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檔案行政執法的概念和基本要求
檔案行政執法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依據檔案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對行政相對人的檔案權利和義務實施影響,並對行政相對人行使檔案權利和義務進行監督檢查的行為。
檔案行政執法應遵循五個基本要求:合法性、依據充分性、合理性、有效性和接受監督。
二、檔案行政執法依據
檔案行政執法的依據,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壹種是以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為主管部門的法律、法規和規章為依據。如:《檔案法》、《檔案法實施辦法》、《檔案執法監督檢查暫行規定》、《檔案行政處罰程序暫行規定》、《檔案行政許可程序規定》等。
二是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協助部門的法律依據。如:保密法、文物保護法、統計法、會計法、合同法、電子簽名法、行政區域界線管理條例、企業國有資產產權登記管理辦法、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等。
三、法律、法規和規章實施的依據* * *。如:行政訴訟法、行政復議法、國家賠償法、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等。
檔案行政執法依據的適用原則主要體現在七個方面。
三。檔案行政許可
(壹)檔案行政許可的概念,是指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根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經過法律審查,批準其從事特定活動的行為。主要有四個特點。
(二)檔案行政許可的主體和項目
根據《檔案法》和《檔案法實施辦法》的有關規定,檔案行政許可的主體是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檔案行政許可項目的設定必須遵循保障檔案事業發展、保障公眾利益、數量最小化和適用的原則。
根據《檔案法》、《檔案法實施辦法》和部分地方性檔案法規,檔案行政許可事項主要包括以下六項內容:
壹是審批向國家檔案館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出售集體所有和個人所有的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或者應當保密的檔案。
二是對國家和社會有價值或者應當保密的非國有檔案的捐贈和交換的審批。
三是向境內外單位或者個人贈送、交換、出售國有檔案復制件的審批。
四是攜帶、運輸或者郵寄檔案出境的審批。
第五,專業檔案館收集檔案範圍的審批。第六,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確定的重點建設項目的檔案驗收。
(三)實施檔案行政許可
1.檔案行政許可的實施原則。
2.檔案行政許可的實施程序。
根據《行政許可法》、《檔案法》和《檔案法實施辦法》等法律法規,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法定程序實施行政許可,主要內容有:壹是申請和受理。第二,復習。第三,決定。第四,交付。
(四)檔案行政許可的監督
根據《行政許可法》的相關規定,檔案行政許可的監督包括兩個方面:壹是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內部監督;二是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對相對人的監督。
第四,檔案的行政處罰
(1)行政處罰概述
行政處罰是行政主體為了懲罰違法行為人,促使其以後不再犯罪,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對行政相對人違反行政法律規範但不構成犯罪的行為(違反行政秩序的行為),給予人身、財產、名譽等形式的法律制裁的行政行為。行政處罰必須遵循罪刑法定、公開公正、處罰與教育相結合、保護當事人程序性權利、壹事不再罰的原則。
(二)檔案行政處罰的種類
根據《檔案法》和《檔案行政處罰程序暫行規定》,檔案行政處罰權有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三種。
(三)檔案行政處罰的管轄
1.檔案違法行為發生地的縣級以上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原則上由其職權管轄。
2.法律、行政法規對行政處罰的管轄有特別規定的,依照該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管轄。
3.兩個以上行政處罰主體對行政處罰管轄權有爭議的,報請上壹級行政機關指定管轄。
4.根據國家檔案局《檔案行政處罰暫行規定》,上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在必要時可以辦理下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管轄的行政處罰案件,也可以將其管轄的行政處罰案件移交下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辦理。
5.違法行為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應當及時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四)檔案行政處罰程序
主要包括檔案行政處罰的簡易程序(或當場處罰程序)、壹般程序(或普通程序)和聽證程序。
1.檔案行政處罰簡易程序
檔案行政處罰簡易程序又稱當場處罰程序,是指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對符合法定條件的行政處罰事項當場作出檔案行政處罰決定的處罰程序。由於檔案法律法規規定的罰款數額限額,單位為654.38+0,000元,個人為654.38+0,000元,罰款不適用檔案行政處罰簡易程序。
2.檔案行政處罰的壹般程序
檔案行政處罰的壹般程序,或稱普通程序,是指除法律特別規定的簡易程序和聽證程序外,檔案行政處罰通常適用的程序。除非法律另有規定,否則適用壹般程序。檔案行政處罰的壹般程序有以下步驟:壹、立案。第二,調查取證。第三,做出處罰決定。第四,告知理由,告知權利。第五,當事人的陳述和申辯。第六,正式裁決。第七,行政處罰決定書的送達。第八,制作《行政處罰案件結案報告》。
3.檔案行政處罰的聽證程序根據《檔案行政處罰程序暫行規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作出對單位罰款五萬元以上、對個人罰款三千元以上的決定前,應當制作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聽證的權利。
(五)實施行政處罰的檔案
1.檔案行政處罰執行的概念和原則
檔案行政處罰的執行是指檔案執法主體確保檔案行政處罰決定所確定的當事人的義務得以履行的程序。
實施檔案行政處罰的原則是:
壹是申訴不停止執行的原則。
二是嚴格執行罰款收支兩條線、罰款決定機關和罰款收繳機關相分離的原則。
2.檔案行政處罰的實施方式
第壹,自動性能。
第二,執行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2017修訂)第二十八條違反《檔案法》和本辦法,造成檔案損失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按照丟失檔案的價值責令賠償損失。
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2020年修訂)
第二十四條檔案館、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委托檔案整理、保管、開發利用、數字化等服務的,應當與有資質的檔案服務企業簽訂委托協議,約定服務範圍、質量和技術標準,並對受托方進行監督。
受托人應當建立檔案服務管理制度,遵守相關保密規定,確保檔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