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挺直腰桿講信仰,學兩件事做壹件事。我為什麽入黨?

挺直腰桿講信仰,學兩件事做壹件事。我為什麽入黨?

需要提前占座,往往壹座難求;課堂上,掌聲和笑聲不斷,聽眾全神貫註...如果我告訴妳這是高校的黨課,妳會驚訝嗎?

這樣的“盛況”出現在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徐川的黨課上。

講黨課,要把自己放進去。

故事從許川的壹篇文章開始。

今年“五壹”期間,徐川真的在微信朋友圈“火”了。他的個人微信賬號“南航許川”推送標題“我為什麽加入中國* * *產黨?”文章被人民日報、共青團中央等官方微信轉發,閱讀量迅速突破65438+萬+,被全國學聯、黨建頭條等300多個微信官方賬號轉載,引起廣大青年的廣泛關註和熱議。

文章中,徐傳賢從學生的入黨動機入手。“很多同學說起入黨動機,都是老生常談,總是‘從小被爺爺講’。要麽,我爺爺從小就告訴我,喝水不忘挖井;要麽,我爺爺從小就教育我,沒有* * *生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要麽,我爺爺告訴我,我出生在紅旗下,成長在新中國...我曾經深深懷疑每個人都有同壹個祖父...我從沒這麽說過,也從沒讓我爺爺出現過。因為我沒見過我爺爺。”這樣的“橋”,壹下子拉近了與青春的距離。

事實上,讓許川堅定入黨信念的並不是他的家庭,而是大學時的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畢。在對走在學院裏的研究生的面試中,畢“出人意料”地沒有給自己的侄女“開綠燈”,這讓很多人感到意外。“當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發生沖突時,黨員就得做出犧牲和讓步,否則妳為什麽是黨員?入黨的時候發過誓,隨時要交錢。入黨還不是為了給自己爭取更多的利益。”畢的話深深打動了許川的心,把他“推”進了黨的隊伍。

後來,在經歷了壹些成長的煩惱和挫折後,許川意識到,為什麽要入黨的答案只能是兩個字:信仰。“我們沒有經歷過困難時期,不可能憑空建立起對黨的感情和好感。因此,我們應該回頭看,仔細思考,慢慢走...這個政黨的未來很容易判斷,我們在最近壹兩年目睹了許多事情。大家都可以看到“打虎拍蠅”、“從嚴治黨”;‘八項規定’和‘三嚴三實’大家都看得到;“群眾路線”“兩學壹做”大家都能看到;越來越具體,越來越嚴格,越來越正常,這是趨勢。”

"這篇文章幽默而深刻。"“我仔細看了全文,很佩服。看到標題,答案浮現在腦海:信仰。這也是我入黨的原因”...許川用自己的經歷講故事,獲得了很多網友的“贊”。而這種風格也延續到了他的黨課上。

5月16,南航將軍路校區主樓報告廳,人頭攢動。得知許川要上黨課,很多人早早來到教室占座,還有人從其他高校趕來。課堂上,許川結合自己和身邊人的故事,引導學生端正入黨動機。

“是否入黨是妳自己的選擇。妳不應該被別人說妳必須入黨。不只是要考公務員,進國企才能入黨。入黨意味著責任,意味著退讓,意味著犧牲……”許川的講課不時被掌聲打斷,壹個多小時的黨課很快結束。剛走下講臺的許川被學生們團團圍住。

“面對嚴肅的黨章黨規,我總覺得沒意思,看不下去,但徐老師講得深入淺出。聽了他的課,我有了更多的想法和他交流,開始學習黨的知識。”機電工程學院研究生茍林說。

能源與動力學院大壹新生夏小雨表示,許川將真相融入了自己的經歷和故事中。“聽起來很有趣,容易接受。”

勇於亮劍,敢於發聲。

“川哥,怎麽才能把自己的格局做大?”“要有思想,要有遠見,辦法就是多讀書,多實踐。”

“老師,沒有對象妳怎麽解決空無?”“跑步、書法、閱讀、俱樂部、演講...年輕人,生活不僅僅是約會。如果妳嘗試我說的壹切,我想對象已經在路上了。”

“妳說金子總會發光,但如果我是銀子呢?”“嘿,有個詞叫什麽名字?對,銀子!”

