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100多年前的秦兵馬俑故事

100多年前的秦兵馬俑故事

從兵馬俑坑出土兵器的刻年數來看,兵馬俑坑建於秦始皇統壹中國前後。秦始皇憑借“揮劍破浮雲”和“粗駕群雄”的本領,滅六國,統壹天下。兵馬俑體現了秦朝的氣勢,讓馬莊更加強大。秦始皇死後,秦二世胡亥繼位,繼續大修阿房宮和赤島。稅徭役比以前重了,導致了農民起義。在這種形式中,第三個坑在中間被切斷,第四個坑在兵馬俑放進去之前被匆忙填滿。發掘中發現有火燒痕跡,可能與楚王霸入關燒毀阿房宮有關。

《三輔故事》記載楚霸王項羽入關後曾帶三十萬人搶劫秦陵。在他們的挖掘過程中,壹只金鵝突然從墓中飛出來,這只神奇的飛鵝壹直往南飛。過了幾百年,三國時期(保定元年),有壹個在日本南部做太守的官員,名叫張善。有壹天,有人送他壹只金鵝,他立刻從金鵝上的字判斷出這是始皇陵的。這個神奇的傳說有什麽歷史依據嗎?近年來,有學者寫道:“這雖然是壹個傳奇故事,但說明秦陵的文物已經流失到了國外,遠至南方的雲南。至於金鵝制作精美,不僅漂亮,還會飛,也是可以的。因為在春秋時期,著名的工匠魯班已經能造出木鵝,在天空中飛翔,直飛宋國的城市。幾百年後,秦國的工匠能做出會飛的金鵝,這是可信的。”(吳伯倫張《秦始皇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3月)那麽,這個傳奇故事到底可信不可信呢?

在中國這個歷史上不太重視科技的國家,如果能在2200多年前造出飛天金雁,那將是中國科技史和世界科技史上罕見的奇跡。不過金屬飛鵝的可靠性確實讓國人捏了壹把汗。如果妳仔細推敲,就會立刻看出這個傳說的破綻。想象壹個金屬物體在空中飛行,並不是放風箏和輕氣球那麽簡單。由於重量輕,後者可以借助自然風在空中飛行。但對於壹個金屬物體來說,如果僅僅依靠自然風力而沒有機械動力,恐怕連起飛這個基本問題都解決不了。中國如何解決2200年前金屬物體的飛行動力學問題?進壹步分析,假設秦朝有制造會飛的金雁的能力,那麽金雁被埋在地宮後就會自動飛起來,在地宮裏已經飛了近1000個日日夜夜。當項羽打開地宮墓時,飛天金雁順著地宮墓順利飛出地面,然後飛向遙遠的南方,越過秦陵南側數千米高的山峰。如果這段軼事不是八卦文人編造的,那麽金燕的控制和指揮系統可能遠遠落後於今天的計算機。因此,我們可以肯定地說,秦墓中不存在金屬飛雁的傳說,具有現代科技意識的中國人應該不會相信這個傳說。

《金燕傳奇》的辨偽問題應該到此為止了。但是,再進壹步,這個古代文人編造的傳奇故事,在歷史文獻中有沒有蹤跡?據漢代有關文獻記載,司馬遷和班固的記述中有壹句話叫“金是會飛的鵝”。顯然,兩位史家在墓中記載了黃金制成的“會飛的鵝”,古代文人很可能是浪漫化了“創造”了雁行傳說的故事。

陵墓為什麽選在驪山?

在戰國時期,壹些君主墓地往往是用圖形設計建造的。秦始皇陵的修建也要有規劃,先選好墓地再繪圖。我們知道秦始皇是在都城鹹陽執政的。墓地為什麽選在離鹹陽很遠的驪山?

北魏《水鏡註》的作者李道元首先通過查閱相關古籍對這壹問題進行了闡述。他說:“秦始皇勵精圖治,重葬,在嶸嶸山上建了壹個葬地,壹個藍田,其陰富金,其陽富美玉。起初皇帝貪其美名,故葬之(《水經註·渭水》)。這個理論在學術界流傳了壹千多年,被認為是最早也是最權威的觀點。從表面上看,朱的解釋似乎是合理的,但秦始皇作為壹個13歲的孩子能否知道藍田的美元和珠寶仍是壹個問題。即使我知道,恐怕陵墓的位置也不會按照壹個名存實亡的國王的個人意誌來決定。所以這個問題似乎應該從當時的禮制和陵墓的設計意圖等方面來回答。

