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高二歷史俄羅斯(蘇聯)知識點。

高二歷史俄羅斯(蘇聯)知識點。

二戰後,在蘇聯的幫助下,12個歐亞國家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20世紀50年代,他領導社會主義國家組成東方集團(南斯拉夫除外)。應對美國的冷戰。今天的俄羅斯已經成為推動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的重要力量。我在這裏整理了相關知識,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高二歷史俄羅斯(蘇聯)知識點。

走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1861年改革

1.原因:封建農奴制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市場小,勞動力缺乏);

2.主要內容:

(1)農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

(2)農奴必須贖回自己的土地。

3.評估:

①性質:是沙皇推行的自上而下的資本主義改革,是俄羅斯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改變了社會的本質)

②進步性:廢除農奴制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加速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3)局限性:改革不徹底,保留了大量封建農奴制殘余。

進入帝國主義階段(19年底20世紀初)

1.經濟:資本主義發展迅速,但仍落後於其他資本主義國家。這是帝國主義鏈條中最薄弱的壹環。

2.政治:沙皇專制

3.外部:

①19年底,強行租借旅順、大連,長城以北被劃分勢力範圍;參與八國聯軍侵華;1904?1905為東北日俄戰爭戰敗。1912策動外蒙古獨立;

②在歐洲與英國、法國結成三國協定,反對三國同盟。

③1917退出戰爭。

4.思想:列寧主義的誕生

走社會主義道路?1965438+2007年十月革命

⑴背景

1.沙皇專制阻礙了俄國社會的發展;

壹戰激化了各種社會矛盾。

(2)過程:從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

1.推翻沙皇的專制統治?二月革命(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2.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十月革命(社會主義革命)

(3)鞏固政權的措施

背景:

內部:地主資產階級發動叛亂;

外交:盟國的武裝幹涉

1.政治:廢除舊的等級制度,宣布中國各族人民權利平等,廢除教會的壹切特權。

2.外交:簽訂《布列斯特和約》退出戰爭(停戰、割讓土地、賠款)。

3.軍事:組建紅軍。蘇維埃政權通過擊敗協約國的武裝幹涉和國內反革命叛亂而得到鞏固。

4.經濟:

(1)城市接管銀行和鐵路,開始由工人監管企業,後來大企業國有化;在農村地區,地主、皇族和寺院的土地被沒收,分配給農民耕種。

(2)戰時* * *資本主義的政策。

(4)歷史意義

1.第壹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沈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

2.激勵和推動了國際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

人類進入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新時期,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第壹階段:列寧時期

(壹)資本主義的戰時* * *政策

1.背景:內憂外患(叛亂、幹涉)

2.內容:

(1)實行余糧收集制度(農民必須按國家規定的數量出售糧食和其他農產品);

(2)將所有大中型企業收歸國有,

(3)取消壹切商品貿易;

(4)所有生活必需品由國家集中分配;

3.評估:

特殊歷史條件的產物(加強國家對經濟的控制)確保了軍事上的勝利。

(2)鞏固了蘇維埃政權。

(3)超過生產力發展水平不是過渡到社會主義的正確途徑。

(2)新經濟政策(1921?1927)

1.背景:經濟困難和政治危機(戰爭使經濟瀕臨崩潰,1921年饑荒,戰時* * *政策的繼續實施加劇了經濟惡化,農民暴動和水手暴動)。

2.內容:

①農業:以糧食稅取代余糧征收制度,稅後余糧歸農民所有;

(2)工業: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廠礦,仍歸國家所有,由國家經營;中小企業和國家暫時不能興辦的企業,允許國內外資本家經營;恢復私人小企業;

③流通:從產品交換到自由貿易;實行按勞分配。

3.特點:

(1)在國家控制經濟命脈的前提下,資本主義會得到壹定程度的恢復和發展;

②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的關系擴大生產。

4.評估:

①工農聯盟得到改善和鞏固,工農業生產恢復到戰前水平,蘇維埃政權進壹步鞏固;

(2)適合當時蘇俄的生產力水平,這是過渡到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

蘇聯成立於1922年。

列寧逝世於1924年。

第二個時期:斯大林時期

(三)高度集權的政治經濟體制

1.背景:

①外部:帝國主義的包圍和封鎖;

②內部:經濟文化落後。

2.流程:

(1)經濟:蘇聯的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

①65438-0925年社會主義工業化總方針,重點發展重工業;

