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 *產黨問責條例》是問責制度的頂層設計。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無需贅述,公眾對問責條例的實施充滿期待。“問責”是在責任認定的基礎上進行整改和處罰。我們壹再強調,黨員幹部和公職人員要有擔當、有擔當、有擔當,問責是最有力的保證,也是最有效的推動。沒有問責,責任就是空洞的,相關的制度規範也會成為“稻草人”。問責機制日趨完善,必須嚴格執行,才能成為“殺手鐧”。
問責條例來源於實踐的細化,“從實踐到實踐”,然後在執行和實踐中不斷完善...這是制度創新和實踐的漸進。問責條例既是“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的體現,也是“嚴是愛,松是害”的體現。問責條例的推動力和衍生力,在於從嚴格問責、規範問責入手,消除黨員幹部亂作為、不願作為、不敢作為的思想障礙,朝著“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不為”的方向前進。
問責是手段,效率是目的。換句話說,加強問責制在幫助提高效率方面代價高昂。“問效”既是進壹步的監管行動,也是從源頭上解決問題的核心。"監督的重點應該是效率和結果."這才是重點。包括問責制度在內的黨內制度建設,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制度保障,“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裏”。同時,也是為了保證“權力為人民所用”,既要對權力有敬畏之心,也要讓權力對權利有敬畏之心,增強其服務意識和能力。
問效也是檢驗問責的重要標準。具體來說,要問效率,首先要問機構的效率和效果。當前,機關“懶政奢行”行為仍有其制度土壤。對此,必須在制度創新上下功夫,在提高效率上出實招,在優化效率上動腦筋。毋庸置疑,及時問責可以起到促進作用。二是問做事的效果。“以人民滿意為最高工作標準”,不能局限於“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改善。更重要的是,要讓老百姓少跑腿、多辦事,及時有效的問責可以拉近政府與百姓的身心距離。
第二條:
近日,* * *發布了《中國* * *產黨問責條例》。問責條例作為我們黨制定的又壹部重要黨內基本法規,規範和加強了黨的問責工作,進壹步夯實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制度基石,向全黨釋放了有責必問、問責必嚴的強烈信號,是管黨治黨的重要武器。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必嚴。在慶祝中國* * *生產者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告誡全黨不忘初心,不斷前進,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什麽都要做,然後才能做。”嚴字當頭,重要的是把握現實。把嚴格要求落實到全過程,做到真嚴、敢嚴、長嚴,必須靠制度來保障。要用好問責這個重要抓手,推動管黨治黨由松到嚴。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問責作為管黨治黨的利器,先後對山西塌方式腐敗、湖南衡陽受賄案、四川南充受賄案等進行了嚴肅問責。中央紀委曾通報河南省新鄉市委、市紀委原主要負責人不履行“兩個責任”等問題。截至今年5月底,已有4.5萬多名黨員領導幹部被問責。問責工作的不斷深化,內容方法的不斷創新,體現了黨中央以強問責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鮮明態度,推動了“兩個責任”的落實,為制定問責條例提供了實踐依據。
同時也要看到,在問責方面,制度建設有待進壹步加強,壹些黨組織和領導幹部仍然奉行好人主義,責任缺失。在現有的500多部黨內法規中,與問責相關的有119 * *部。這些法律法規對事件、事故等行政問責有很多規定,但對管黨不力問責很少。存在問責主體不明確、事項過於原則、方式不壹致等問題。隨著全面從嚴治黨的深入推進,迫切需要整合規範問責制度,實現問責內容、對象、事項、主體、程序、方式的制度化、程序化。這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現實要求,是解決管黨治黨突出問題的現實需要,是實現黨的歷史使命的重要保證。
治理有體,治理有序。問責條例細化、具體化黨章規定,進壹步紮緊從嚴治黨的制度籠子。從聚焦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維護黨的紀律不力、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不紮實,轉向聚焦各級黨委成員特別是壹把手;從明確黨組織和領導幹部的具體問責方式,到問責實施和終身問責的規定...問責條例突出政治責任,聚焦從嚴治黨,明確問責的依據和原則、主體和對象、內容和情形、方式和方法,從制度上解決了“誰負責、誰來問、問什麽、怎麽問”等問責實踐和操作問題,是我們黨問責制度的重要完善和創新。