首先,陵墓位置的確立與秦國前幾代君王的墓葬位置不無關系。秦始皇的祖先和皇太後的墓地葬在臨漳縣以西的芷陽,秦始皇的陵墓選在芷陽以東的驪山,是由當時的禮制決定的,因為古代帝王的陵墓往往是按照生前的長幼排列的。《禮記》、《爾雅》等書中的記載。“南、北、西最好”。“西南角叫這個奧林匹克,也是受人尊敬的。”東漢《論衡》壹書記載得更清楚:“夫在西,長者之地,尊者之位也。尊者在西,卑者在東...丈夫的墳墓被死者隱藏;田,什麽人吃什麽;房子,人住的地方,三者在人,宜等宜等。”就連芷陽的宣皇後也希望自己的墓能葬在丈夫和兒子之間,也就是“西看我丈夫,東看我兒子”,這似乎也是基於老人住西,晚輩住東的原則。秦始皇的祖先已經證實,有國王趙翔,國王莊襄王和皇後宣埋葬在芷陽。由於先人的墳墓都葬在臨漳縣的西邊,所以秦始皇作為晚輩,只能葬在芝陽的東邊。把陵墓設在芝陽以西,顯然是違背傳統禮儀的。可見,秦始皇陵選在驪山腳下,完全符合生活在東方的年輕壹代的禮儀。

其次,陵墓位置的選擇也與當時“依山建陵”的觀念有關。大約從春秋時期開始,各諸侯國的諸侯相繼興起了“依山建墓”的風氣。許多君主的陵墓或背山面水,或面向視野開闊的平原,甚至有些君主的陵墓幹脆建在山頂上,以顯示其崇高的地位和皇權的威嚴。春秋時期的秦墓地也是受這種觀念影響,有的葬在西山,有的葬在靈山附近。戰國時期,秦陵園仍然繼承了“依山建陵”的模式,秦始皇墓就建在驪山壹側,完全符合“依山建陵”的傳統觀念。它背靠驪山,面向渭河,這個地區有壹個美麗的自然環境。整個驪山只有臨潼縣到馬額段海拔高,山巒起伏,山巒重疊。從渭河北岸遠眺,這條山脈左右對稱,像壹個巨大的屏風立在第壹座帝王陵墓的後面,站在陵墓的頂端向南望去。這條山脈呈弧形,陵墓被驪山峰巒環繞,與整個驪山融為壹體。

總之,秦始皇陵不僅符合生活在東方的年輕壹代的禮儀制度,而且體現了“依山建陵”的傳統觀念。

秦始皇陵位於喬林縣城東5公裏,距Xi約37公裏,南有驪山,北有渭水。座位為什麽選在這裏?有人認為這與古代迷信風水寶地分不開。近年來,根據衛星拍攝的圖片,地質學家可以看到,從焦山到華山好像是壹條龍,而秦始皇陵就在龍頭眼的位置。眾所周知,自古以來就有“畫龍點睛”的說法。究竟是古人有“預見”的能力,還是今人對會議的依戀太重,不得而知。

秦始皇陵近似方形,頂部平坦,腰略呈階梯狀。高76米,東西長345米,南北寬350米,占地面積120750平方米。

據初步調查,墓地分為內城和外城兩部分。內城呈正方形,周長約3000米。北墻上有兩扇門,東、西、南墻上分別有1扇門。外城呈長方形,周長6200多米,每個角上都有門牌地址。內外城之間有馬葬坑、珍禽異獸坑、陶鬥坑;陵外有馬廄、殉葬坑、囚坑、修墓人員墓等400余座,面積56.25平方公裏。陵墓地宮的中央是放置秦始皇棺槨的地方。

從1974開始,在墓地以東1.5公裏處發現了三個埋葬兵馬俑的坑,成品呈之字形排列,面積20000多平方米,出土了8000個陶桶、100輛戰車和上萬件實物兵器。其中,約6000件白濤和馬濤像真馬壹樣大,埋在壹號坑中。二號坑有1300多個陶桶和馬匹,89輛戰車。三號坑有68個勇士桶,1戰車,4個馬濤。

1980年,墓地西側出土大型青銅車馬。高車和車安這組彩繪青銅車馬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大、最華麗、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青銅車馬,被譽為“青銅之冠”。

除了墓葬坑,秦始皇陵還發現了壹個石頭加工廠的網站。建築遺跡有門砧、柱基、瓦、脊、瓦、石水道、陶水道等。

秦始皇陵的規模可見壹斑,但秦始皇陵有藍圖嗎?

據史書記載,“水相令天下刑奴造七十二萬冢,鑿章程”,秦始皇陵的修建絕非隨意,必須按設計圖有計劃地修建。縱觀歷代帝王陵墓建造的歷史,不難想象其中的關聯。具體的設計藍圖還在進壹步研究中。

秦始皇陵是誰主持修建的?

