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安全生產經驗100字——我廠安全生產十周年,作為壹個從建廠開始就參與和見證了xx水電廠發展的老同誌,真的很開心,也很有感觸。
記得我們廠有壹年發生了三起事故,廠領導去省局開會,坐在最後壹排,但還是被局領導叫起來批評。其實當時廠領導整天組織工人圍著三個單位轉,深夜還要開會學習,非常辛苦。出了三次事故,員工的獎金壹年扣了三次,但局領導還是說xx水電廠的獎金發多了。當時工人們人心不穩,要求調職的報道此起彼伏。這說明企業和員工不做好安全生產工作是很難的。
現在,我廠安全生產十周年,確實喜人。我覺得以下幾個方面特別有意思:
壹、廠領導高度重視,認識到位,落實責任。
廠領導要求全廠職工牢固樹立“安全至上”的意識,提高對安全關系到法律和人命的認識,真正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使全廠職工從上到下強化“安全第壹”的意識,在行動上強化“我會安全”的知識和“遵章守紀”的行為。我廠認真執行兩項制度和各級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各項標準落實到位。修訂和完善技術標準和安全法規。有關部門可及時組織對變更後的設備的運行維護規程、維修規程、圖紙和臺帳進行修訂,並及時發放到相關人員。大力推進相關規章制度的網絡化、電子化,使相關部門和領導能夠及時審批修訂後的規章制度,並盡快在網上公布。
加強對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強化責任追究,確保各項制度落實到位。缺陷管理、安全日活動、班前會、運行前和運行中危險點的分析和預控全過程均采用微機閉環管理。對安全工作記錄系統進行升級,顯示記錄的實時時間,且不可修改,從而實現記錄內容的實時化,進行安全生產的日常工作。根據設備維護規程定期完成的工作納入部門月度工作計劃,實現閉環控制。
二是深入開展安全文化建設
組織員工回憶自己經歷過的壹次不安全現象,編成《安全生產奇遇記》壹書;編制發放生產專業技術題庫、學習規程反違章圖集、員工手冊等。開展了“我為親人的安全講壹句好話”活動,用親人的安全的話語鼓勵和告訴員工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在網上發布《警鐘——歷史上的今天》,介紹歷史上那壹天發生在電力系統和我廠的事故案例,不斷用歷史上血的教訓警醒員工,取得顯著成效。
加強體育安全文化建設。配齊員工個人勞動防護用品,完善安全防護設施和生產設備標準化,努力實現生產現場安全設施的標準化統壹管理;粉刷後在辦公樓兩側和進廠道路上貼壹些通俗易懂的安全文化字樣,起到提醒操作人員遵章守紀,珍愛生命,不忘安全的作用。利用通訊技術,以短信的形式向每壹位員工發送安全警示。
認真開展安全月活動,提高了遵章守紀的意識和愛崗敬業的企業精神,消除了安全工作的死角,創造了良好的“安全生產秩序”。認真研究華電集團公司和福建公司發布的事故報告和快報,舉壹反三,對照檢查。真正舉壹反三,及時整改。高度重視交通安全。
開展“安全生產合理化建議”活動。組織員工代表對現場安全生產進行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匯總上報廠部,並監督相關部門及時整改。組織消防培訓和應急消防救援演練。落實存在問題的整改工作。
第三,嚴格作風,推行5s管理
廠領導註重細節,加強生產現場的規範化管理。樹立細節決定成敗的理念。通過5s管理的實施,提高了個人素養,改善了企業的生產和工作環境,提高了文件、資料、檔案的管理,形成了現場整潔有序、員工遵章守紀、工作標準規範的良好局面,從而加強了生產現場管理的規範化。
完善事故應急預案。根據季節特點和新設備、新技術應用的實際情況,組織運維人員進行防汛演練和重大設備事故演練,對演練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補充完善。對廠區安全警示牌、設備銘牌進行了補充完善,對全廠欄桿高度進行了普查,對不符合安全設施標準的進行了全面整改。
第四,努力提高設備的健康水平
舊設備的大規模技術改造和更新。通過對設備的全過程管理,不斷提高設備生產運行的技術指標。如:定期測量設備溫度,跟蹤分析個別熱點;為了使運行檢查設備更加細致到位,引進了微機檢查系統,增加了設備檢查點,加強了設備的維護和技改管理。加強缺陷管理,加強設備檢查,查隱患、堵漏洞,最大限度地發現設備缺陷,把缺陷消滅在萌芽狀態。加強技術監督管理,提高技術監督能力。執行現場操作程序的標準化。
五、提高員工素質,以人為本。
開發了xx水庫洪水調度仿真培訓系統,提高了水庫調度人員的專業技能。購買心肺復蘇模擬機的培訓模型,進行全廠範圍的培訓和考核,確保每個人都能通過考試。組織技能知識抽樣測驗。陳主任對考試調整高度重視,親自到考場指導監考。起到以考促學,提高員工技術技能,促進安全生產的作用。做好新裝備改造專項培訓。使生產人員及時掌握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的知識,保證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確保安全生產,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積極開展群眾性技術競賽活動。
當然,還有其他生產安全的原因。先進的設備為安全生產提供了物質基礎。通過努力,我廠已經成為壹個可持續發展後勁很強的資源型企業。現在我廠安全生產十周年,為今後的生產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隨著設備老化和技術改造,新的問題又會出現,需要我們繼續努力解決新的矛盾。
