壹種靜靜的道德力量,無時無刻不在凈化著每壹個家庭成員的心靈。

家風好的家庭可以為社會培養好公民,好家風塑造的官員可以成為公民的好公仆。

傳承良好家風,家訓隨筆4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有些好習慣是潛移默化中養成的,好習慣的來源來自於我們家的家風家訓。

我有壹個姐姐和壹個弟弟。從小我媽就跟我們三兄妹說,妳們壹定要相親相愛,互相幫助。姐姐要讓著妹妹,弟弟要尊重和保護她。雖然我們有時候會吵架,但是壹點都不會影響我們的感情,因為我壹直記得我媽說過壹家人要相親相愛。這是我媽的家訓——相親相愛。

爸爸經常不在家。他壹回家就喜歡把我們三兄妹叫到壹起,問我們近況,比如:學習怎麽樣,打架了嗎等等,然後就開始給我們灌輸他的思想。學習壹定要認真。雖然學習不能決定壹切,但如果妳連學習都控制不好,又怎麽能控制自己以後的工作和生活呢?我看了壹眼姐姐和哥哥。我妹妹似乎在認真聽講。我哥壹直看著我爸,我好像只記得我爸當時說的話。我真正聽到的是好好學習。這是我父親的家訓——好好學習。

有國法,也有家規。每次奶奶開始跟我們講道理,這都是她的開場白。我們家每次聽到這句話都會笑笑,悄悄找個小板凳坐下來,聽奶奶講家規。昨天我特意在桌子上放了壹些硬幣,看看妳們小朋友會不會拿走去買菜,不過還好我看到妳們三個都看到了桌子上的錢但是沒有人去碰,所以這壹點是值得稱道的。妳應該成為壹個男人,不要做壹些瑣碎的事情。就算錢在妳家,也不屬於妳,妳不能拿,明白嗎?我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是的!然後奶奶接著說,做人就是良心。如果沒有良心,這個人活著就沒有意義了,知道嗎?我們再壹次異口同聲地回答:是!然後下課了。奶奶高興的起身走了。我們松了壹口氣,壹切都結束了。這就是我們家壹直堅持的家風——誠實善良。

我們家的家風就像徐徐吹來的微風,潛移默化的讓妳把這些家風家訓背下來,真正做到。

傳承良好家風家訓隨筆5時至今日,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承了五千年。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和家訓,只是因為家庭背景和文化差異而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我家風不詩意,聖人的話叫多讀書,多做好事,真生活。

古人雲,不學則無明誌,不學則無廣才。懂書才能懂禮貌。我出生在壹個書香門第。我的家鄉在農村。據我父母說,我爺爺以前是白馬湖邊的名師。祖父和父親也是學者。我叔叔和爸爸20歲前在老家搞私教。我家從古至今都在種些田地,家庭背景壹般,但教孩子壹代壹代讀書的傳統從未改變。

在我童年的記憶裏,我年邁的曾祖母對每個人都嘮叨:“養孩子不讀書,就像養豬。”老人的意思是,壹個人從小讀點書,將來立足就好!這些話雖然粗俗,但對我影響深遠。我父母生了五個兄弟。60年代的家庭生活很艱難,但父母盡了最大努力讓我們讀書,至少初中畢業。當時甚至有好心的鄰居質疑我父親。妳老人家過得這麽苦。為什麽不讓大壹點的孩子早點回生產隊掙工分?父親只是笑笑,沒有回答。

我們的父母在學習和做人方面對我們要求很嚴格。學期結束,父親壹定要查成績單和老師評語,不僅要成績好,還要在校品行好。我媽從小就要求我們要學會持家待人,要和好人平起平坐。我們總能讓父母聽到來自學校或者社會的好的評價。

父母不僅說話嚴厲,而且以身作則。父親後來在鎮上的壹個單位工作,離家十裏地。除了春節,我們從沒見過他認真請壹天假,偶爾晚上回家,第二天早上再趕回去上班。我們問他為什麽要這麽努力,他說:“作為壹個單位職工,就應該以單位為家。再說這也是我家的飯碗!”這種職業精神也影響了我壹輩子。

