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甚至工作,大家都看過很多經典的手抄報,能有效激發我們的創新意識和求知欲。妳知道什麽樣的手抄報才算是好的手抄報嗎?以下是我反校園欺淩手抄報的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反校園欺淩稿件內容1校園欺淩類型
典型的惡霸
霸道沖動,傾向於用暴力欺負別人。
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對受害者的同情。
得到壹些同行的認可。
比其他學生表現突出。
被動欺負者
看到欺淩者的暴力行為得逞,他們會幫助和認同欺淩者,有的還會用暴力來保護自己免受欺淩。
看到惡霸欺負同學後,嘲笑受害者沒用。
被欺負的人
內向,害羞,怕事。
我在同學中不受重視,只有很少的朋友,在學校很孤獨。
缺乏與同齡人相處的社交能力,容易引起同學的不滿和厭惡。
有身體或精神殘疾的人。
沈默寡言,表達能力差。
在性格或行為上與其他人不同。
對受害者的影響
欺負同學給同學造成心理問題,影響健康,甚至影響人格發展。
身心影響:恐懼、抑郁、創傷後遺癥、焦慮、胃痛、吸毒、酗酒、自殘、自殺、成為惡霸,這可能是校園槍擊案的原因之壹。
其他影響:經常曠課,不尊重老師,訴訟。
反校園欺淩稿件內容2校園欺淩在中國的現狀
最高人民法院的調查報告首先顯示,校園暴力在我國時有發生,但情況復雜,違法犯罪交織,大部分事件沒有進入司法程序追究法律責任。此外,缺乏統壹的事件報告和統計系統,難以了解我國校園暴力的真實情況。去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從2065,438+03-2065,438+05各級法院審結的校園暴力刑事案件中抽取典型案例100余起,壹定程度上反映了此類犯罪的特點。最高法刑壹庭審判長冉榮介紹,校園暴力犯罪涉及的罪名相對集中。肢體暴力比例最高,其中故意傷害占57%,故意殺人占6%。
校園暴力涉及的罪名還包括尋釁滋事罪,占10%;侵犯財產罪占12%,聚眾鬥毆罪、綁架罪也有小比例。
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抽查涉及的159名未成年被告人中,14周歲以上、16周歲以下的被告人占35%;65%的被告年齡在16歲以上18歲以下。
冉榮介紹,雖然我國規定14周歲是可以承擔刑事責任的年齡,但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被告人只對8種嚴重暴力犯罪行為承擔刑事責任。所以,未滿16周歲的,沒有進入我們的刑事處罰程序。所以相對來說,這100多個案件中,職高的高中生和未成年被告人都受到了懲罰。
案件樣本顯示,攜帶武器實施犯罪並造成人身傷亡的比例較高。“我們看了壹下當時全國的校園暴力案件,大概有30%的人是持槍的。在100多起案件中,有49%的人持有武器,基本上是壹半。這些孩子通常帶著彈簧刀、水果刀和獵刀...主要是用刀,後果很嚴重。在這100多個案例中,30%的受害者死亡。
49%和54%的被告人在犯罪後投案自首,並與被害人就賠償達成諒解協議。通常在構成犯罪後,公安機關會拘留或逮捕孩子,並通知家長,家長才會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量刑統計顯示,造成被害人重傷的32起案件中,緩刑22起,占68.75%;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4起,占12.5%;造成被害人死亡的35起案件中,中止8起,占22.86%;三至五年有期徒刑案件4件,占11.43%;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12起,占34.29%;10年以上有期徒刑10件,占28.57%。
