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公基與線路測試中的常識。

公基與線路測試中的常識。

1.公基和行測包括什麽?

《公共事務基礎知識》內容:國家法律法規、政治經濟理論、時事政治政策、公共事務管理等基礎知識及綜合寫作。

行測是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共* * *科目之壹,都是客觀題。考試時限120分鐘,滿分100。從近兩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的內容來看,總題數為135,其中常識20,言語理解40,數量關系15,判斷推理40,數據分析20。

中公教育專家認為,這種考試形式已經基本穩定,處於有章可循的狀態。下面,中公教育專家對行測進行詳細介紹,幫助考生更好的了解行測,有針對性的復習。

1.考生必須攜帶的考試文具包括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2B鉛筆和橡皮。考生必須用2B鉛筆在指定位置填寫準考證號,並在答題卡上作答。

在試卷上或其他位置作答無效。二、調查內容主要測量與公務員職業密切相關、適合采用客觀紙筆測驗方式考查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與推理、數據分析和常識判斷。

言語理解和表達主要衡量考生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維和交流的能力,快速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書面材料的內涵,包括根據材料尋找主要信息和重要細節;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單詞和句子的含義;概括閱讀材料的中心和主題;判斷新形成的句子是否與閱讀材料的原意壹致;根據上下文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隱含的信息;判斷作者的態度、意圖、傾向和目的;用詞準確恰當等。常見的題型有:閱讀理解、邏輯填空、句子表達等。

數量關系主要考察考生對事物之間數量關系的理解和把握以及解決數量關系問題的能力,主要涉及對數據關系的分析、推理、判斷和運算。常見問題有:數值推理、數學運算等。

判斷推理主要考查考生對各種事物的分析和推理能力,涉及對圖形、詞語概念、事物關系、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較、組合、演繹和歸納。常見的題型有: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判斷等。

數據分析主要衡量考生對各種形式的文字、圖表等數據的綜合理解和處理能力,通常由統計圖、圖表和文字材料組成。常識判斷主要衡量考生應具備的基本知識和運用這些知識進行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重點考察對國情社情的認識和綜合管理的基本素質,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三、題型介紹1、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考查考生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維和交流的能力,快速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書面材料的內涵,包括根據材料尋找主要信息和重要細節;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單詞和句子的含義;概括閱讀材料的中心和主題;判斷新形成的句子是否與閱讀材料的原意壹致;根據上下文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隱含的信息;判斷作者的態度、意圖、傾向和目的;用詞準確恰當等。常見的題型有:閱讀理解、邏輯填空、句子表達等。

每道題都給出壹段語言,要求考生根據自己對這壹段的理解或對語言的了解,選擇最合適的答案。例句:古代每次發生戰爭,工匠都會成為戰爭雙方爭奪的對象。這是因為工匠掌握了傳統社會最重要的技術,他們代表了當時最先進的社會生產力。

如今,雖然現代科技已經取代了手工技藝,成為當今時代最強大的生產力,但傳統工藝可以借助現代科技進行升級,繼續為大眾服務。這段話意在說明:a .與現代科技聯姻是發展傳統工藝的有效途徑。b .任何時候,社會發展的第壹要素都是社會生產力。c .現代科技的進步對傳統手工藝產生了深遠的影響。d .現代科學技術可以解決制約生產的傳統技術問題。

從文章最後壹句“傳統工藝借助“現代科技”得到了“提升”,可以看出,與現代科技聯姻可以讓傳統工藝得到發展。所以選項a符合題意。)

2.數量關系主要考察考生對事物之間數量關系的理解和把握以及解決數量關系問題的能力,主要涉及對數據關系的分析、推理、判斷和運算。常見問題有:數值推理、數學運算等。

第壹種題型:數值推理。每個問題都給了壹個系列,但是少了壹個。要求考生仔細觀察這個數列中數字之間的關系,找出排列規律,然後從四個備選答案中選擇最恰當合理的壹個來填空,使之符合原數列的排列規律。

例:1 248 16()a . 16b . 24c . 32d . 36(答案:c .原數列是壹個幾何級數,後壹個是前壹個的兩倍,所以正確答案是c。)

第二種題型:數學運算。每道題都給出壹個算術公式或壹段表達數量關系的文字。要求考生熟練運用加減乘除等基本算術規則,運用其他基本數學知識準確、快速地計算或推導出結果。

例:某地勞動部門租用A、B兩間教室,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兩個教室都是五排座位,A教室10人,B教室9人。

兩個教室當月舉辦此培訓27次,每次培訓座無虛席,當月1290人次。A教室這個月舉辦了多少次這樣的培訓?a . 8b . 10c . 12d . 15(答案:d。

根據題意,A教室每次培訓能坐50人,B教室每次培訓能坐45人。由此可以計算出A教室舉辦的培訓次數為15次。)

3.判斷推理主要衡量考生對各種事物之間關系的分析和推理能力,涉及圖形和文字的輪廓。

2.公眾基礎知識與測試。

事業單位基礎知識主要考察法律法規、哲學、政治、歷史等方面的知識儲備,內容復雜,重在記憶。

公務員行政能力測試(簡稱行測)主要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包括單詞填空和片段閱讀)、判斷與推理(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和演繹推理)、數量關系(數值推理和數學運算)、數據分析和常識判斷(法律、政治、經濟、管理、人文歷史、科技、公文常識)五個部分。公務員考試的常識部分和事業單位的基礎知識差不多,但是從題量上來說,公務員常識只是整個考試的壹小部分,大概20-25題,而事業單位的考試,作為壹個整體科目,大概有100-120題。

申論主要考察寫作能力。申請考試,會給妳壹篇長文,根據文章內容回答4-5個問題。

通常最後壹道題是讓妳寫壹篇大作文。

3.事業單位基礎知識和行測有什麽區別?

不同的是,中公教育基礎知識主要是選擇題和判斷題,考試內容涉及法律、政治、文化、常識等方面,有點類似行測中的常識判斷,但又不同於常識判斷,比常識判斷更深更廣。

事業單位考試科目通常涉及以下幾類:

公共事務的基本知識

事業單位基礎知識是事業單位招聘中出現的考察考生綜合知識的壹門學科誌道。其主要目的是測試考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考察內容包括政治、經濟、法律、管理、人文、科技等。從範圍上看,知識面廣;從深度上看,調查難度不大。從地區來看,各省市的考試內容略有不同,但政法占比較大。點擊查看更多:事業單位基礎知識。

線測驗

在事業單位考試中,行政職業能力測試的內容涵蓋數量關系、言語理解與權利表達、判斷推理、數據分析、常識判斷等。,有的省份還包括寫作題目。這些題目重點考查考生對數量關系的理解和計算能力、對語言文字的綜合分析能力、邏輯判斷和推理能力、運用基礎知識的分析判斷能力、運用基礎知識的分析判斷能力、寫作能力等。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對妳有幫助。

  • 上一篇:個人警務實戰訓練總結
  • 下一篇:2011浙江文言文高考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