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社會實踐服務團是由貴州大學明德學院的青年誌願者組成的。本計劃擬定後,報* * *團貴州大學明德學院委員會審批,再轉所屬* * *團縣委員會審批,方可按計劃和實際情況實施。
壹.活動背景
“十二五”是我省大力實施工業強省戰略的五年。按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完善實施工業強省戰略的領導體制、工作機制和政策體系,大力發展結構優化、技術先進、清潔安全、附加值高、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把貴州發展成為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資源深加工基地、裝備制造基地、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和優質輕工產品基地。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作為祖國的新青年,憂國憂民,報效祖國,為祖國的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為社會做貢獻是當代大學生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責任。
二、活動的目的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中央關於進壹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和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精神,進壹步落實社會實踐活動精神,踐行誌願者精神,積極服務社會,發揮大學生在當代社會中的先進作用,同時, 我們發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誌願服務精神,為我省農村貧困地區提供服務,進壹步幫助農村中小學生增長知識,提高貧困地區教育水平,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同時也是為了更好的考驗我們綜合運用所學基礎理論、基礎技術和專業知識的能力,提高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鍛煉獨立生活的能力,全面提高我們各方面的綜合素質。充分利用大學生的社會宣傳作用,傳播誌願精神,向社會呼籲,爭取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西部建設,支持和發展西部。積極引導廣大學生在服務城鄉統籌發展的偉大實踐中接受教育、建功立業,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今後更好地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服務社會奠定基礎,更好地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三、活動主題
“舞動青春,關愛鄉村,傳承奉獻”
第四,活動形式
深入貧困山區支教,實地調研,走訪慰問貧困戶,服務農村。
動詞 (verb的縮寫)工字續時間
20xx年7月15 -20xx年7月25日
不及物動詞舉辦地點
貴州省安順市紫雲縣水塘鎮(水塘小學、格圖小學、二官小學)
七。活動組織
活動單位:貴州大學明德學院青年誌願者協會
監理單位:* *貴州大學明德學院團委
指導老師:唐穎
船長:xxx
團隊成員:待定(約35人)
八、前期準備
1.設計實踐計劃:做好參加本次社會實踐活動的計劃,包括活動地點、服務項目、實踐起止時間、要達到的實際效果、安全措施等。
2.收集信息為社會實踐做準備。社會實踐服務小組與商業和企業聯系,爭取資金贊助。
3.與服務場所進行初步接觸,與服務場所的政府、媒體、群眾進行溝通合作,將我們的活動計劃以電子文件的形式發送給他們,提高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4.派人員到當地實地踏勘,聯系當地政府確定活動細節,同時進行考察並預約當地參觀,確保活動萬無壹失。
5.向團委申報實踐活動,申請相關事宜和指導老師,領取暑假社會實踐介紹信。
6、向全院通過傳單、小冊子、海報、展板、廣告牌、學院廣播等進行宣傳,向全院征集三農人士啟動登記工作,並籌集資金。
7.進行誌願者選拔和前期培訓。召集全體隊員學習社會知識和壹些實用的專業知識,為以後深入基層做好知識儲備。
8.招聘人員根據個人實際情況進行分工,分配任務。
(1)安排工作人員,包括聯絡、宣傳、攝影等。
(2)成立會計團隊,主要負責預算費用。
(3)成立采購團隊,主要負責采購東西。
(4)成立外聯團隊,主要負責為本次活動籌集贊助費。
(5)成立攝影團隊,主要負責全程跟蹤拍攝,以及拍攝壹些細節照片。
(6)成立組委會,主要負責本次活動的安排。
(7)成立安全小組,主要負責本次活動的安全。