報告稱,思想觀念存在偏差、對校園暴力危害認識不足的問題較為突出。如何做到寬容而不縱容,社會還是缺乏認識。從近年來處理的校園暴力事件來看,壹些地方認為校園暴力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小問題,主要強調教育和挽救的原則,但沒有意識到懲罰實際上是對那些社會危害性很大的失足青少年的重要教育和挽救方式,對同樣是未成年人的受害者的平等保護不夠。
我們應該正確認識到,我們應該挽救和教育被欺負的人和被欺負的人,但是被欺負和被傷害的孩子更應該受到法律和社會的關註和保護,因為他們是守法的弱者。
反校園欺淩稿件內容3校園欺淩國家的應對措施
挪威
校園欺淩實拍
鼓勵學校在校園欺淩中采取全校性的幹預措施,如制定課堂規則、限制學生行為、成立教師專業發展小組、與學生就同伴關系和行為舉行班會、為欺淩者、受害者及其家長提供心理咨詢等。2002年,挪威通過了壹項宣言,呼籲國家、地方政府、家長和教師團體加入行動,盡快消除校園欺淩現象。
澳大利亞
建立了政府支持的組織和網站,如反欺淩網絡組織和澳大利亞無欺淩計劃,以幫助學校了解欺淩行為,為學校制定相關政策,並為教師培訓提供指導方針。澳大利亞政府通過提高教師和學生對社會公正的理解來解決校園欺淩問題。它的理論基礎是:只要認識到騷擾和折磨與自己不同的人是不對的,那麽欺淩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以色列
為了解決校園欺淩問題,以色列采取了壹系列措施,要求學校建立全校範圍的反欺淩政策,並對員工進行職業教育培訓。以色列還支持正在進行的調查和研究,以便找到個性化的解決辦法。調查發現,欺淩行為最常發生在放學後的走廊和廁所,或老師未能監控的時期。很多學校采取簡單的措施,比如增加警力,保證照明,讓家長接送孩子,課間安排更多老師在走廊。
美利堅合眾國
在美國,校園暴力被稱為“欺淩”。校園欺淩在初中(6-8年級)最為嚴重,高中逐漸減少,但依然存在,是中學普遍存在的問題。學校很重視“霸淩”。每年年初,它將培訓教師如何處理欺淩事件,並發放指導材料。還會對學生進行預防教育,告知學生學校的相關規定。
日本
文部科學省加強了對教師的校園欺淩問題培訓,增加了合格的學校輔導員和護理員,幫助學生處理各種問題;同時,允許學校對給同學造成身體或心理傷害的學生停課,並為此制定了更明確的指導原則和程序。
韓國
為應對日益嚴重的中小學校園暴力,韓國教育部決定從3月中旬開始為部分中小學生提供免費的“保安服務”,保護他們免受校園暴力侵害。“安保”工作,除了警察,還要動員私人保安公司、健身房協會等人員來承擔。只要學生向學校或教育部門申請身邊的保護,政府就會安排“警衛”在學校或某個特定的地方保護學生。韓國教育部預測,2007年將向65,438+0,600名學生提供這種服務。然而,壹些家長和老師對此感到擔憂,認為“警衛服務”會孤立受害者。針對這種擔憂,韓國教育部表示,保安人員將為尋求幫助的學生提供秘密保護。
反校園欺淩稿件內容4校園欺淩行為
給受害者起侮辱性綽號;指責受害者無用,侮辱其人格等。
對受害者的反復人身攻擊。拳打腳踢、掌摑、磕碰絆倒、揪頭發;用管制刀具、棍棒等攻擊受害者。
幹涉被害人的個人財產、課本、衣物等。,損害他們,或者通過他們嘲笑受害者。
欺負者明顯比受害者強,欺負發生在受害者沒有保護好自己的時候。
散布關於受害者的負面謠言和流言蜚語。
恐嚇,強迫受害人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威脅受害人服從命令。
讓受害者陷入困境,或者讓受害者招致懲罰。
誹謗、諷刺或貶低受害人的外貌、性取向、宗教、種族、收入水平、國籍、家庭或他人。
黨派偏見:孤立、抵制或排擠受害者。
勒索:勒索金錢或貨物。
畫侮辱性的圖,寫侮辱性的話。
網絡欺淩,即在博客或論壇上發表帶有人身攻擊的評論。
角色體現
欺負的過程包含著復雜的互動狀態,涉及的學生可以分為幾種類型:
欺負(英語)發起欺負行為,通常會帶領其他同學參與。
受害者(英文:Victim)被欺負了。
幫助者(英文:Assistant)跟隨欺淩者,直接參與欺淩行動。
訪問者(英文:Reinforcer)支持欺負者的行為,如大笑或歡呼。
辯護人安慰和支持受害者,並試圖停止欺淩。
局外人(英語:局外人)置身事外。圍觀。