推測少府是負責建設的,國陵應該是由其管理。當然最高管理上級是真性情,但真性情是忙,由少府具體操作處理。但這裏還有壹個問題,就是少府有壹個官職是以秦統壹後的名字命名的,這個官職在統壹前是否存在無從考證,但無論存在與否,肯定有壹個專門研究朝廷土木建築工程的機構。至於這個機構的名字,還需要進壹步考證。

秦始皇陵有多深?《史記·秦始皇本紀》說它“穿三泉”。漢書舊書對秦始皇陵的描述是“極深”“極深”。有人認為秦陵地宮不淺不深,書中提到的“三泉”無非是人們常說的“九泉之下”。據《魯春秋》“淺則狐之升,深則泉”,即最深則泉。在古代,由於技術的限制,在泉水下施工並不容易。而且如果地宮位於地下水位以下,地下水長期滲透,肯定會造成地宮遭受“浸泡”。秦始皇和他的陵墓的設計者不可能不考慮到這壹點。當然,這些都只是推測,具體情況不得而知。

這個墳墓大約有壹個足球場那麽大。

地宮是放置棺槨和隨葬品的地方,是秦皇陵建築的核心。關於秦嶺地宮的位置,歷來眾說紛紜。關於秦始皇陵地宮的深度,在史料《漢書九義》中有介紹: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報告,他帶了72萬人修建驪山墓,已經挖得很深了,好像在地下。秦始皇聽後下令“再走三百尺甚至。”“旁三百尺”的說法,讓秦陵的位置更加撲朔迷離。曾經有人說,秦陵的地宮在驪山,驪山和秦陵之間有壹條地下通道。每次陰天下雨,地下通道裏都有“陰兵”,人在歡呼,馬在嘶鳴,好不熱鬧。據悉,考古學家根據這個傳說進行了多次調查,但壹直沒有找到這條傳說中的地下通道。

“我們分別用遙感和地球物理方法進行探測。其實地宮就在土堆下面。”據段清波介紹,這座規模宏大的地宮位於土墩頂平臺以下及其周邊,距地面35米深,東西長170米,南北寬145米。主體和墓室呈長方形。該墓位於地宮中央,高度為15米,相當於壹個標準足球場。

中煤航測遙感局遙感應用研究所環境所工程師周小虎告訴記者壹個有趣的現象:今年1月初,秦始皇陵氣溫降至零下12攝氏度,封土墩上的石榴樹正常開花,而封土墩南墻外的石榴樹嚴重受凍,無法正常開花結果,差異尤為明顯。“墻外的土壤沒有被擾動,但密封土堆裏的土壤結構和含水量發生了變化,而且由於墻下有地下宮殿,土壤的相對溫度更高,造成了植物生長的差異。”周小虎解釋道。

宮墻堅固,墓未塌。

在這次勘探中,研究人員發現,在密封的土堆下,墳墓周圍有壹圈厚厚的細夯土墻,稱為宮墻。經考證,宮墻東西長約168米,南北長約141米,南北長約16米,南北長約22米。“在修建宮墻時,為了檢驗用土夯實的宮墻是否堅硬,施工人員會站在遠處用弓箭射墻。如果箭能插入墻內,那麽修復後的宮墻必須拆除重建。”段清波說,宮墻都是用層層細土壘成,每層厚約5-6厘米,相當精致結實。“出乎我們意料的是,宮殿墻的頂面甚至比當時秦朝的地面還要高得多,壹直到現在的密封土下33米。整面墻的高度在30米左右,非常壯觀!”在土墻內側,研究人員發現了另壹座石砌宮墻。段清波說,根據檢測,發現墓內沒有積水,整個墓沒有坍塌。“關中地區歷史上曾發生過8級以上大地震,但秦始皇陵完好無損,這與宮墻的堅固程度密切相關!”

“這種宮墻是前所未有的發現!這種全新的墓葬形式可以稱為“秦陵式”。秦陵式的宮墻能對中國古代陵墓制度的研究起到多大的推動作用,現在還無法預料。”段清波說。

地宮裏有壹個“防水壩”

除了宮墻,研究人員還發現秦墓周圍有巨大的地下排水溝。

段清波說,這條長約1000米的排水通道其實是壹堵墻。底部用17米厚的清膏泥夯實,上部用84米寬的黃土夯實。規模難以想象。“排水設計相當巧妙。秦始皇陵地勢東南高西北低,落差達85米,而排水通道正好擋住了地下水由高到低的流向,有效地保護了陵墓不受水淹。”段清波說,在《史記》記載的“跨三泉”中,“三”其實是壹個大概的數字。其實應該是指施工中的洪水,所以修建了排水通道。

段清波幽默地說:“秦人太聰明了。正在建設的北京國家大劇院,就是按照這個方法來解決水浸問題的。”

  • 上一篇:公司合規管理運行情況報告
  • 下一篇:對憲法司法化的看法和理解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