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淺析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徑和對策

淺析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徑和對策

淺析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徑和對策

開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動,在日常管理過程中註重點面雙向結合,那麽如何分析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徑和對策?

引導大學生健康成長,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大學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求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俱進。本文從思想政治教師隊伍建設、日常主題教育活動管理、服務教育三個方面對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進行了探討,旨在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水平和實效。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方式;反措施

隨著經濟全球化、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新媒體的普及,各種文化和思想相互碰撞,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呈現出多樣化和多元化的趨勢。不可否認,在西方不良文化的沖擊和影響下,部分大學生表現出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社會責任感和道德意識弱化等問題。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和方向。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在多樣性中尋求主導的過程。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進壹步落實?立德·庶人?這種教育的根本任務要求教學、管理和服務的有機統壹和密切配合。

壹是加強思想政治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書育人的能力和水平。

教師高尚的人格和淵博的知識能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產生積極而深遠的教育影響。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須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和專業能力,完善高校政工幹部和壹線輔導員的專業化建設,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堅定認同者、踐行者和引領者[1]。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人才觀,高校在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同時,要充分發揮思想道德教育和教學的作用。(壹)緊跟社會形勢,豐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要使思想政治理論課具有吸引力,教學內容需要密切關註時事政治,解讀國際國內重大事件,把握社會熱點難點,聯系學生現實生活。只有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才能讓學生感到老師的教學有意義、有道理,從中獲得啟發;只有理論聯系實際,多方面兼顧教學對象的群體特征,才能把枯燥的理論知識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表達出來,才會使學生樂於傾聽,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二)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是教育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和組織者,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和效果。時代的變化要求教師不斷學習和借鑒國內外先進的教育理念,主動了解和研究學生群體的新特點。教師既要繼承好的經驗和做法,又要積極優化和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豐富教學表現形式。努力將學生的學習過程從單壹灌輸模式的被動學習轉變為互動模式的主動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擴大課堂教學效果。

二、加強日常主題教育活動的過程管理,拓展網絡教育方式。

(壹)開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動,在日常管理過程中註重點面雙向結合,分階段、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在學生成長的各個時期,都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和滲透,奠定了* * * [2]的思想價值基礎。比如在黨支部、團支部、班級團委,定期組織政治理論學習活動,進行理想信念教育;開展課外誌願者活動和社會公益活動,加強大學生公民服務意識教育;以重大歷史事件為切入點,推出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系列主題演講;組織學生分析討論國際國內政治事件,對學生進行國情和形勢政策教育;大力宣傳先進典型的典型事跡,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主旋律,激發學生強烈的社會使命感和愛國主義情懷,號召大學生向先進學習,踐行先進價值觀。號召大學生把個人發展與國家和社會需求緊密聯系起來,立誌成才,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而努力。在實施綜合教育的同時,也要考慮大學生的現實差異。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家庭背景、成長經歷各不相同,難免會有不同的性格心理特點和良莠不齊的思想道德素質。提高思想教育的有效性,需要教育工作者深入學生群體,主動了解學生的個體特征和道德認知水平,並加以分析、歸納和總結,有針對性地進行跟蹤教育和面授輔導。學校註重大學生在自身思想政治素質建構中的主體性和選擇性作用,鼓勵反思和質疑,倡導獨立思考,鼓勵多元化人格發展[3];要及時推廣先進工作經驗,善於發現學生身邊典型人物的故事。要完善評價體系,適時組織開展教育活動效果評估,根據反饋結果對活動內容和形式進行相應調整,不斷豐富方法,創新路徑,提高教育工作的時效性。(2)搭建網絡教育平臺,擴大思想政治教育覆蓋面。大學生好奇心強,好學,接受新事物快。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他們的信息獲取方式和交流渠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虛擬與現實不斷交織的世界裏,大學生的認知更容易被誤導。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與時俱進,適應新時代的學生?機器?寸步不離,不斷完善在線教育平臺,積極搶占政治傳播和網絡文化陣地。構建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共享網絡平臺,開展網上指導,要從學生成長需求出發,貼近學生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不斷完善校園網絡載體的服務功能。通過充分利用網上資源優勢,強化網絡正面教育功能,開展網上交流和心理咨詢活動,創新宿舍文化和校園文化建設。通過組織各種網絡科技文化活動,形成線上線下聯動的局面,為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提供平臺,為大學生學習成長提供良好機遇。便捷的網絡傳播突破了身份、時間、空間、地點的限制,校園網絡輿論管控難度加大。這就要求教育者提高對新興媒體的運用和駕馭能力,善於把握網絡文化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具備發現、預警、判斷和處置網絡輿情的能力[4]。對此,學校不僅要重視網絡的開發和維護,還要制定相應的網絡安全監控機制。在學生中開展相關法律和紀律的正面教育和引導,培養學生自尊、自律和積極心態,廣泛動員學生幹部和學生黨員參與網絡安全教育和監管。師生共同營造民主、包容、積極、安全的校園網絡環境。

第三,以學生為本,服務育人

(1)註重人文關懷。用情感教育學生,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把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用真誠、愛心、關懷、耐心全方位服務學生。關註學生?弱勢群體?以情服人,以理服人,走進學生內心,激發學生自強、自信、自立,激發學生對國家和社會的感恩之心,幫助學生學習借鑒?收件人?發展成?自己動手?長成?幫手?。(2)構建家校溝通機制,形成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合力,構築抵禦各種錯誤思潮影響和滲透的思想防線,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還要建立完善的家校溝通機制,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要素、各階段在空間和內容上相互作用,構建教育合力[5]。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大學生中的感知、內化、外化、固化。

參考資料:

楊曉慧。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J].東北師範大學學報,2009,(5)。

[2]羅玉婷,石珊珊。中國夢教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課題[J].思想教育研究,2013,(9)。

[3]黃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方法研究[J].四川工業大學學報,2015,(1)。

[4]馮剛。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努力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J]。思想理論教育指南,2013,(2)。

[5]陳勇,陳蕾,陳敏。立德·庶人: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J].思想教育理論導讀,2013,(4)。

  • 上一篇:從刑事訴訟法治角度看反對自證其罪的原則是什麽?
  • 下一篇: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節選)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