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調查報告1
原來我們小區前面有壹條清澈的小河。每天,成群的魚在那裏玩耍和跳舞。我們被清澈的河水和歡快的魚兒陶醉了。
可是最近發現河水不那麽清澈了,很多小魚都死了,河裏還有很多垃圾。我有些懷疑,所以調查了這條河的汙染情況。
調查
我觀察了壹下周圍的環境,植物長得很茂密。我排除了自然災害的可能,但是水裏有很多死魚和很多垃圾。
小學生調查報告1
原來我們小區前面有壹條清澈的小河。每天,成群的魚在那裏玩耍和跳舞。我們被清澈的河水和歡快的魚兒陶醉了。
可是最近發現河水不那麽清澈了,很多小魚都死了,河裏還有很多垃圾。我有些懷疑,所以調查了這條河的汙染情況。
調查
我觀察了壹下周圍的環境,植物長得很茂密。我排除了自然災害的可能,但是水裏有很多死魚和很多垃圾。這樣的話,只能是人為的。
分析
1河附近有壹條路,每天都有很多車輛經過。
附近有很多賣小吃的小販。
還有很多餐廳,小吃店,果汁店。
我們看到了兩條汙水管。
結論
1很多人往河裏扔垃圾,隨地吐痰,吃小魚,導致食物中毒死亡。
因為汙水排到河裏,有的魚直接喝汙水中毒。
這些信息告訴我,河流汙染是人類造成的。難道我們沒有責任看著清澈見底的河水變成臭水溝嗎?
建議
這條河屬於我們所有人。讓我們攜起手來,不要為了個人的方便而汙染河流。我們應該自覺地保護我們的河流,使我們的環境更好,更和諧。
小學生調查報告2
進入小學四年級後,我發現我們班戴近視眼鏡的同學越來越多。我的座位周圍有李林泉、余等同學。認識了小時候的玩伴,浩浩,現在在東方小學上學。我聽他說他班上很多人都近視。聽阿姨說,他們班同學年輕的時候近視的不多。這是為什麽呢?帶著這個疑問,我開始調查。
研究
我對近視的學生進行了統計。我發現我們班有十幾個同學戴近視眼鏡,四年級其他班有近三分之壹的同學近視。低年級近視學生較少,但高年級學生近視率較高。六年級,每個班都有20多個近視學生。在農村,聽六年級的哥哥說,他班只有幾個近視的人。
分析
我調查了這些近視學生的家庭、學習和個人習慣。我發現我們班近視學的好的有五個人,坐的不對導致近視的有四個人,不做眼保健操的有兩個人,看電視玩電腦太多導致近視的有七個人。在農村,近視壹般是因為坐姿不正確或者用眼過度,有些營養跟不上。在這些近視的人中,有些學生的父母壹方或雙方都是近視的。
結論
1.有的同學坐姿不正確,導致近視。
2.有些學生不做眼保健操,導致近視。
壹些學生過度玩電視和電腦,導致近視。
4.有些學生是遺傳了父母的近視,過度用眼,更容易導致近視。
建議
1.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要在太強或太弱的光線下看書;讀書寫字時要坐直。
2.不要長時間看電視或玩電腦。
3.養成做眼保健操的習慣。
4.加強預防近視的宣傳,保護眼睛,及時治療眼疾。
小學生調查報告3
壹個?目的了解曲江水的汙染程度。
兩個?調查時間為20xx.8.25~8.26。
三個?調查方法
1.比較法2。觀察法3。訪問方法4。實驗方法
四個?調查內容
25號晚上,來到曲江,看到水很渾濁,路過有壹點臭味。26日下午,我再次來到曲江。剛剛下過雨,比25號那天好多了。它既不臭也不渾濁。我還拜訪了壹位捕魚20多年的漁民。他說:這個水1975之前很好,1980之後就不好了,現在好了。比上世紀90年代好得多。主要是因為那裏建了大壩,大魚是抓不到的。這條魚很小,魚很少。我壹天只有幾十塊錢。我觀察到曲江裏有水葫蘆,如下圖:有漂浮物,如下圖:而且在邊上,可能是人扔在不遠處,落在了邊上。河裏還有排汙管,很多地方!
