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1400多所大學,500多個專業,規模龐大。考生和家長能查到的信息只有往年錄取人數,最高錄取分數線,最低錄取分數線,平均分,所以大家習慣性地以分數作為誌願填報的標準。但經過觀察和研究發現,這種方法有時是準確的,但只是偶然的。高考報考時,壹定要改變這種思維模式,不能簡單的用分數來確認考生的實力。
因為這個道理大家都懂,考試成績的高低是由試題的難度、區分度、長短、考試時間決定的,為高校選拔合格新生的全國統壹高考也不例外。近幾年高考題型改革力度很大,人為命題總是在調整題型內容,旨在引導和影響中學素質教育,所以考生的分數會有或升或降的變化。所以單純看往年分數是不科學的。
可以參考大學錄取的難度系數。
既然單純看往年分數是不科學的,那怎麽可能是科學的方法呢?徐老師經過多年的研究,總結出壹個規律,就是計算學校和專業選擇誌願的難度系數。計算方法其實很簡單:
比如2005年清華大學在陜西省理工科平均分為765,438+065,438+0,xi交大在陜西省理工科平均分為666,5438+0,蘭大在陜西省理工科平均分為627,陜西省壹批本科的錄取控制分數線為567,那麽這三所學校的錄取難度系數計算如下:
清華大學711÷567=1.25
Xi交通大學661÷567=1.17
蘭州大學627÷567=1.11
通過三個難度系數的對比可以清楚的看到,平均分高的院校所包含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數量多,也就意味著難度大。三個數字顯示清華比交大難錄取,交大比蘭大難錄取。
有了這個錄取難度系數,各個院校平均錄取分數線的差異,以及同壹院校不同年份平均錄取分數線的比較,就有了壹個統壹的量化標準。院校的錄取難度系數越大,意味著對高考成績的要求越高,錄取難度越大;錄取難度系數越小,說明對高考分數的要求相對較低,錄取難度相對較小。考生可以根據這個量化標準直觀判斷不同院校的錄取難度不同。對於院校之間的小差異,尤其是水平相近的院校,錄取難度系數的對比也是壹目了然。
專業錄取的難度系數更直觀明了。
隨著社會就業市場對專業人才需求的不同,考生不僅對院校更加挑剔,對專業選擇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有的甚至不是為了某個專業而學習。究其原因,有的是因為學了某個專業容易就業,有的是喜歡某個專業。多年的錄取實踐表明,同壹所大學不同專業的錄取分數線是不壹樣的,有的專業錄取分數線相差幾十。這使得考生在選擇專業誌願時比較麻煩,尤其是在比較院校差異和判斷專業錄取分數線穩定性時。所以徐道倉老師還計算了專業錄取的難度系數,幫助考生準確選擇專業。計算方法是:
專業錄取難度系數簡單明了,直觀準確,方便考生選擇專業誌願時參考。因為專業錄取的難度系數可以比較某個院校的不同專業。同時,我們也可以從專業錄取難度系數的變化中發現不同院校、不同專業的“大小年”現象。專業錄取難度系數對考生根據自身實力選擇專業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2002-2004年部分高校理科入學難度系數
大學名稱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清華大學
1.43
1.49
1.38
北京大學
1.42
1.45
1.41
上海交通大學
1.42
1.46
1.43
外交學院
1.37
1.45
1.40
復旦大學
1.33
1.35
1.32
北航
1.32
1.31
1.26
浙江大學
1.32
1.31
1.31
南開大學
1.31
1.25
1.23
國際研究學院
1.29
中國人民大學
1.28
1.24
1.35
上海財經大學
1.26
1.28
1.30
廈門大學
1.26
1.21
1.19
西安交通大學
1.26
1.19
1.23
哈爾濱工業大學
1.26
1.21
1.22
北京理工大學
1.25
1.26
1.23
天津大學
1.25
1.29
1.29
北京師範大學
1.24
1.25
1.29
華東師範大學
1.24
1.24
1.21
同濟大學
1.24
1.33
1.43
河海大學
1.24
1.18
1.17
北京科技大學(USTB)
1.23
1.18
1.21
中國政法大學(CUPL)
1.23
1.18
1.25
中國傳媒大學
1.23
1.12
1.25
華中科技大學
1.23
1.23
1.24
北京外國語大學
1.22
1.24
1.27
上海理工大學
1.22
1.17
1.20
美國關稅委員會(United States Tariff Commission)
1.22
1.34
1.32
南京理工大學
1.22
1.17
1.19
武漢大學
1.22
1.22
1.26
北京中醫藥大學
1.21
1.13
1.23
北京交通大學
1.21
1.20
1.21
南京郵電大學
1.21
1.14
1.16
東南大學
1.21
1.19
1.27
山東大學
1.21
1.18
1.25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1.20
1.25
1.08
上海外國語大學
1.2
1.29
1.29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1.20
1.19
1.19
武漢理工大學
1.20
1.16
1.16
北京工商大學
1.19
1.11
1.14
華東理工大學
1.19
1.19
1.2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1.19
1.17
1.16
西南交通大學
1.19
1.16
1.21
電子科技大學
1.19
1.19
1.18
華中師範大學(CCNU)
1.19
1.17
1.17
青島大學
1.19
1.09
1.17
西南政法大學
1.18
1.16
1.16
西北工業大學
1.18
1.16
1.18
西南財經大學
1.18
1.23
1.23
首都師範大學
1.17
1.10
1.09
中國農業大學
1.17
1.13
1.15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1.17
1.23
1.28
東華大學
1.17
1.15
1.21
中國醫科大學
1.17
1.17
1.14
南京審計大學
1.17
1.10
1.17
湖南大學
1.17
1.18
1.16
重慶大學
1.16
1.16
1.15
四川大學
1.16
1.15
1.17
中南大學
1.16
1.18
1.17
湖北大學
1.16
1.06
大連外國語大學
1.16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1.15
1.15
1.18
北京化工大學
1.15
1.16
1.15
西南農業大學
1.15
1.44
1.12
東北師範大學
1.15
1.15
1.17
哈爾濱工程大學
1.15
1.16
1.14
中國海洋大學
1.15
1.16
1.14
吉林大學
1.15
1.20
1.20
蘇州大學
1.14
1.18
0.98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1.14
1.16
1.22
哈爾濱醫科大學
1.14
1.13
1.15
東北大學
1.14
1.19
1.14
大連海事大學
1.14
1.12
1.19
北京工業大學
1.13
1.16
1.16
上海大學
1.13
1.23
1.25
合肥工業大學
1.13
1.13
1.1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1.13
1.14
1.12
西北大學
1.13
1.12
1.12
西北政法大學(首批)
1.13
1.09
1.11
Xi外國語大學
1.13
1.11
1.12
雲南大學
1.13
1.13
1.12
湘潭大學
1.13
1.16
1.18
中國地質大學
1.13
1.15
1.17
石油大學
1.13
1.17
1.14
鄭州大學
1.13
1.12
1.14
沈陽農業大學
1.13
1.11
1.10
天津醫科大學
1.13
1.15
1.11
中國民用航空學院
1.13
1.14
1.13
山西大學
1.13
1.13
1.13
大連大學
1.13
1.14
1.13
中國國家警察大學
1.13
1.14
1.13
北京林業大學
1.13
1.14
1.13
南京醫科大學
1.13
1.14
1.13
上海中醫藥大學
1.13
1.14
1.13
中北大學
1.13
1.14
1.12
太原理工大學
1.13
1.15
1.14
石油大學(北京)
1.12
1.18
1.12
安徽大學
1.12
1.11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