工廠安全生產經驗100字2安全生產是企業做好各項工作的重要保證,安全管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企業的利益和發展。車間作為企業的生產單元,在企業整個安全管理體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壹方面,既是安全管理的執行者,又是領導者;另壹方面,既是本部門、本單位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的參與者,又是監督者。作為承上啟下的部門,其作用是直接關系到本部門安全管理的晴雨表。下面就如何發揮車間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談談自己的看法。
第壹,車間是搭建安全生產的平臺。
車間要建立完整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網絡,實現從“我要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轉變。生產中必須遵循“誰主管、誰負責”和“生產必須安全”的原則,做到分級管理、層層負責、層層落實,形成* * *管理新格局,實現全時段、全過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機制,做到“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等違章作業。為了實現這壹目標,我們必須建立壹個安全管理系統網絡來保證它。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不管是老生常談還是“婆婆嘴”,車間必須實行“壹把手”負責制,車間、班組、個人層層落實責任制,讓生產過程中的每壹個環節、每壹個動作都有負責人、管理者,都有監工、檢查員,盡可能把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同時雙管齊下,建立以設備、安全、企業管理為主體的消防、設備、動能、衛生、環保等組織,使整個生產車間管理網絡從點到面形成平臺和清晰的管理體系,使管理者總能在第壹時間發現和解決問題,起到“防患於未然”的效果。日常現場檢查,現場整改,生產再忙,安全檢查也絕不走過場。這種檢查表面上是例行公事,但立竿見影。檢查中發現潛在的隱患,(如成品或半成品堆放混亂,掛鉤和吊具損壞,焊接手柄線潮濕和斷裂,勞保用品穿戴不正確等。),可以及時糾正,有效防止事故發生。利用獎罰機制與車間互保制度相結合的管理方法,讓員工知道安全不是壹個人的事,它關系到班組和車間的利益,有效自發地督促車間員工互相監督、互相提醒,進壹步做到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安全防範工作。
二是鞏固安全生產平臺。
車間應根據國家和行業的方針政策及自身特點,正確理解和運用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眾所周知,“千裏之堤潰於蟻穴,成敗決定細節”,量變和質變之間沒有差距。“千層臺始於地基土;折疊臂的木材開始於壹毫的結尾;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安全工作,會發現壹個大事故的背後,是十個小事故,壹百個隱患,壹千個未遂事故。所以在安全管理上,從管理人員到普通員工,都要制定詳細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讓他們明白自己能做什麽,不能做什麽,必須遵守什麽,不能違反什麽,明確自己的責任;同時要針對生產繁忙、設備老化、環境變化、管理不嚴帶來的客觀因素。物的不安全狀態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建立完備的設備維修保養體系是預防事故的重要途徑。要求員工像軍人壹樣管好自己的槍,醫生要管好聽診器。愛護設備,及時發現設備故障和隱患,使機械事故消失。建立安全生產獎懲制度,年終考核。根據公司下達給車間的安全考核指標,分解出具體的基數,實行“人人負重,人人有指標”的方法。與車間、班組簽訂安全責任書,月末、年末進行考核。對安全做得好的車間、班組、個人進行獎勵,否則進行處罰,使獎懲分明,使規章制度成為“高壓線”。
第三,在夯實安全管理基礎的同時,管理也是促進安全生產的重要手段。
管理不是請客吃飯,也不是紅頭文件。管理作為壹個車間,可以分為管理和經營兩部分。管理是監督和懲罰,管理是制定程序,理順關系。在工作中,是重管理還是重理智,要以員工的素質為標準。在生產中,要根據部門的具體情況,對生產全過程進行跟蹤、預測和控制,從班前會、安全例會、生產會、車間晨會上講措施、講制度、講規範,做到每天、每小時、每個環節、每個崗位、每個角落都保證安全生產。為了搞好安全管理,必須從均衡生產的角度進行科學安排和合理調度。科學統計表明,大部分安全事故都發生在人疲勞的時候,生產異常繁忙的時候,加班是必然的。科學合理地安排生產對促進安全生產至關重要。因此,必須提前分解生產計劃,未雨綢繆,盡可能提高質量,完成任務後少加班或不加班,使員工的疲勞在戰後得到有效恢復,在“壹松”中感受“文武之道”,始終保持飽滿的工作狀態。同時,在生產緊張時,開展“高高興興上班,平平安安回家”的勞動保護監察活動,將安全管理的觸角延伸到每壹位員工。
四、“以人為本”的人性化管理是安全管理的核心。
作為壹個生產實體,車間的運行過程實際上就是人與人交流的過程,所以“安全第壹,預防為主”強調人要重視安全工作,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安全工作的目的是預防和減少事故,保護員工的健康和安全以及企業的財產,促進企業的發展。作為壹種活躍而不穩定的動物,只要生產者不得不動,人類的活動就會有危險,所以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在於人的不安全行為。
