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戈爾巴喬夫於當晚11從國外返回莫斯科,了解格魯吉亞局勢,建議派謝瓦爾德納澤和拉祖莫夫斯基前往格魯吉亞。次日,蘇聯中央委員會召開第二次會議,討論格魯吉亞局勢,會議由政治局委員、中央委員會書記切布裏科夫主持。和前壹天晚上壹樣,會議內容沒有記錄,通過的決議也沒有以文件的形式記錄。會議期間,我收到了帕蒂·阿什維利就第比利斯局勢給蘇聯中央委員會的電報。帕蒂·阿什維利(Patti Ashvili)在這篇報道中說,第比利斯的局勢仍然非常緊張,數萬人壹直在政府大樓附近舉行大規模集會。主要口號還是和以前壹樣,比如“退出蘇聯社會主義聯盟,建立獨立的格魯吉亞”,“消滅自治”。3000-5000名格魯吉亞人在阿布哈茲自治共和國舉行集會,反對阿布哈茲從格魯吉亞分裂出去;在壹些高校,壹些學生宣布絕食以支持集會。但是,他也指出,總的來說,中共中央、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級黨和蘇維埃機關仍然控制著局勢,並且正在采取壹些必要的措施來穩定局勢。特別是在第比利斯的111企業和機關建立了維護秩序的工人戰鬥隊,有4685人參加。他們同內務部和外高加索軍區壹起制定了並正在實施壹些維護法律秩序的措施,蘇聯中央和蘇聯政府不需要采取其他補充措施。有鑒於此,謝瓦爾德納澤和拉祖莫夫斯基沒有前往第比利斯。
8日晚,格魯吉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部長會議發布命令,“根據這壹命令,格魯吉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內務部采取措施,在蘇聯軍隊內務部隊和兵役人員的幫助下,使集會人群離開政府大樓前的廣場。這是關於制止第比利斯非法群眾運動的唯壹文件,不是由黨的機關而是由國家機關通過的”;第二天,“集會的情況極其復雜,無法控制。參加集會的8000多人呼籲罷工,呼籲公民不要服從政府。他們提出民族主義和反蘇口號,呼籲推翻格魯吉亞蘇維埃政權,建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要求脫離蘇聯”;因此,蘇聯內務部隊下達了驅散人群的作戰命令。部隊的任務是:“執行特殊作戰任務,驅散參與大規模動亂的人員,制止反蘇反社會團夥,清理政府辦公樓附近的廣場。”同時,命令規定,禁止對婦女和未成年人使用橡皮棍和帶水龍頭的噴霧。
悲慘的事件發生在9日淩晨。據帕蒂·阿什維利向蘇聯中央委員會報告,淩晨4點,“使用武力清除在政府大樓旁廣場參加集會的民眾。”根據權威機關事先制定的方案,動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務部和外高加索軍區支隊的力量”;部隊“沒有使用槍支和冷兵器,他們嚴格遵守關於小心對待婦女和青少年的指示”;極端分子用棍棒和石頭瘋狂反擊...許多挑釁者使用白色刀片。在壹次人群中,16人死亡(13名年輕女性和3名男性),超過100人不同程度受傷,其中包括22名士兵(13人被送往醫院)”。但蘇聯人民代表大會同年2月9日65438號關於第比利斯事件的決議稱:“集會參與者被暴力驅趕時,使用了橡皮棍、‘特殊物質’(具有刺激作用的有毒物質)、步兵鐵鍬和壹次(據法醫鑒定)火力。另壹方面,隨著集會的阻力越來越大,他們也使用方便的工具來反對‘驅逐暴力’;”普通人、警察和士兵在不同情況下不同程度地受傷。悲慘的結局是16名參與者當場死亡,另有3人在醫院不久後死亡。士兵和警察都沒有看到死亡”4月9日至5月9日期間,各醫療科室3000-4000人,住院近500人”。但是,雷日科夫不同意這種說法。他認為當時使用的警用氣體不是毒氣。在這次事件中,251人去醫院,183人住院,其中189人為軍人。16人在事發現場死亡,3人在醫院死亡。從第比利斯事件的整個發展過程來看,格魯吉亞的領導人並不擅長處理突發事件。這麽多人參加這樣的群眾集會,壹定有很深的社會根源,壹味相信用暴力手段解決問題,自然不會有什麽好效果。這件事也暴露了蘇聯體制的根本問題,就是黨政職責不清。雷日科夫抱怨說,作為部長會議主席,他完全被排除在事件之外。4月1989,12日,格魯吉亞廣播電視臺刊登了戈爾巴喬夫致格魯吉亞黨員和全體工人的信。他對第比利斯發生的事件表示悲痛,並表示相信格魯吉亞人民的理性,但沒有提出任何實際措施。1989 4月14日,在格魯吉亞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上,帕蒂亞什維利、奇赫伊澤和謝爾喬納森·科德吉被解除職務,貢·巴裏澤特當選為中央委員會第壹書記。
