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鑒寶大師柳巖用1.7萬元“騙畫”,轉手8700萬元,怎麽了?

鑒寶大師柳巖用1.7萬元“騙畫”,轉手8700萬元,怎麽了?

“古董收藏”壹直被稱為“富人的遊戲”。看起來不起眼的書畫、瓷器碎片,可能價值連城,收藏界的人往往因為壹件藏品,身價上億。

但也正是因為利潤大,古玩市場魚龍混雜,贗品總是比真品多,從而誕生了“鑒寶師”這個職業。然而,人們萬萬沒想到,“鑒寶專家”本該是幫助人們去偽存真的,卻有人在其中顛倒黑白,為自己謀取利益。

鑒寶專家

說到“探寶號”引發的風波,我不得不提到柳巖。柳巖無疑是文物收藏領域的第壹人。他的眼光極其準確,在文物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最廣為人知的是他參與了圓明園獸首的鑒定。從265,438+0世紀初開始,社會上就出現了壹股“收藏熱”,能力非凡的柳巖自然也是。

當時很多電視節目也是看中了“收藏”背後的高話題,壹時間“鑒寶”節目非常火爆。這些節目的套路都很相似,邀請壹批專家坐在節目裏,然後藏家輪流把自己的寶貝帶到臺上請專家鑒定。

事實上,這種方法並不十分嚴謹。短時間內,專家的判斷結果不壹定準確。但這樣的節目吸引了很多觀眾,因為它既“幹貨”,又有趣。作為尋寶高手,柳巖也沾了光,頻頻出現在鏡頭前為大家尋寶。因為他那雙惡毒的眼睛,大家都相信他的鑒定結果,卻萬萬沒想到這個師傅會貪得無厭。

2009年,河南衛視開播了壹檔寶藏節目《華宇之門》。作為專家,柳巖被邀請成為永久客人。因為節目質量好,他在省裏有點火了。鄭州收藏家朱筠看到這個節目後,想起了自己家裏的壹件藏品,想帶去柳巖鑒定。

這幅畫是朱運甲祖傳下來的,名為《松陽柏寒圖》。據說作者是乾隆皇帝,但朱筠不太確定這個說法,因為年代太久遠了,但如果真的是乾隆真跡,賣幾百萬應該不成問題。畢竟乾隆雖然在藝術界成就不小,卻有皇帝的光環。

真假難辨。

然而,在朱筠將這幅畫帶到節目中後,答案並沒有預期的那麽好。柳巖告訴他,這幅畫只是復制品。雖然年代久遠,但作者不詳,筆法壹般,最多值幾萬塊。

朱筠心裏其實早就預料到這個結果,但他有些失望。沒想到,卸任後,柳巖主動找到朱筠,說可以幫他聯系壹些收藏家。也許有買家願意出高價,這讓朱筠心存感激。沒過多久,柳巖就告訴朱筠,有買家願意出1.7萬元。當朱筠聽說價格漲了兩倍或三倍時,他很高興,於是他把這幅畫給了柳巖並賣掉了。

從那以後,朱筠壹直非常感激柳巖。他想,如果柳巖不巴結自己,他能把畫賣到哪裏去呢?然而,朱筠不知道,支付17萬元的買家正是劉巖本人。劉巖這樣做,當然不是出於好心,而是為了發壹筆橫財。

這幅畫賣出去兩年後,朱筠漸漸忘記了這件事,但是有壹天,他的壹個同事給他打電話,說在電視新聞上看到了他的原畫,說是乾隆的原畫,賣了8700萬!

朱筠對這個消息感到驚訝。他很快找到新聞回放,發現電視上拍賣的那幅畫和他過去賣的那幅壹模壹樣。這壹刻,朱筠心裏開始猶豫不決。他想,這會不會不是他的假的,而是真的,而他錯了?

然而,朱筠看了幾次新聞中的圖片,越看越覺得不對勁。這張圖看起來和他自己的太像了,就連和它綁在壹起的繩子都壹模壹樣。模仿能這麽真實嗎?帶著懷疑,朱筠試探性的給劉燕發了壹條信息詢問,自從那年因為賣畫,朱筠逢年過節都會給劉燕發幾條短信,劉燕發都會回復他,但這壹次,朱筠的信息兩三天無人接聽,撥通了他當年留下的電話號碼,卻發現對方已關機。這下,朱筠心裏覺得自己十有八九被騙了。

說謊大師

朱筠通過各種渠道聯系了柳巖,但沒有成功。後來,朱筠過去找到節目上的工作人員,希望他們能幫忙找人,但工作人員怕惹麻煩,沒有理會朱筠的請求。朱筠被孤立了壹段時間。

意識到被欺騙的朱筠越來越憤怒,他逐漸明白了事情的真相。當年,這個叫Cloud-l的家夥,從看到這幅畫的第壹瞬間就有了想法。之後的每壹步都是在為朱筠挖坑,只等獵物朱筠鉆進去,他對騙子心存感激。就憑這壹招,Cloud-l輕松賺了幾千萬。

憤怒的朱筠找不到柳巖,所以他不得不起訴法院,希望迫使他離開。但柳巖沒有露面,而是派了壹名律師為他打官司。柳巖承認他以低價購買了這幅畫,但這壹行為也是賣方朱筠自願的,他沒有違反法律。

這次輪到朱筠目瞪口呆了。是的,他當年確實是“自願”的,因為他覺得自己的畫壹文不值,有機會就想馬上賣掉。但他這樣做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柳巖對自己撒謊說這幅畫是贗品?然而,朱筠無法提供確切的證人證據,柳巖在那些年扼殺了“自願”壹詞。最後,朱筠敗訴了。

消息傳開後,許多人都為朱筠感到難過。在那個年代,如果給幾個懂行的人看看,可能就不會損失那麽多了。但作為壹個普通人,怎麽會知道這麽多的曲折呢?

而cloud-l的騙子行為也傳開了,雖然在法庭上沒有受到制裁,但也讓他的名聲徹底臭了。試用結果下來後,cloud-l基本上再也沒接業務。畢竟,每個人都害怕他會成為第二個朱筠。

混不下去了的柳巖只能去香港發展事業,但香港怎麽會不知道柳巖在網絡如此發達的今天做了什麽?柳巖在香港的生意也很冷清。壹些記者去過香港。柳巖大部分時間在家無所事事。那些曾經受他歡迎的人,自從他出事後,都走了彎路。

那時候我貪財,卻毀了自己半輩子辛辛苦苦掙來的名聲。我不知道這是福是禍。只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個道理永遠不會過時。

  • 上一篇:作文評價亮點
  • 下一篇:法院判決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利息。利息應該怎麽算?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