早年在鄉鎮衛生院工作,經常上夜班,堅持白天上班,努力讓自己的專業水平和工作態度達到最優。後來我調到壹個政府機關做文秘工作,幾乎是沒日沒夜的工作。經常寫材料寫到淩晨壹兩點,第二天照常上班。我有時候也覺得很辛苦,但是和父母的工作態度和要求比起來,也不算什麽。那些年,我幾乎每年都受到表揚和表揚,在政治上也有進步,至今仍感到欣慰。

工作之余,我從不放松學習。我每天必須看新聞聯播,看壹些專業書籍。文革期間我們高中畢業,沒機會上大學。在政府工作期間,我抽時間復習考試,上了壹個大專班,實際完成了十多門學業考試,畢業了,終於圓了我的大學夢。我們家的人通過閱讀和學習,很好地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我有壹個弟弟,高中畢業後壹直從事教學工作。因為勤奮鉆研教學業務,自學了本科,後來成為我縣為數不多的特級教師,全市學科帶頭人。這些應該與其良好的家風傳承是分不開的。

現在雖然退休在家,但還能堅持看書,看書,聽新聞,有時候還會做筆記,寫自己的想法。我從不碰牌桌上的東西。除此之外,我還熱衷於誌願參加壹些關心下壹代的公益活動,送孫子孫女讀書,經常指導壹些免費來這裏的學生寫書法。這些讓我覺得很充實,也陶冶了我們的下壹代。我的孫女,正在上小學,學習成績不是最好的,但是她懂得節約用電用水,懂得同情和感恩,舉止文明。她從不亂扔垃圾,闖紅燈,吃壹粒米,關電器。初步養成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態度。

好的家風,造福家庭,造福人民,造福社會,傳承好的家風就是傳遞正能量。需要我們這壹代人潛移默化地把接力棒傳下去,讓好家風好家訓代代相傳,發揚光大。

傳承良好家風家訓隨筆6“敬祖、孝親、兄弟、夫妻、賢德、勤儉、守法、慎交、訓子、孫、友善鄰裏、強族、愛國”,282字的熊氏家訓,涵蓋生活方方面面,滋養了熊氏子孫三百余年。

綠色的樹林環繞著村莊,綠色的山丘位於城外。6月5438+05日,走進鄂州市梁子湖區太和鎮獅子口村熊家坳灣,家家戶戶、廳堂前張貼的熊氏家訓引人註目。熊氏宗祠前,老人們正在翻閱族譜,教春節返鄉的年輕人學習家訓。

53歲的熊家坳灣鄉風文明理事會理事長熊良生說,自康熙十八年始,始祖熊士泰從梁子湖附近的熊思琴灣遷到兩座獅子山之間的平地,七代同堂,百余人共享富貴,孕育了以“誠、善、勤勞、樸素”為精髓的熊士家訓。

熊家訓記載在族譜裏,代代相傳,家家都用家訓教育孩子。熊良生說,他小的時候還挺調皮的。他有壹次去隔壁的海灣偷西瓜。他的父親知道後,不僅用棍子懲罰他,還命令他跪在祠堂,直到他知道熊家訓中“端行”的所有內容。

如今,熊家的後代不會再被懲罰,隨時跪下,但家訓的傳承,長輩的言傳身教,已經潛移默化地融入到血液裏。在南京某大學任教的熊高強說,壹個遊子在外,依然時刻記得“不要給家人丟臉”,家訓中的“交友要謹慎”對他影響最大,提醒他做人要端正,交友要謹慎真誠。

熊的家訓之壹是“與鄰為善”,嶴灣的25戶人家都遵循這壹訓誡,至今仍相親相愛。除夕夜,百姓自發買了煙花、糖果、瓜子,架起篝火,圍坐在電視機前,壹起看刻有家訓的光盤,看完後互相交流。大年初壹,晚輩媳婦會挨家挨戶給灣內長輩倒茶,敬上紅糖水,寓意甜蜜美好。

