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公安部的四條底線

公安部的四條底線

維護司法權威,司法公正是基礎,司法為民是核心,司法良心是動力,司法形象是保障。為捍衛司法權威,提升司法公信,人民法院必須守住法律、道德、廉潔、為民這“四條底線”。

守住法律底線,維護司法公正。正義是司法權威的基礎。因此,守法和公正司法應該融入法官的血液,成為他們的自覺行動。壹是“融於內心”,樹立起堅定的尊法理念、強烈的守法精神和勇於保護法律的品格。我們應該視法律為至高無上的唯壹老板,以事實為依據判斷是非,懲惡揚善,不向任何權力妥協。二是“實踐於行動”,按程序審理案件,依法定案。要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獨立審判,排除幹擾,確保程序公正。要保持高度的司法理性,千方百計查清案件事實,作出公正判決,保障實體公正。三是“堅持制度”,做好內外監督機制。對內,要加強審判管理,優化審判工作機制,實現各節點有效監督。對外,要完善接受人大、政協和檢察機關監督的機制,推進“陽光司法”,全面拓寬群眾監督渠道。

守住道德底線,維護司法良心。道德是司法公正的人性基礎,法官的職業良知是人文關懷和司法責任的內在體現。守住職業道德底線,就是捍衛司法良心,維護法治尊嚴。第壹,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教育法官司法權力來自人民,必須為人民所用,充分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二是培養強烈的職業良知。要努力對法官進行“三個知道”的教育,即對黨和人民感恩,對工作負責,對自己誠實。三是恪守職業道德。要培養法官高度的職業榮譽感、社會責任感和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不斷錘煉法官的職業道德意誌,提高法官“不為私欲所動、不為人情所擾”的毅力和能力。要把職業道德的要求融入行業內外的各個環節,做到全方位制約、全流程覆蓋。

守住廉潔底線,維護司法形象。“公共衛生是光明的,誠信是信譽”。只有清正廉潔,才能樹立法官公平正義的形象,讓人們對司法產生敬畏和尊重。壹是構建廉政網絡。抓預防,整章組織,實現制度對人、案、事的管理;註重教育,正反兩方面結合,鼓勵幹警弘揚正氣,警示幹警引以為鑒;抓文化,發揮各種文化載體的影響和引導,督促幹警形成廉潔意識。二是狠抓作風建設。著力解決領導幹部脫離群眾的官僚主義、官僚主義作風,審判不規範,不遵守司法禮儀,對當事人態度粗暴,工作效率不高,組織紀律不嚴的問題。三是加大查處力度。“嚴”字當頭,對違法違紀行為實行“零容忍”。同時,拓寬信息渠道,通過暗訪、案後回訪、信訪原因調查、電話查詢、發送協查函等多種方式了解線索,全面掌握警方辦案動態。

守住為民底線,維護正義宗旨。司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特征和根本要求,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對司法的認同、信任和滿意程度。首先是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保護訴訟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為其提供便捷高效的司法救濟,始終是壹項神聖的職責。註重服務細節,防止差錯,做到“辦好每壹個案件,開好每壹個法庭,接待好每壹個當事人,寫好每壹份法律文書,化解好每壹個矛盾糾紛”。二是完善惠民政策。推進便民措施,如積極探索預約立案、網上立案等方式,推行“實地審理”、“假日法庭”等訴訟模式。創新服務方式,做好審外服務,如深入企業和基層單位開展法制宣傳,提供法律服務。第三是宣揚人民的優點。要踐行“三功”:踐行法學理論功德,創新學習方法,推進學習型法院建設;練習控審技能,通過觀摩庭審、老法官講課等活動,提高控審能力和技能;實踐化解矛盾工作,及時發現、總結、推廣化解矛盾的好經驗好做法,構建和諧警民關系。

  • 上一篇:項目進度承諾書
  • 下一篇:公司運營合作協議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