第比利斯事件在蘇聯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人們壹致譴責使用武裝力量解決問題並造成人員傷亡。對此,蘇聯領導人相互指責和推諉,誰也不承擔責任。在談到該事件時,戈爾巴喬夫曾說:“地方領導人認為采取政治方法,與人民進行直接對話是軟弱的表現(當時許多‘老壹輩’幹部都有這個問題),還不如使用武力。4月7日,他們建議第比利斯進入緊急狀態。在那天的蘇聯中央委員會會議上,決定向那裏派兵,但這不是使用武力。當時認為只要有士兵出現,情況就正常了。”謝瓦爾德納澤認為,利加切夫應對這場悲劇負主要責任;利加切夫認為謝瓦爾德納澤要為沒有去格魯吉亞調解沖突負責,戈爾巴喬夫並非不知情。他同意秘書處會議的決定。戈爾巴喬夫認為,秘書處沒有決定使用武力,這是亞佐夫擅自決定的,他同意外高加索軍區司令拉喬諾夫采取行動。雷日科夫認為,中央采取了不壹致的立場。“當年政治局從來不開全體會議,只有幾個政治局委員開會研究形勢。蘇聯部長會議根本沒有專心處理這件事。”
這壹事件還損害了國家領導人和軍方之間的關系。軍方領導人認為,國家領導人不公正地將政客挑起的危機轉嫁給軍隊。在第壹次蘇聯人民代表大會上,當代表們指責軍隊時,戈爾巴喬夫沒有勇氣站出來承擔責任。波爾丁曾向戈爾巴喬夫建議:“妳可以負全責。妳的下屬被踐踏,這不是好事。即使人們認為妳對發生的事情壹無所知,這仍然會影響妳作為總書記、武裝部隊總司令和國防委員會主席的形象。可能是下屬讓妳不知道真相。不管是壞人還是好人,沒用的還是聰明的,都是妳任命的,不能被別人的感情所侮辱。“但是戈爾巴喬夫沒有承擔責任,士兵們自然對他不滿。
第比利斯非法集會的組織者也沒有受到懲罰。蘇聯人民代表大會特別委員會的報告指出:“政府大樓前非法群眾集會的組織者(采列特利、加姆薩胡爾季亞、切圖良和其他壹些非正式組織的領導人)應為其行為承擔刑事、政治和道德責任。這些人在集會期間破壞各種社會秩序,呼籲群眾不要執行政府當局的合理要求,所以他們沒有試圖阻止事件的悲慘結局。”格魯吉亞和聯盟都沒有懲罰這些人,他們後來成為格魯吉亞獨立的重要力量。第比利斯事件後,壹封由60人簽名的信被送到蘇聯中央委員會,信中提出了同樣的問題:“自去年秋天以來,這個城市的居民,包括美國軍官、超期服役的準尉、工人和職員以及外高加索軍區士兵的家屬,都目睹了反社會主義和反俄羅斯民族主義的煽動。我們不明白,為什麽在這個蘇維埃政權存在了70年的國家,充滿極端民族主義情緒的分子可以不受懲罰地自由行動,公開呼籲推翻社會主義制度,迫害黨員,把外國軍隊引入國家領土。加入中國政府不是為了及時采取果斷措施制止類似行動,而是為了討好壹些年輕的大學生和壹些知識分子小團體。我們認為,正是這壹立場導致了第比利斯4月的悲慘事件。”事件發生後,蘇聯社會出現了反對中央政府使用武力懲罰民族分裂主義的浪潮。面對這種壓力,戈爾巴喬夫在4月20日的政治局會議上說:從現在起,未經政治局決定,軍隊不得幹預類似事務。同年5月11,他在另壹次政治局會議上說,我們“在外交政策上已經放棄使用武力,所以在對待自己人的時候不能訴諸武力”。這無異於“告訴高加索地區的極端民族主義者,中央今後絕不會動武”,從而讓他們更加肆無忌憚。此後,格魯吉亞的民族主義勢力進壹步發展,人民陣線於同年6月成立。6月165438+10月17-19日,格魯吉亞最高蘇維埃修改憲法,宣布保留自由脫離蘇聯的權利。如果蘇聯的法律和法令不符合格魯吉亞的利益,它們將在格魯吉亞失效。
1990 10,格魯吉亞* * *生產黨在格魯吉亞最高蘇維埃選舉中落敗,反對派聯盟“自由格魯吉亞-圓桌會議”獲勝,其領導人加姆薩胡爾迪亞成為最高蘇維埃主席。新議會刪除了“社會主義”、“資本主義”* * * *和“蘇聯”等憲法相關條款,取消了國名中的“蘇聯”和“社會主義”字樣,規定格魯吉亞* * *的法律優於蘇聯法律,將國旗改為1921前的黑、白、絳三色旗。65438+年2月8日,格格* * *第28次代表大會宣布脫離蘇聯。1991年4月9日,格魯吉亞議會特別會議通過《國家獨立宣言》,宣布“格魯吉亞的主權和國家的領土是統壹的、不可分割的”,並決定設立總統壹職。同年5月26日,加姆薩胡爾·阿丹當選格魯吉亞總統。所以早在蘇聯解體之前,格魯吉亞就已經脫離了聯盟的中部,實際上已經獨立了。從第比利斯事件來看,蘇聯的民族問題根深蒂固。在處理這些問題時,爭取各民族利益的平衡並建立適當的協調機制是非常重要的。壹味放縱極端民族主義勢力的發展,或者僅以人的理智來處理問題,顯然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