寶劍鋒從磨礪出。問責條例第13條內容源於管黨治黨實踐,將實踐創新成果固化為制度,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實踐特色。條例以問責倒逼責任落實,既追究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又追究領導責任,體現了“有權必有責、有責必擔、有責必究”的問責工作核心思想;條例堅持問題導向,抓住“關鍵少數”,把握有限目標,突出重點,作出規定,增強了針對性和實效性;條例突出黨規特色,采用黨規黨紀語言,實現紀法分離,註重與其他黨內法規的協調和銜接,使實質清晰、簡單易行。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制度建設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推進。從《中國* * *生產者廉潔自律準則》、《中國* * *生產者懲戒條例》的修訂頒布,到《中國* * *生產者問責條例》的制定,黨中央壹步步紮緊制度籠子,不斷激發制度治黨的強大力量。以問責錘煉全黨,以責任詮釋忠誠,以問責條例的良好實施,我們黨將進壹步煥發凝聚力和戰鬥力,帶領廣大人民為實現“兩個壹百年”奮鬥目標和中國夢奮勇前進。
第三條:
6月28日,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中國* * *產黨問責條例》。《中國生產者黨問責條例》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制度,無疑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又壹制度武器,它填補了全面從嚴治黨領域的“短板”,列出了每壹個黨員幹部的責任,喚醒了每壹個黨員幹部的責任意識,給每壹個黨員頭上加了壹個“緊箍”,標誌著全面從嚴治黨又邁出了堅實的壹步。
從嚴治黨,加強黨的建設,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就是要同壹切削弱先進性、損害純潔性的問題作鬥爭,治病療傷,激濁揚清。在黨的95歲生日前夕,中央適時提出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又壹個制度武器―《中國生產者黨問責條例》,這無疑是反對削弱先進性、損害純潔性的制度武器,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標尺,旨在喚起責任意識,激發擔當精神, 強化責任擔當,以問責促責任擔當,高舉利劍,警示和警示全黨和黨中央。
如果妳不遵守規則,妳就不可能成為方圓。黨的建設經驗證明,制度問題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制度建設作為黨的建設系統工程中的基礎性、根本性建設,是實現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的根本保證。《中國* * *產黨問責條例》遵循黨章要義,堅持問題導向,著眼長遠,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維護黨的紀律、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問責條例》規定,對因失職造成嚴重後果、人民群眾反映強烈、損害黨執政政治基礎的,要嚴肅追究責任,不僅追究主體責任、監督責任,還要追究領導責任。同時將責任壓實到各級黨組織,分解到組織、宣傳、統戰、zd等黨務部門。,這將充分釋放“有責必問、問責必嚴”的強烈信號,營造“人人有責、人人有責”的政治氛圍。全黨同誌壹定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牢記責任,嚴格遵守。
法律是昂貴的。制度的生命在於執行。《中國生產者黨問責條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制度之壹。各級黨組織必須遵守,全黨同誌必須遵守。各級黨組織要把自己擺進去,聯系實際,敢於較真,層層傳導壓力,這樣失敗了有問題也是正常的。責任感和擔當精神是黨的事業不斷前進的寶貴財富。黨員各級領導幹部要牢記使命,明確責任,勇於擔當,為黨發聲,為黨擔憂,為黨服務,對自己的職責負責,對人民負責。要緊緊圍繞《問責條例》列出的“責任清單”,開展自查自糾,嚴格問責,確保制度執行的活力,確保黨中央的集中統壹領導,確保黨中央政令暢通,確保黨的團結。對違反《問責條例》,因失職造成嚴重後果,人民群眾反映強烈,損害黨執政政治基礎的,要追究主體責任、監督責任、領導責任,讓失職者付出代價,讓廣大黨員幹部受到教育。
制度執行的關鍵是人。全面從嚴治黨,標本兼治,最根本的是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要負起管黨治黨的責任。《問責條例》不是“招數工具”,而是黨員幹部行為規範和責任“清單”。有權必有責,有責必擔。確保問責條例取得實效,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幹部必須把自己擺進去,喚醒責任意識,激發擔當精神,自覺擔負起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率先垂範,嚴格執行問責條例,時刻敲打自己,自我警醒,自覺履職盡責。要以勇於擔當的精神切實履行黨員幹部的職責,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氣努力解決自身問題,不斷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經受住各種風險考驗,抵禦各種傷害和腐蝕,確保黨的肌體永遠健康,保持黨的正確性、先進性和純潔性。
動員壹千次,不如問責壹次。各級黨組織和紀檢監察機關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帶頭履職盡責,強化監督檢查,堅持抓套路、抓細節、抓力度,以問促“責”,以“責”促“行”,確保《問責條例》落地生根、文明結果。要讓《問責條例》成為帶電的高壓線,就要迫使黨員幹部擔負起管黨治黨的責任,讓他們自覺履職,讓做不到的問責成為常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