9.為社會實踐準備相關材料,向相關部門和工作單位借閱相關宣傳資料和宣傳冊。聯系當地政府、媒體等相關部門做好相關準備。準備宣傳材料(橫幅、海報、小冊子、視頻材料、聯系媒體)。準備隊旗、橫幅等宣傳用品和後勤醫療、攝影用品。
九。活動
1,科技興農宣傳
2.法制宣傳教育
3、醫療保險宣傳
4、自然災害預防教育和宣傳
5、美術啟蒙,中小學生美術課堂訓練。
6.趣味英語輔助教學:中小學趣味英語課堂訓練。
7.進入農村家庭的農民的孩子被給予假期家庭作業和課程。
8、慰問當地貧困家庭。
9.社會調查。
X.具體活動
1.科技興農宣傳:向當地村民發放相關資料,講解科技對農業生產的幫助。
2.法制宣傳教育:發放資料向當地村民宣傳法律知識,向當地村民講解法律知識。
3.醫保宣傳:向當地村民發放醫保知識資料,向當地村民講解醫保和養老保險。
4、自然災害預防教育和宣傳;向當地村民發放相關資料,宣傳預防自然災害的知識,向當地村民講解預防自然災害的知識。
5.藝術啟蒙教育:針對中小學生的藝術課堂培訓,利用我們的專業知識和攝像設備,為當地學生開設獨特有趣的藝術啟蒙課程,激發他們的藝術潛能和興趣。
6.趣味英語輔助教學:通過英語歌曲、遊戲等趣味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擴大知識面,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英語,從而了解英語的趣味性。讓每壹個學生都體驗到英語學習成功的喜悅,堅定學習英語的信心。加強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和日常交流用語。
7.進入農村地區的家庭利用誌願者的專業知識幫助農民的孩子做作業、上課和學習方法。
8.慰問當地貧困戶:選擇幾個當地貧困戶,向他們捐贈油、米、奶等物資。
9.社會調查:在村民中進行問卷調查。
10.工作總結:社會實踐期間,按照每天壹會,兩天壹會的原則組織總結會,主動聽取當地政府工作人員、村民、學生、隊員的建議,互相學習,互相討論,及時調整計劃。
XI。後期總結
1.活動結束後,組織團隊成員對本次社會實踐進行客觀、認真的總結,並以電子文件或印刷版本的形式提交以下材料,由學院團委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評估:活動方案、總結報告、社會實踐論文、日誌、圖片集及相關視頻資料、接受單位證明或實踐評比、感謝信、相關新聞通訊及其他與團隊相關的材料。
2.加強本次社會實踐的宣傳:活動結束後,通過報紙、網站、電視展板、海報等在校內外進行傳播宣傳,喚起公眾對西部農村現狀的認識,同時加強我院的對外宣傳,提高知名度。
十二。行程安排
20xx年7月14日,全體隊員在學院集合,準備7月15日出發。
20xx年7月15出發去紫雲縣。
20xx年7月15-20xx年7月25日開展本次社會實踐相關活動。
20xx年7月25日下午,隊員全部返校。
十三。有關註意事項
為確保本次活動的安全和順利進行,特對所有參加本次社會實踐的成員作如下規定:
1.所有成員都要有明確的目的參加本次活動,要有高昂的服務精神和堅定的努力決心,絕不能因為活動的艱辛而中途退出。
2.全體成員要有高度自覺的團隊精神和協作觀念,服從團隊的統壹安排,壹切行動聽指揮,不得推諉工作或任務。
3.活動期間,如有重要事項(如個人行動、財務收支等。),必須直接向指導老師和組長匯報,經批準後方可行動。任何人不得單獨行動或擅自離開。
4.領隊在活動中要及時清點隊員人數,並對隊員進行檢查。如發現任何異常情況,應立即報告並啟動應急機制。
5.活動中,隊員之間要團結友愛,真誠相待,要有大局觀念,不得搞小團體主義,維護團隊利益。
6.活動中,隊員應註意個人形象、禮儀、當地風俗習慣,堅持民族平等原則,堅決維護我隊和我校的良好形象。
7.活動期間,團隊所有成員將使用普通話;根據需要,服務隊應使用隊旗,穿隊服。
8.領隊和每個領隊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密切了解活動的進展和隊員的動態。另外,隊長和各組負責人要註意協調隊員之間的關系,不能徇私,註意營造團隊和諧友好的局面。
9.團隊成員應自覺並嚴格遵守本紀律以及當地政府和實習基地的相關法律法規。在三農籌備組的領導下,各小組自行安排。
十四。安全應急計劃
1.如遇天氣突變,相關活動將會更改。如遇山洪等嚴重氣象災害,要立即向學校報告求助,確保每個隊員的安全。
2、溝通問題如與村民溝通在調查活動中,我們出示學生的身份證明,並選擇口才好的學生,盡可能用當地人熟悉的語言溝通,增加親和力和信任感。
3.出發前,研究遇到犯罪事件的應變方法,制定詳細的行為規則和應變方法。
4.堅決拒絕陌生人聯系時的無理要求。
5.在活動過程中,如果出現人多擁擠的情況,應立即組織隊員維持秩序。如有沖突,應立即咨詢團隊領導進行調解。如果調解失敗,應尋求當地政府或司法機關的幫助。
十五、團隊紀律要求
1,統壹行動,協調壹致,服從指揮;
2.團結協作,積極主動,互幫互助;
3.謙虛踏實,吃苦耐勞,認真負責;
4.尊重當地人民的風俗習慣,虛心學習基層經驗和民族文化;
5、嚴格遵守作息時間和活動日程;
6.發揮各自專業和能力優勢,認真完成各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