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關於公務員法的幾個問題

關於公務員法的幾個問題

我給妳提供壹些信息,應該對妳有幫助。

首先,測試的性質和測試目標

公務員考試由公務員主管部門組織,用於招錄擔任主任科員及其他相當職務以下非領導職務的公務員。是在規定的名額內,根據確定的招聘計劃,對相應的空缺職位進行的公開競爭性考試。凡符合資格條件的,均可報考。

公共科目筆試是根據公務員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對所有報考人員進行的考試。通過測試報考者在公務員職業中應具備的基本能力,達到初步篩選報考者的目的。

公共科目筆試結束後,招錄機關將按照壹定比例組織合格考生參加專業考試和面試。

二、考試科目

公共科目筆試分為行政職業能力測試和申論兩個科目。

三、考試方法

公共科目筆試采取閉卷考試方式。

第四,試卷的內容、結構和題型

(壹)行政職業能力測試

主要測試考生從事公務員職業必須具備的潛力。試卷主要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與推理、常識判斷、數據分析五個部分,都是四選壹的客觀題。考試時間120分鐘,滿分100。

第壹部分:言語理解和表達。

言語理解與表達重點考察考生對書面材料的理解、分析、應用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包括根據材料尋找主要信息和重要細節;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單詞和句子的確切含義;概括閱讀材料的中心和主題;判斷新形成的句子是否與閱讀材料的原意壹致;根據上下文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隱含的信息;判斷作者的態度、意圖、傾向和目的;選詞準確恰當,等等。壹般包含壹段話或壹句話,要求考生選擇最符合要求的。

例:中國是桂花的故鄉,西南和中南地區是它的原產地。早在戰國時期,屈原的《九歌》中多次出現“簋州”、“簋酒”等詞,這是最早的用簋作詩的例子。陜西勉縣南部定軍山武侯墓前有兩棵桂花。據說它們是漢代種植的,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人們稱他們為“漢規”。

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知道:

A.桂花早在1700年前就傳入中國。

B.桂花多種植在西南和中南地區。

C.《韓桂》是詩歌中最早的桂花樹。

《九歌》是中國最早的詩歌。

(答案:b)

另壹個例子是:

壹所嚴謹的大學,要開設壹個專業,不僅要考慮專業的成熟度,還要看學校是否有學科優勢和經濟能力支撐這個學科的長遠發展。

A.嚴格的b .擅長的c .前瞻的d .謹慎的

(答案:d)

第二部分:數量關系

數量關系重點考察考生對數量關系的理解、計算和判斷能力。主要有兩類問題。

第壹種題型:數值推理。每個問題都給了壹個系列,但是少了壹個。要求考生仔細觀察這個數列中數字之間的關系,找出排列規律,然後從四個備選答案中選擇最合適、最合理的壹個來填空,使之符合原數列的排列規律。

例如:1,3,5,7,9,()

a . 7 b . 8 c . 11d . 13

答案:正確答案是11。原數列為等差數列,容差為2,應選擇C。

第二種題型:數學運算。每道題都給出壹個算術公式,或者壹段表達數量關系的文字。要求考生熟練運用加減乘除等基本算術規則,運用基本的數學知識準確、快速地計算出結果。

例子:A和B之間的距離是42公裏。A和B同時從A和B身邊走過,面對面。A的行走速度是3km/h,B的行走速度是4km/h,A和B走了幾個小時後相遇?

a3 b . 4 c . 5d . 6

答案:正確答案是d,妳只需要把A和B的行走速度加起來,然後除以A和B之間的距離就可以得到答案。

第三部分:判斷推理。

判斷推理主要考察考生的邏輯推理判斷能力,主要包括四類題型:

第壹種題型:圖形推理。每題給出壹到兩組圖形,要求考生仔細觀察,找出圖形排列的規律,選擇符合規律的壹個。

例子

在示例中,黑點在正方形中順時針移動。在第五張圖中,它應該被移到左上角。因此,正確答案是b。

第二種題型:定義判斷。先對每道題給出壹個概念的定義,然後分別列出四種情況,要求考生嚴格按照定義選擇符合或不符合定義的答案。

示例:

健康:指智力正常,行為合理,能適應正常工作、社交或學習,能抵抗壹般疾病的人。根據健康的定義,下列屬於健康:

A.老李是壹位大學教授,雖然已經五十多歲了,但工作時仍然精力充沛。他今年春天得了流感。

B.張大媽19歲的兒子小聰,已經讀書十壹年了,還在讀小學二年級,但從小到大沒生過什麽大病,體力勞動也很能做。

C.小胡碩士畢業以來,工作表現壹直很優秀。出事後,工作壓力比較大的時候,我會精神失常。

D.小劉身體很好,工作也很努力,但是很多同事都說他性格古怪,不願意和他交往

答案: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是a。

第三種題型:類比推理。給出壹對相關詞,然後要求考生從備選答案中找出壹對邏輯關系最接近或相似的詞。

示例:誌願者:員工

A.球迷:球員b .學生:老師

C.初學者:新手d .誌願者:員工

答案:誌願者和誌願者,員工和職員的意思是壹樣的,所以正確答案是d。

第四種題型:邏輯判斷。每個問題給壹個說法,假設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要求考生根據這壹陳述選擇最恰當的答案,該答案應與所給陳述壹致,並可從陳述中直接推導出來,無需任何額外的解釋。

彭平是計算機編程專家,姚鑫是數學家。事實上,所有的計算編程專家都是數學家。我們知道,現在中國大多數綜合性大學都在培養計算機編程專家。據此,我們可以認為:

A.彭平是綜合大學培養的

B.大多數計算機編程專家都是由綜合性大學培養的。

C.姚鑫沒有畢業於綜合性大學。

D.壹些數學家是計算機編程專家

回答:觀察A、B、C、D四個選項似乎有道理。只有結論D是從“所有計算機編程專家都是數學家”這句話直接推導出來的,是壹個沒有任何附加假設和補充的結論。因此,D是正確答案。

第四部分:常識判斷

常識判斷主要側重於測試申請人的法律知識應用能力,涉及憲法、民商法、行政法、經濟法、刑法、訴訟法等。

示例:以下是當地法規:

A.**省人大常委會通過的* *省人才市場管理暫行條例

b省人事廳頒布的* *省人才流動管理暫行辦法。

C.**省人民政府制定的* *省城市供水管理辦法

D * *省人事廳轉發人事部制定的《公務員面試考官管理暫行辦法》。

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六十三條“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不壹致的前提下,可以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規。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可以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性法規,正確答案是a。

第五部分:數據分析。

數據分析重點考察考生對文字、圖形、表格三種形式的數據和統計數據進行綜合分析、推理和處理的能力。壹個數據壹般有1~5個問題。考生需要根據數據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計算,從四個備選答案中選擇符合題意的答案。

2003年第壹季度五城市GDP數據

根據所給圖片回答問題:

1.03 2003年第壹季度GDP和增長率相同的城市有

1。

(答案:c)

2.以下哪個陳述是正確的?

壹、2003年第壹季度,五市GDP總量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Ⅱ.2003年第壹季度,廣州經濟總量首次超過北京。

Ⅲ.2002年同期,重慶的GDP也排在第五位。

A.i B . I和III . c . I和II . d . I、II和III

(答:答)

(2)應用

主要通過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和加工,測試考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閱讀理解、綜合分析、解決問題和寫作表達等能力。全部為主觀題,考試時限150分鐘,滿分100分。

申請材料通常涉及壹個或幾個具體的社會問題或社會現象。要求考生準確理解材料反映的主要內容,綜合分析問題涉及的各個方面,在把握材料主題和精神的基礎上形成並提出自己的觀點、想法或解決方案,並以書面形式準確流暢地表達出來。

  • 上一篇:股票市場所有術語的解釋?
  • 下一篇:論網絡銷售的區域性問題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