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應確立“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這絕不是作秀,更不是做作。在安全管理中,人的生命應該永遠放在第壹位。在工作中,我們非常重視對員工狀態和情緒的掌握。如果發現員工有壹些心理異常,要及時疏導和溝通。在實踐中,我們發現人的不安全行為是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人的不良心理是不安全行為的根本原因。正確引導並不斷提高員工的自我價值和自我保護意識,是實現“我要安全”到“我要安全”的重要手段。為他們著想,時刻關心和愛護員工。這種互相關懷的人性化管理,可以“潤物細無聲”,變強制行為為事後反思和事前期待;變理論訓練為實際操作技能和自我保護能力的訓練;變緊的時候,往往是堅持不懈的;將靜態應付改為動態標準。
五、“警鐘長鳴”是安全教育的必須。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常說態度決定壹切,高度重視安全檢查自然是勞動保護的基礎。當然,這個想法是否到位主要取決於員工對安全意識的了解程度。這就要求車間領導通過各種有效的形式,如黑板報、班前會、生產會、安全例會、幻燈片、真實事故案例等形式,在員工中宣傳黨和國家的政策、法律法規、企業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宣傳安全生產的重要性,講解安全與生產的辯證關系,組織員工對已發生的事故案例進行分析,“認清身邊的事故,警示自己,讓真實的案例說話,讓血淋淋的事實說話,用傷亡的悲劇擦亮自己的眼睛,不斷提高全體員工的安全意識,引導公司員工從“我會安全”轉變為發自內心的“我會安全”。這種發自內心的創造力將產生巨大的能量,並將有效地將車間的安全工作提升到壹個更高的水平。能夠在超負荷生產中保持良好的安全狀態,與我們不知疲倦的“嘴皮子”和“嘮叨”有很大關系。
安全工作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安全管理是老生常談的故事,安全生產依然是沒有休止符的散文詩。作為生產車間,安全工作永遠充滿挑戰和探索,絕不會有絲毫的懈怠和麻痹。雖然安全管理在工作中就像壹個刮擦方程式,但在現實中,方法總是比困難多。只要我們把安全工作作為員工的幸福工程、企業的效益工程、工廠的形象工程,始終把“安全為了我,安全為了壹個幸福的家庭”放在核心位置,就壹定能夠探索出新時期生產車間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和模式。
工廠安全生產經驗100字三次短暫的安全培訓即將結束。作為公司的壹員,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也深有感觸。對自己的責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知。
首先,要加強安全生產管理:
壹要牢固樹立“安全第壹,預防為主”的思想,這是安全生產的工作原則,是長期安全生產經驗的總結。我們必須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必須把“安全第壹,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提高到講政治、促發展、保穩定的高度,深刻認識到抓安全就是抓發展,抓安全就是抓穩定,抓安全就是保護生產力。正確處理安全與生產、安全與管理、安全與效益的關系。在正常的生產組織過程中,必須遵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制度,改善安全生產條件,確保安全生產。
二要加大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力度,防止各類事故的發生。安全生產預防工作必須經常化,堅持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搞好安全事故隱患排查,積極鼓勵員工幫助查找和發現事故隱患,認真落實安全生產檢查工作。安全檢查是落實責任、規範管理行為、發現事故隱患、促進隱患整改、減少“三違”的有效手段。通過制度化、規範化、專業化的安全檢查和隱患整改,積極有效地消除生產現場存在的各類隱患。
三是加強宣傳、培訓和教育,嚴格執行三級安全教育,確保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熟悉相關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合格人員不得上崗作業。培訓教育是提高從業人員安全素質、杜絕“三違”的有效途徑。以三級安全教育為基礎,從安全生產方針、安全法律法規、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安全防範技能和意識等方面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工作。,從而全面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有效減少甚至杜絕事故的發生。