反校園欺淩手抄報內容5調查結果的研究與分析
根據教育部門2002-2003年的統計,中學校園欺淩和暴力事件約有700起。如果扣除學校假期,平均每天三個。壹項調查還顯示,同年,中學的學科教師處理了643起欺淩學生的案件,占中學生人數的0.14%。可見校園欺淩案件相當嚴重。
事實上,任何形式的欺淩都是不可接受的,因為欺淩不僅會傷害受傷者,還會傷害被欺淩者和旁觀者。長期欺負別人的欺負者會以自我為中心,對同學缺乏同理心,而旁觀者會因為幫不了受害者而感到內疚和不安。同時也會影響學校整體的紀律和氛圍。因此,欺淩是學校必須正視、制止和預防的問題。但是同學和家長的配合也很重要。
2065438年6月至2004年6月,壹項研究發現,被欺負的兒童可能會遇到高於正常的亞臨床炎癥,這種炎癥可能會持續到成年,欺負者的炎癥水平低於既不是受害者也不是欺負者的兒童。以往的研究表明,欺淩可能對兒童的心理和社會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杜克大學醫學院和其他機構的科學家研究了童年欺淩是否也會影響兒童的健康。研究人員采訪了來自北卡羅來納州的1420名9-16歲的兒童,其中90%是白人,4%是印第安人,6%是非裔美國人。
對這些兒童進行C反應蛋白(CRP)的血液檢測顯示,被欺負兒童的C反應蛋白水平隨著被欺負次數的增加而升高。c-反應蛋白(CRP)是身體下部系統炎癥的標誌,通常與心血管疾病和代謝癥狀有關。
欺淩停止後19歲至21歲的第二組血液檢測顯示,童年被欺淩者的C-反應蛋白(CRP)水平保持為欺淩者的兩倍,而欺淩者的C-反應蛋白(CRP)水平低於從未被欺淩者或受害者。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結果表明,兒童在欺淩中的作用可能是成年後低水平炎癥的風險因素或保護因素,這可能對長期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擴大知識面
反校園欺淩口號宣傳口號
1.鳥兒因為有翅膀而自由飛翔,花兒因為有香味而美麗,校園會因為有文明而更加先進。
2.增強師生的防範意識,營造安全的校園環境。
3、註意撿壹張紙,純粹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抹去的汙點凈化了壹個人的靈魂。
4.共建和諧校園,互幫互助獻愛心。
5.我們文明的壹小步,校園文明的壹大步。
6、安全與文明攜手,健康與美麗。
7.老師是我們難得的知己,校園是我們溫暖的家。
8、健康——書寫人生之路;安全——唱響生命之歌;文明——點亮心靈之窗。
9.和諧的校園,由妳我共建;安全的校園是妳我共享的。
10,順手撿起壹張紙片,純是自己的精神;刻意抹去的是汙點,凈化的是自己的靈魂。
11.付出妳的真愛,用自上而下的友誼創造未來。
12.維護您的安全,創建和諧校園。
13,讓健康陪伴我們,讓懂事的人陪伴我們;讓聰明擁抱我們,可愛依靠我們。
14,學會拼搏,需要註意安全;寒窗苦讀,講文明。
15,相親,互相尊重,互相了解,展現和平的真諦。
16.創建平安和諧校園創辦人民滿意教育。
17,和聲——唱響生命之歌;文明——點亮心靈之窗。
18,同學同心同德,同甘共苦。
19,同學相處是緣分,禮讓三分解矛盾。
20、手裏有花,草如草。
21,安全意識,永遠難忘;文明之道,永遠記住妳我的心。
22.校園暴力不可接受,* * *築美,創造和諧。
23、壹切美德文明第壹,萬事平安。
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也是最容易忽略的,但卻是最珍貴的。
25、健康生活,文明生活,平安校園,幸福生活。
26.樹立新的文明風尚,構建和諧校園;維護校園安全,創造安全環境。
27.好孩子=文明+價值觀+愛心+實力。
28、文明在於細節,安全在於防患於未然。
29、堅持以人為本,* * *美麗校園。
30.加壹句文明用語,為校園增添壹個春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