實驗:
(1)我舀了些水回家,用同壹張餐巾紙和自來水對比。自來水過濾的餐巾紙是無色的,河水過濾的餐巾紙是淺灰色的。
(2)我拿了兩條小金魚,分別放在河裏和自來水裏。過了幾天,我發現河裏的金魚在努力把肚子翻白,不習慣這裏的生活。自來水裏的金魚比較好,而且免費。可見河水是臟的,自來水是幹凈的。
五個?調查經歷
希望通過我的調查報告給壹些人壹個教訓,讓壹些人看了之後不再扔垃圾。保護曲江,保護每壹條河流,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
小學生調查報告4
首先,提出的問題
學生們發現有相當多的學生患有近視。因此,針對小學生的近視情況,對近視的原因、近視的數量以及如何預防近視進行了全面的實踐調查。
二、調查方法
1.上網查資料,看看關於近視的書報,或者問問家長。
2.對學生進行調研,結合自身信息。
3.對自己獲得的信息進行總結分析。
三。調查和數據整理
1.我國小學生近視的原因很多,大部分是因為沈迷網絡遊戲和電視、不認真做眼保健操、習慣躺在床上看書導致視力極度下降。
四。結論
2.近視被列為世界三大疾病之壹,我國青少年近視總人數高達2.7億。我國8-12歲小學生約有47人會近視,且有上升趨勢。
3.為了預防近視,我們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每天堅持遠方、眼保健操、課間鍛煉,積極參加文體活動,學習時光線充足。
(2)不要總是躺在床上睡覺看書或寫字,而要經常保持看書或寫字的正確姿勢。不要看電視太頻繁太久,控制在1小時以內。不要太近,至少兩米遠。......
動詞 (verb的縮寫)感覺
近視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了很多影響。壹定要保護好眼睛,讓眼睛在工作的時候工作,在休息的時候休息。讓它有壹個準確的時間表,就像我們人類壹樣。
小學生調查報告第五章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壹個勤於讀書、書卷氣足的民族,是繁榮的,是有創造力的;而壹個忽視讀書,不喜歡讀書的民族是停滯不前的,是前途可悲的。語文閱讀是壹個開放的系統,包括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課內閱讀是有限的,課外閱讀是無限的。
課外閱讀為人們素養的發展,尤其是文化素養的培養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小學生六年只看十二本教材,閱讀量最少,閱讀面窄真的很讓人不安。只有壹本語文課本是學不好語文的,只有45分鐘的課堂也是學不好語文的。沒有課外豐富的閱讀積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人文素養就會失敗。
教學應以課堂為基礎,以課外活動為導向。將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緊密結合起來,豐富教學內容,拓展學生閱讀面,運用課堂閱讀中所學的方法,形成自覺自主閱讀的良好習慣。課外閱讀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作為學生自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學生自身能力和拓寬學校教育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為此,我於2008年6月對安蓮湖機場小學三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並召集部分學生進行座談,旨在通過這個窗口了解該地區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從而為小學語文教師的工作更有效地開展提供壹些依據和參考。
在這次調查中,我從當前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態度、興趣、時間、內容、習慣和方法入手,共發出98份問卷,全部有效。
壹、當前環境下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樂觀方面:
從調查結果來看,小學生雖然學習任務重,壓力大,但對課外閱讀的重要性還是有正確的看法,正確的主觀認識為我們教育工作者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提供了可行性。具體結果如下:
1,閱讀目的正確。
在被調查的小學生中,75.5%的人認為讀書對自己的成長很有幫助;23.5%的學生選擇壹般;沒有壹個學生認為讀書對自己的成長沒有幫助或者有負面影響。
在被調查的學生中,74.5%的中學生認為閱讀課外書主要是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提高語文能力;1.0%的學生認為看課外書沒有明確的目的,只是為了完成老師的任務,看壹些書;有9.2%的學生認為看課外書純粹是為了消遣,15.3%的學生完全是出於興趣。
2.學生對閱讀感興趣。
28.6%的學生對課外閱讀非常感興趣,60.2%的學生對課外閱讀興趣濃厚,11.2%的學生對課外閱讀興趣較弱,對閱讀課外書完全不感興趣的學生毫無興趣。
45.9%的學生利用午休和放學時間閱讀課外書。25.5%的學生充分利用周六、周日休息時間學習。21.4%的學生在長假期間課外閱讀,7.15%的學生隨時閱讀。
3.閱讀內容廣泛。
據調查,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種類很多,有中外名著、小說、科幻小說、自然科學、童話寓言、漫畫、學習輔導材料等。大部分學生都愛幾種,這反映了小學生對了解社會多方面的要求。閱讀這些書籍,關註自然科學,了解科技發展,無疑對他們的智慧、情操、審美情趣的培養有很大的幫助。
4.家長對課外閱讀的態度是正確的。
在接受調查的學生中,有77.6%的人得到了父母的支持。有時贊成,有時反對18.4%;父母無所謂,占3.1%;只有1.0%的人反對。雖然家長態度端正,但對於課外閱讀應該遵循哪些原則,如何引導學生課外閱讀,如何保證課外閱讀的高質高效,還是缺乏實踐。
二,當前小學生課外閱讀環境存在的問題
1,還原閱讀。
閱讀量的減少主要表現在閱讀時間的不足。小學實施素質教育和減負後,學生的閑暇時間增加了,但閱讀課外書刊的時間少了,這是閱讀時間的相對減少。除了學校、作業、家務和休息時間,學生平時自由閑暇時間為1-3小時(周六日加倍),但經常閱讀書刊超過1小時的學生比例為16.3%;有70.4%的學生花半小時到壹小時;13.3%的學生半小時看不下去,4.1%的學生幾乎不看課外書。
小學生調查報告6
壹.調查人員:
二、調查的時間和對象
20xx年8月11日上午,陽光明媚,天氣不錯。我實地調查了小區旁邊的草坪和垃圾箱。在調查的過程中,我收獲了很多知識,也發現了壹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第三,調查結果:
在調查過程中,我收獲了很多,但也發現了壹些存在的問題:
(1)草坪上的垃圾越來越多,影響了草的生長,原本生機勃勃的草變得奄奄壹息。與此同時,垃圾難聞的氣味已經擾亂了我們寧靜的生活,人們不再享受身邊的涼爽,而是避之不及;蜻蜓和蝴蝶幾乎看不到自己的影子了。這嚴重破壞了社區的生態環境。更糟糕的是,在社區範圍內,這種現象越來越嚴重。我們少先隊員怎麽能眼睜睜看著草坪被垃圾逐漸吞噬呢?我們應該拿出實際的學習網絡嗎?
(2)由於人們的環保意識淡薄,垃圾經常隨地亂扔。於是草坪上的垃圾桶周圍隨處可見各種生活垃圾。在草坪上,妳可以看到廢棄的快餐盒、塑料袋、酒瓶、泡沫...甚至可以看到壹些家禽家畜的屍體。漂亮整潔的草坪變得很可怕,垃圾的味道越來越難聞。人們在打掃衛生的時候把所有的臟東西都留在草坪上,這是多麽不道德啊!我們似乎聽到它悲傷地哭泣。
四。調查後的建議:
通過調查,我發現了許多問題,我想提出以下建議:
有關部門可以通過發放傳單到戶、宣傳海報、環保知識講座等方式增強大家的環保意識。,並教育大家不要亂扔草坪,傾倒廢水,廢渣等。垃圾壹定要扔在指定的地方,盡量少用塑料袋,積極使用可再生用品,減少白色汙染。自覺維護社區健康。學習和宣傳環境保護相關法律,積極向環保部門舉報環境損害行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回到最初的美好。我們真的希望再次看到幹凈的草坪,看到蝴蝶和蜻蜓飛舞,看到我們的笑臉。
我相信通過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的家園會變得越來越美麗。讓我們以* *市成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為新起點,行動起來保護環境,保護地球家園!