其次,要做好消防安全。壹是加強消防安全工作管理,定期組織消防安全檢查,排查整改消防安全隱患,將消防安全工作與生產經營管理有效結合,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進行;二是宣傳教育要到位。通過消防安全知識培訓和消防演練,提高員工的消防安全意識,提高火災發生時的救援和自救能力。三是制度和措施要落實到位,根據消防相關法律法規,結合分廠實際情況,制定壹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並嚴格執行,確保消防安全工作正常有序開展。四是消防器材要配備到位,配備足夠數量的消防器材並定期檢查維護,過期器材發生事故要及時更換,為消防安全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硬件保障。
安全是企業永恒的話題。“安全必須是生產和生產的安全”。安全生產關系到企業的穩定和員工的生命安全。這項工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只有堅持不懈地消除隱患,防患於未然,才能保持安全生產良好局面的長治久安。
工廠安全生產經驗100字四安全生產是企業永恒的主題,安全文化已經成為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企業安全文化是全體員工在安全生產實踐中以安全管理、安全生產、安全宣傳教育等形式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價值觀、管理風格、管理原則、企業精神、職業理念和安全目標的總和。推進安全文化建設,促進企業安全生產,已成為當前煤炭企業的主要任務。本文對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方法和途徑進行了探討。
第壹,形成新的安全文化觀
如何形成全新的安全文化理念,並使之深入人心,應註意以下幾個方面:壹是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堅持以人為本,創建安全文化,是全面貫徹“安全第壹,預防為主”方針的新舉措,也是企業保障員工人身安全和健康的新探索。以人為本的安全生產管理,是指在企業生產過程中,把員工的生命放在壹切工作的首位,貫穿“以人為本”、“珍愛生命”、“保護環境”的理念,真正維護員工的利益,以員工的滿意、盈利、健康、穩定為標準,形成社會效益、企業利益和個人權益的雙贏,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所以企業首先要把員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壹位,在員工的人身安全與企業的生產、經濟利益發生沖突時,無條件服從人的生命。二是樹立安全是企業最大效益的理念。煤礦只有實現安全,才能保證企業穩定的生產秩序。沒有可靠的安全作為屏障,企業的生產、經營、改革和發展就無法正常進行。安全是生產的前提,安全事故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因此,我們應該深刻認識到,安全生產是企業的最大效益。三是形成安全工作人人有責的理念。安全不僅是企業的重要工作,也是每個員工的事。企業對安全工作和員工生活的關註,不僅強調生命物質存在的價值,而且關註和關愛員工,不僅保證員工的生命安全,而且從情感和精神上關愛員工,使員工獲得精神上的安慰和滿足,為員工提供本質安全的環境,充分體現“以人為本、人權、人性、人情”的核心理念。企業的每壹位員工也要充分認識到“安全至上,生命至上”的意義,不斷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識,實現自我管理,保證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實現家庭幸福和企業的共同發展。
第二,創建有效的安全文化機制
有效的安全文化機制是安全文化建設順利進行的保證。主要打造以下機制:壹是打造安全學習機制。要讓安全文化的理念深入人心,就要有科學的學習機制,建立學習型組織。在安全學習和安全教育的方式上,要多管齊下,強化效果。在安全學習和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內容上,要豐富多彩,推陳出新,使安全學習和安全教育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強,讓員工在參與活動中受到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強化安全意識。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習和宣傳教育,逐步形成“人人講安全、事事講安全、始終講安全”的氛圍,使廣大職工逐步實現從“我要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飛躍,進壹步升華到“我會安全”的境界。二是創建安全管理機制。認真整合和完善各類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增強科學性、嚴密性和可操作性,是搞好安全生產和創建安全文化的前提。要編織黨政工團管* * *、工會管網絡、* * *桌團管崗位、紀委管黨員安全聯保互保、女職工家屬管的科學管理網絡。職能部門和班組要層層落實安全責任制,加強現場管理,確保各項規程、措施、規章制度和安全生產落到實處,領導幹部堅持現場有人值守,確保安全,加大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力度,堅決反對“三是創建安全培訓機制。要把安全培訓納入企業安全生產和企業發展的總體布局,統壹規劃,同步推進,以培訓機構、師資、安全教材為重點,推進安全培訓標準化,建立安全培訓責任制,探索安全培訓新機制,把安全培訓和技能培訓結合起來,提高職工整體文化素質,努力實現安全培訓的科學化、人性化、多樣化,增強安全培訓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