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關於“生命教育”的思考——對大學生生命教育的思考

關於“生命教育”的思考——對大學生生命教育的思考

前幾年,我市就發生過兩起中學生重傷女乞討者的案件。這不僅令人憤慨,也是自省。孩子怎麽會對別人的生活如此麻木不仁,無情無義?他們的同情心和是非觀呢?真不敢想象他們步入社會後會怎麽樣!我們的生命教育缺失了嗎?

慈悲,是非,人皆有之。當我們突然看到壹個小孩掉進河裏或者有人出事,我們會感到害怕和同情。這不是為了討好受害者家屬,也不是為了在群眾中博取好名聲,完全是出於人性。然而,很多青少年看到別人身處逆境,要麽視而不見,要麽幸災樂禍,甚至落井下石。是什麽扼殺了他們純真善良的天性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是不良的家庭環境,還是充滿暴力的文化產物,是對生命的不斷漠視,還是對法律的無知?

無論如何,正義終將戰勝邪惡。社會倫理呼喚誠信,生命與生命需要相互尊重和關愛。青少年處於身心發育時期,人格尚未健全,易受影響,容易沖動,自控能力較弱。這就需要關心他們的同情心,增強他們的正義感,完善他們的人格,培養他們珍愛生命的良好品質。

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關愛生命、遠離暴力的人文教育。

壹、種樹種草,種花觀景,培養美好心靈。

所謂美麗的心靈,是壹種能體諒壹切,溫柔對待壹草壹木的心靈。只有認識到壹草壹木都象征著萬物之心,才能體會到生命的真諦和智慧。讓孩子們感受到欣欣向榮的生機,充滿活力的生命氣息,聞到清新的空氣,聞到鳥語花香。看著樹影婆娑,綠草如茵,鮮花盛開。欣賞大自然的美麗,從而喚起對大自然的熱愛,並付諸實踐,也就是不踐踏草坪,不攀援花木,保護自然環境。

和動物交朋友,學會珍惜生命。

參觀動物園,認識動物,寫壹篇關於善待動物的作文。了解壹些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積極為鳥類等動物提供便利的生活條件,感受生命的堅韌和脆弱,與動物交朋友。要敢於揭露和反對捕殺殘害珍稀動物、幹擾野生動物生活的醜惡行為。我們應該學會關心和愛護我們周圍的生活。

第三,樹立平等意識,同情弱者,關愛老弱病殘。

通過為孤兒院、福利院、養老院等做義工。,可以體會弱勢群體的酸甜苦辣,積極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這些活動的目的是讓孩子認識到生活不可能完美,不幸的生活需要肯定和尊重。在弱者面前顯示威信是最弱的表現;在傻子面前自作聰明是最愚蠢的表現;通過踐踏別人的尊嚴來顯示自己的強大,是最卑鄙的靈魂的標誌。

第四,寬以待人,與人為善,改變利己主義的不良性格,培養開放的心態。

在日常交往中,要理解對方的差異,尊重對方的人格,通過相互評價學會欣賞他人和自己的閃光點,學會體諒他人,接納自己,取長補短,共同進步。能夠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時刻處處為別人著想,感受自己的生活給別人和社會帶來了快樂和幸福。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當妳被別人無意傷害時,不要報復,而要寬容原諒別人。但這不是對錯的問題。要包容不好的人和事,要勇於和善於抗爭。這樣,我們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與他人和諧相處,還可以深刻體會到生命對他人和社會的價值,進壹步感受到什麽是值得尊重的。

五、增強法律意識,維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權。

1註意妳的生活和健康。

積極鍛煉,註意健康飲食生活,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及時治療疾病,突發疾病或意外及時呼叫?120?;學會保護自己,具備避險自救的安全常識;保持心理健康,鍛煉自己的心理承受力和挫折承受力,讓自己從脆弱變得堅強,避免因不堪壓力而* *或自殺的悲劇;當妳的生命健康受到非法侵害時,要敢於拿起法律武器,通過法律途徑捍衛自己的生命健康權。

2關心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壹個生命比地球還重?任何人不得故意或過失傷害他人或非法剝奪他人生命,否則將受到法律制裁。我們通過聽法制報告、參加公判會、參觀法院、監獄、藥檢所等第二課堂,讓孩子們知道人的生命健康權不可侵犯,法律保護公民的生命健康權。

6.用批判的眼光看待暴力文化。

目前,含有暴力內容的電影、電視、電子遊戲、書籍和報紙(統稱為暴力文化)的泛濫,無疑是對青少年的最大傷害。雖然不能直接促成犯罪,但誘導青少年以強淩弱,以暴制暴。因此,要讓學生學會正確選擇、分析和判斷文化產品,用批判和批判的眼光看待暴力文化,自覺抵制不良誘惑。此外,還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與時俱進,結合實際創造健康、高雅、多彩的校園文化,減少暴力文化的負面影響。

總之,生命教育就是讓受教育者珍惜、尊重、敬畏生命。生命來之不易,生命的成長也要經歷壹個艱辛的過程。生命有它的意義和價值,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所以我們應該遠離暴力,善待生活。善保持生命,提升生命,使可發展的生命實現其最高價值;邪惡摧毀生命,傷害生命,抑制生命的發展。在善惡的較量中,只有意識到善待生命就是善待自己的人,才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 上一篇:2011遼寧高考卷語文作文範文
  • 下一篇:環境保護知識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