……

這是徐川和同學們在微信後臺日常問答的壹部分。同學們疑惑不解,都愛來這裏尋找答案。雖然從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許川對“不怒自威”並不認真,從不板著臉說教。相反,他和學生相處的方式是平等的,推心置腹的。

截至目前,許川已回復學生留言超過65438+萬條。在這些留言中,也有少數聲音表示不解,甚至質疑。有人在留言裏寫道:“看了妳的文章,我還是沒決定要不要入黨。”還有人和許川討論入黨是為了黨還是為了國家。

在徐川看來,學生提出質疑和反思是很正常的,這意味著他們在思考和探索,而這往往是理解和認同的開始。“有時候,我們害怕談論信仰、愛國等話題,因為這些話題太尖銳,但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勇於亮劍、敢於直言,提倡和鼓勵正義,遇到問題要拿出事實來和學生開誠布公地討論,而不是藏著掖著。只有澄清問題,才能人心。

現在,微信平臺已經成為徐川與學生交流的重要橋梁。許川將回答學生們的任何問題。他承諾,無論多忙,每個提問的同學都會在24小時內得到答復。徐川說,他每天在微博、微信裏收到幾十個學生的問題,回復問題到夜裏壹兩點是常事。“最多的時候,我收到了近500個問題。雖然回答任務很重,但我並不覺得無聊,因為這是我喜歡做的事情。”

“建立網上公共平臺,主要是服務和引導學生。”徐川說。除了隨時回答學生的提問,許川還通過文章來說明真相。到目前為止,許川在個人賬號上已經發表了50多篇文章。有《答學生問》《寒假我不妨用心做壹件事,我依然堅信這個世界的美好》等系列文章,也有《青年節談中國》《國慶節談愛國》等系列文章。多篇文章被知名官員轉載,累計閱讀量超過百萬。

“要帶領學生,不是簡單的傳授知識就萬事大吉,而是要和學生互動,教會學生看問題的角度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我想做的是把‘有意義’的東西變得‘有趣’,讓學生在享受的同時接受知識。”徐川說。

讓“我”變成“我們”

壹朵花不代表壹個春天。“我想做的是把‘我’變成‘我們’,把更多有堅定信念的人聚集在壹起。”許川的想法簡單明了。

如今,在南航,壹股“許川熱”正在逐漸興起。每個人都以不同的方式,把許川的實踐融入到正在進行的“兩學壹做”學習教育中。

為了把國家政策和當下熱點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呈現出來,航天學院的學生們自發成立了“壹分鐘”微視頻制作團隊。他們用數百張手繪圖片,制作出輕快活潑、簡潔輕盈的短視頻。在徐川等老師的具體指導下,同學們對劇本創作和音視頻結合進行了打磨,先後制作了《壹分鐘四個全面》、《壹分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壹分鐘青年團》等壹系列“壹分鐘”視頻。在南航官方微博上,近千人轉發並點贊“壹分鐘四個全面”。目前團隊正在制作和完善“壹分鐘”的微視頻。

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教師何偉帶領壹批90後輔導員組織成立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會。目前已有12院校20多個專業的100多名學生加入其中。社團定期開設思政課和黨課,舉辦學術討論,舉辦思辨活動,集體備課,在學生中講授“世界社會主義五百年”系列講座。系列講座和活動吸引了超過65,438+0萬名學生。

學生事務服務中心、大學生學習支持輔導中心、大學生法律援助中心...南航還專門為黨員大學生搭建了多個“百崗奉獻”實踐平臺,不斷為學生提供奉獻和服務的機會。通過奉獻和服務,年輕黨員不僅鍛煉了自己黨性,而且為其他學生樹立了榜樣和標桿。

如今,校園裏發生的壹點點變化,讓許川的願望壹步步實現。而且,變化不僅限於南航的校園。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團委副書記劉偉和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團委副書記楊春梅都是旭川黨課的“學員”。

“聽了徐老師的課,我才明白,只有‘走近’學生,才能‘走進’學生。接下來不僅要請徐老師來學院給學生上課,還要充分挖掘學校裏的資源,改變現在的工作方式,更好地帶領學生。”楊春梅說。

劉偉還表示,回國後要更加重視輔導員隊伍建設,把握年輕人的特點。“讓學生接受和喜歡我們的工作,讓我們的團隊更強大。”

《人民日報》(2065 438+2006年05月25日04版)

  • 上一篇:道德是法律的基礎嗎?
  • 下一篇:二審原告撤訴的後果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