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慈善法是什麽領域的重要法律。

慈善法是什麽領域的重要法律。

這是壹部規範慈善行為的法律。

慈善法

第壹條為了發展慈善事業,弘揚慈善文化,規範慈善活動,保護慈善組織、捐贈人、誌願者、受益人等慈善活動參與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進步,共享發展成果,制定本法。

第二條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開展慈善活動以及與慈善有關的活動,適用本法。其他法律有特別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本法所稱慈善活動,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通過捐贈財產或者提供服務,自願開展的下列公益活動:

(壹)扶貧濟困;

(二)扶老、救孤、敬老、助殘、優撫;

(三)搶救自然災害、事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造成的損失;

(四)促進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和體育事業的發展;

(五)防治汙染和其他公害,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

(六)符合本法規定的其他公益活動。

第四條慈善活動應當遵循合法、自願、誠信、非營利的原則,不得違反社會公德、危害國家安全、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第五條國家鼓勵和支持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依法開展慈善活動。

第六條國務院民政部門主管全國慈善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慈善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依照本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在各自的職責範圍內做好相關工作。

第七條每年9月5日為“中華慈善日”。

第二章慈善組織

第八條本法所稱慈善組織,是指依法成立,符合本法規定,面向社會開展慈善活動的非營利組織。

慈善組織可以采取基金會、社會團體和社會服務機構的形式。

第九條慈善組織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a)以開展慈善活動為目的;

(2)不以營利為目的;

(三)有自己的名稱和住所;

(四)公司章程;

(五)有必要的財產;

(六)有合格的組織機構和負責人;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十條設立慈善組織,應當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提出登記申請,民政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決定。符合本法規定條件的,予以登記,並向社會公告;不符合本法規定條件的,不予登記,並書面說明理由。

本法公布前成立的基金會、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等非營利組織,可以向其登記註冊地的民政部門申請認定為慈善組織,民政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二十日內作出決定。符合慈善組織條件的,應當予以認定並向社會公布;不符合慈善組織條件的,不予認可,並書面說明理由。

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登記或者認定期限的,經國務院民政部門批準後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60日。

第十壹條慈善組織章程應當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並載明下列事項:

(壹)名稱和住所;

(2)組織形式;

(三)活動目的和範圍;

(四)財產的來源和構成;

(五)決策和執行機構的組成和職責;

(6)內部監督機制;

(七)財產管理和使用制度;

(八)項目管理制度;

(九)終止情況及終止後的清算方式;

(十)其他重要事項。

第十二條慈善組織應當按照法律、法規和章程的規定,建立健全內部治理結構,明確決策、執行和監督的責任和權限,開展慈善活動。

慈善組織應當執行國家統壹的會計制度,依法進行會計核算,建立健全會計監督制度,接受政府有關部門的監督和管理。

第十三條慈善組織應當每年向其登記的民政部門提交年度工作報告和財務會計報告。報告應當包括年度募集和接受捐贈情況、慈善財產的管理和使用情況、慈善項目的實施情況以及慈善組織工作人員的工資福利情況。

  • 上一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的規定
  • 下一篇:玩忽職守造成2000萬元損失,判刑數年。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