平日裏,如果灣內發生了什麽事,或者有人遇到了麻煩,人民都會爭過去,並為此付出代價。在去年開始的美麗鄉村建設中,許多村民自願免費修建村道、清理溝渠和放棄土地...為了修停車場,村民熊選華主動拆除了廚房;為了在中心廣場放置健身器材,需要拆除村民熊的牛棚和雜物間。二話沒說就放棄了,他還義務幫海灣管理池塘,澆灌花草,維護山體景觀道路。常年在銀川做建築生意的熊大斌,去年趕回老家,發揮所長,帶領施工隊建設美麗鄉村。當被問及為何要拋開生意盡職時,他坦言“為萬紫盡綿薄之力是必須的!”

在家訓的滋養下,村民的善良、善良、淳樸不僅僅是為民,早已深入骨髓。去年9月,鄂州市文聯、作協組織了壹次聚會活動,壹行人在熊家坳灣紮營。當晚的文化活動現場,村民給采風人端來了茶水,擔心采風人露營冷,送來了空調棉被。看到被子不夠,他們深夜派人到街上,買回十多床新被子。女作家徐麗玲情不自禁地唱了壹首《老鄉親》來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為了更好地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該灣將祠堂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評選出“十星級文明戶”、“十星級婆婆”、“十星級媳婦”、“美德少年”,梳理出“牽手香樟”、“三支香”、“獅吐泉”等歷史傳說和名人故事,成為梁紫湖最美的思鄉之地。

傳承良好家風家訓隨筆7《妳的家風是什麽?被問到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會感到困惑,因為大多數人很少接觸到“家風”這個詞。我的父母是農民,文化程度低,他們父母那壹代沒有任何家風、家訓、家規等等。他們是典型的農村人。他們小學沒畢業,卻培養了我和我哥兩個大學生。他們教給我們兄妹最多的就是壹個字“信”,就是誠。我覺得這應該是我們家的家風。

父親幾次提到他小學沒畢業的原因。總覺得他的話裏充滿了委屈和無奈。父親小學只讀到五年級上半學期,他選擇了退學。壹群孩子很淘氣。他小時候被比他大幾歲的聰明調皮的孩子教唆壹起挖紅薯,卻不知道教唆者還叫紅薯的主人。別的孩子趕緊逃,他慢了半拍的父親卻被抓住,指控他偷竊。單純的奶奶無奈的聽著老師的教育,偷偷抹眼淚。父親聽了無理的責罵,非常生氣。考慮到當兵的哥哥和弟弟,他選擇了輟學,開始學習木工手藝。

我父親個子不高,長相不起眼,但凡是找他幹活的人,總是誇他手藝好。他精湛的手藝來源於學徒期間紮實的學習和細致的研究,而在與這些客戶合作的過程中為人處事的原則是他積累良好人緣的重要因素,而最重要的壹條就是誠信。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釘子原則”——在別人家幹活就是壹個釘子,不能隨便拿走,絕對不能占壹個釘子的便宜。

我父親教導他的孩子要善良,言行誠實。他堅信社會上的壹切都是公平的。我師範畢業的時候,父親壹直認為考編政策壹定要公平公正。女兒的失敗是學習和閱歷不夠,面試沒能脫穎而出。不管別人怎麽揣測所謂的“暗箱操作”,他總是對女兒說:“妳有多大本事,總會發光的。只要我們堅持自己的信念,我們總會成功,所以不要擔心別人,我們不要作弊。”而我,在父親的堅持和自己的堅持下,壹次又壹次的失敗,壹次又壹次的積累經驗,終於進入了教師隊伍。

誠信是金,誠信是壹切道德的基礎和本源。在兒子的成長過程中,我也會用“信仰”教育他,讓這個家族傳統保持下去。

  • 上一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能算作家庭收入嗎?
  • 下一篇:村民交通安全指南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