②65438年至0928年,開始有計劃地進行經濟建設。計劃經濟。

③1927?1937實現了農業集體化。

(4)成就:基本實現以重工業為中心的國家工業化(工業總產值1937躍居歐洲第壹、世界第二);實現農業集體化

⑤問題:農業和輕工業落後,最終制約了重工業的發展;產品單調,質量差;消費品供不應求,影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家從農民身上拿走的東西太多,損害了他們的生產積極性。

(2)政治:1936新憲法的頒布,宣布蘇聯為工農社會主義國家,標誌著高度集權的經濟政治體制的形成。

1936憲法的頒布

1.背景:蘇聯社會巨變:實現國家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公有制占絕對主導地位。

②目的:確認法律形式的重大變化。

③內容:a .蘇聯是工農社會主義國家;b .經濟基礎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所有制;c .政治基礎是各級工人代表蘇聯。

④意義:a .標誌著蘇聯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b標誌著斯大林創立的高度集權的經濟政治體制的形成。

3.缺陷和缺點:

(1)經濟管理太死、太嚴,缺乏動力和活力,經濟效益低;

(2)政治集權,缺乏民主,個人獨斷專行,人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受到抑制。

4.評估:

①在戰爭時期和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

(2)後來,它日益阻礙了國民經濟和其他事業的發展。

二戰前後的蘇聯

①第二次世界大戰前

隨著1938年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蘇聯贏得了備戰的時間。也解除了德國發動戰爭時的後顧之憂。

(2)在二戰中,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二戰進壹步擴大。

(1)莫斯科之戰(1941年10月?1942前期的勝利);

1942年初,中、美、英、蘇等26個國家簽署了《聯合國建立反法西斯統壹戰線宣言》。

(3)斯大林格勒戰役(1942年冬?1943年2月):二戰轉折點,蘇軍開始進行戰略反攻。

2.參加重大國際會議

⑴德黑蘭會議;②雅爾塔會議;③波茨坦會議

3.①1945年4月,美蘇軍隊在易北河會師,蘇軍攻占柏林;②1945年8月,蘇聯對日宣戰,圍殲東北日軍。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早期

1.國內: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第壹顆原子彈在1949爆炸。

問題:制度弊端日益明顯;

2.二戰後,在蘇聯的幫助下,12個歐亞國家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20世紀50年代,他領導社會主義國家組成東方集團(南斯拉夫除外)。應對美國的冷戰。

3.雅爾塔體系是在美蘇力量對比的基礎上形成的,美蘇分為兩部分,具體如下:

(1)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②德國和柏林的分治占領。

③控制東方集團;

(4) 1955蘇聯和東歐七國成立華沙條約組織;

⑤1949年,在蘇聯的支持下,德國民主建國;

蘇聯的改革進程(與50年代美蘇爭霸?1991年)

(1)赫魯曉夫經濟改革(蘇聯提出與美國平起平坐,霸權開始。蘇處於守勢)

1.切入:1956蘇聯第20任赫魯曉夫揭露批判斯大林個人崇拜:《秘密報告》。

2.內容:經濟領域

①重點:農業,有壹定成績;

②行業:簡政放權,精簡機構;

3.失敗原因:

①缺乏正確的指導思想;

(2)對原有經濟體系的小修小補;

(3)缺乏實事求是的精神,提出不切實際的口號和目標。

(B)勃列日涅夫的經濟改革(蘇聯的進攻和美國的防禦)

1.內容:經濟領域:

(1)專註:工業,專註重工業。

2.效果:

(1)在執政初期,實業改革取得了壹定的成效;

(2)執政期間,蘇聯軍備力量壯大,成為與美國抗衡的超級大國,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3.失敗原因:

(1)經濟體制沒有實質性突破;

(2)後期個人獨斷作風滋長,政治生活僵化;

(3)中央集權經濟體制活力下降,社會矛盾眾多。

(3)戈爾巴喬夫的政治改革(蘇聯收縮,蘇聯解體?霸權結束了,兩極格局結束了)

1.時間:經濟改革受挫後,從1988開始進行政治改革。

2.內容:

(1)以民主社會主義取代科學社會主義,倡導民主化和開放化;

(2)完全否認蘇聯的歷史。

3.後果:醜化* * *產黨和社會主義的嚴重後果,造成了人們的思想混亂。

1990的局勢動蕩不安:

(1)實行多黨制;(2)經濟下滑;(3)民族沖突爆發,民族分離活動加劇;(4)黨內鬥爭尖銳而公開。

回到資本主義道路?蘇聯的解體

(1)背景:戈爾巴喬夫的政治體制改革偏離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和方向。

(2)流程

1.政權發生質變了嗎?“八·壹九”事件

①原因:直接原因:8月《蘇聯主權與國聯條約》的公布1991;根源:戈爾巴喬夫的政治體制改革導致混亂。

②本質:* *生產黨內權力之爭。

(3)影響:改變了國內政治力量對比;國家政權發生了根本的質變;許多國家已經宣布獨立。

2.獨立國家聯合體成立?明斯克協議簽署

1991 65438+2月8日,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簽署。

3.蘇聯解體?簽署了《阿拉木圖宣言》。

1991 65438+2月22日11國家簽署。“獨立國家聯合體”已擴大到大多數參與國。

(3)影響:

1.兩極格局結束,世界格局開始呈現多極化趨勢;

2.社會主義力量遭受了重大挫折;

如今,俄羅斯已成為推動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的重要力量。

歷史概念也有輕重緩急。

(1)重大歷史概念。壹般來說是指教材的章(或節)名,是教材知識線索的主幹。重大歷史概念有壹章(節)有壹個中心內容,如“西漢興亡”、“太平天國運動”;還有幾個章節綜合了壹個中心內容。比如《唐史》分五章敘述(第14 ~ 18章);還有壹章(節)包含幾個重大事件,這在《世界近代史》(第壹卷)中最為明顯。

(2)關鍵歷史概念。指構成或與重大歷史概念相聯系的概念,壹般指教材的子目錄,也包括壹些重要的歷史人物。比如在“西漢興亡”的概念下,有“漢初休養生息政策”、“文化景觀之治”等壹系列關鍵的歷史概念。將重大歷史概念和關鍵歷史概念結合起來,構建歷史知識的基本線索,是備考的重要內容,應根據歷史概念的內涵和外延要求全面掌握。

(3)壹般歷史觀。是在重點歷史概念下支撐教材重點知識的輔助歷史概念。如太平天國運動中的“永安建制”、“北伐”。這種歷史概念可以根據課本上描述的細節來掌握,但要多思考概念的外延。

(4)次級歷史的概念。指的是散落在教材各處的很多小概念,包括語錄和註釋。中學歷史的概念往往是教材中的歷史專有名詞、名稱或句子。如《耦耕》和《王武劉筆》。這類概念壹般要求史料記載準確,壹句話評價,沒有完整的分析。

理論概念是指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所包含的壹些概念,以及歷史學科所特有的壹些概念。如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階級和國家、民族關系和國際關系。許多概念不得不依賴於他們在政治學中學到的東西。比如內外因原理可以指導對歷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結果(成敗原因)的分析;矛盾特殊性原理可以指導根據歷史條件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歷史事件,而不是空談。然而,與政治學相比,歷史學科的理論概念在理解和運用上有其特殊的要求。

壹、理論概念在歷史學科中的作用在於“指導”而不是實際的“應用”,即理解要深入全面,答題不要求回答概念原則,只要求在概念原則的指導下組織史料。

第二,歷史理論的概念要註意它的“歷史性”。比如“民族關系”這個概念,政治學講的是當代中國的民族關系,對了解和掌握新中國民族關系的發展演變很有幫助。而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民族關系,主要是指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逐漸融合、發展、形成的歷史,其中民族之間的友好交往是古代民族關系的主流。明清時期,新增加了西方殖民侵略與中華民族的矛盾。近代中國的民族關系首先是帝國主義對外侵略與中華民族的關系,其次是中華民族內部的關系。近代中國的民族關系圍繞著兩個主題:救亡圖存和實現現代化,其核心內容是愛國主義。世界歷史上的民族關系首先表現在西方資本主義列強把亞非拉逐步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過程,以及由此引發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運動。其次,有大國踐踏弱國和民族的權利,比如維也納體系對歐洲領土的任意分割,以及由此引發的民族運動。

掌握理論概念需要,壹是理解原理,二是基於和運用掌握的原理分析歷史事物和歷史現象,三是基於原理得出壹些歷史認識。如1993高考第52題,根據對帝國主義破壞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史實的分析,要求考生得出這樣的理性認識:要取得近代中國革命鬥爭的勝利,不僅要推翻國內反動統治階級,同時還要推翻帝國主義侵略勢力。

  • 上一篇:分期還款協議
  • 下一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