通過這次自組織的活動,我對環保知識有了深入的了解,增長了社會知識,鍛煉了社會實踐能力。
我相信,只要我們以身作則,爭做環保公民,就壹定能讓我們的小區草坪重新變得幹凈漂亮。
8月,清華大學包括調整退休年齡在內的養老金改革方案公開後,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調查的25311人中,94.5%的受訪者明確反對延遲退休,只有3.2%的人支持。在2019人民網關於延遲領取養老金年齡的調查中,有45萬網友投票,93.3%的人反對。
據了解,調整退休年齡涉及每個職工的切身利益,不同群體的意見非常不壹致。臨近退休年齡的機關事業單位領導幹部和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不分性別,都認為可以適當延長退休年齡。壹位提出延遲退休報告的學者說:五六十歲是妳有經驗、能出成果的時候。這個時候退休是對人才的巨大浪費。
專業技術人員,如醫生、教師、科技工作者、工程師等。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變得越來越受歡迎。很多人覺得這個群體願意推遲退休。但調查發現,很多專業技術人員更願意按照時間表退休,然後到其他事業單位兼職或者被原單位返聘,這樣可以獲得雙份收入,既有養老金又有工資。父親退休了,但這是最高的收入。在北京某網站工作的宋濤說,父親61歲,從事地質勘探工作近40年。退休後入職私企,每月退休金四千多,工資八千多。
大多數壹線員工都認同目前的退休年齡,有的甚至希望提前退休,以獲得穩定的養老金收入。近年來,國家穩步提高企業職工養老金水平。對於那些在職時工資不高的員工來說,提前退休意味著月收入可能會增加。
值得關註的是,大量下崗工人對延遲退休表示了激烈的反對。遼寧鞍山的韓先生,45歲1999下崗。下崗後基本靠打零工掙錢,日常生活靠當老師的妻子支撐。他賺的錢主要用來給自己交社保費用。這幾年壹直期待著有壹天退休,有壹份穩定的收入。明年10月起我就60歲了,10。這期間不要延遲我的退休年齡。對於這些下崗職工來說,他們已經等了十幾年的退休,現在反對延遲退休是必然的。
既然有人想早走,有人想晚走,那尊重個人意願,想推遲就推遲,彈性退休,差別退休怎麽樣?有幾個方案提出了這個建議,也招來了反對。有專家指出,這種差異化退休在操作層面很難保證公平性。誰負責推遲退休?如果要延期退休,單位可能不想留。單位領導想當然的認為自己退休了,員工未必這麽想。這在機關和有人員編制限制的事業單位就更復雜了。
分化也容易與養老金雙軌制掛鉤。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延期或不延期都會成為問題。延遲退休,員工可能會指責機關工作輕松,不用每個月交養老保險,現在還能輕松多幹幾年;如果不拖,可能會被批評養老金漲幅大。當然,妳想早走早受益。
?退休政策的研究並不意味著馬上就要調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也沒有要求研究機構限期發布調整方案。
我父親明年就60歲了。未來兩年他會調整退休年齡嗎?女幹部55歲退休不公平。本人54歲,身體健康。不知道能不能趕上延遲退休。最近很多人給主管部門、研究機構、媒體打電話詢問。
退休年齡的調整會像壹些機構建議的那樣盡快實施嗎?
記者致電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負責同誌,得到的回復是相關研究仍在進行。這項研究並不意味著目前的退休年齡規定會很快改變。早在2019,當時的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就曾進行過這樣的研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將密切關註有關專家的意見和社會各界的反映,認真研究是否調整這壹政策。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要求多家研究機構發布限期調整退休年齡的方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部門予以否認,稱不會像壹些研究機構建議的那樣,在xx期間延長退休年齡兩年,或從明年起調整退休年齡。
從世界範圍來看,我國的法定退休年齡,尤其是女性勞動者的法定退休年齡都比較早。這是否意味著延長退休不會馬上實施,但隨著人均壽命的提高將是大勢所趨?
褚福靈表示,現行退休年齡定為1,951歲,但現在中國人均壽命已經達到74歲以上,超過了上世紀50年代的二十多歲,仍然沿用原來的退休年齡政策是不合適的。隨著人均預期壽命的提高和人口結構的變化,調整退休年齡是必然的。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也已明確回應,延遲退休年齡是必然趨勢,但需要根據我國人口結構變化、就業形勢和社會保障體系發展等情況綜合平衡,確定何時實施這樣的政策。
什麽時候是合適的時間?調整可能采取什麽樣的方式?
唐駿認為,近期不是調整退休年齡的合適節點,應優先考慮就業,尤其是中下層民眾。同時,他強調,社會各界應對影響如此之大的政策進行充分討論,讓支持和反對的各種意見得到充分表達,並在實施前充分考慮不同群體之間的公平正義。
褚福靈表示,退休年齡的調整應該是壹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太可能壹步到位調整到63歲或者65歲,而是壹小步壹小步來。比如從某壹年開始,每年向後調整1個月,有壹個時間表告訴勞動者,40歲的人可能60歲1個月退休,39歲的人可能60歲2個月退休。預期是明確的,所以不應該有這麽多反對意見。15、20年後,勞動力供求、人均壽命、每個人的心態都會有很大的變化。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負責人的意見是,目前應該規範退休制度,壹些地方應該探索,總結有益的經驗。至於普遍提高退休年齡,考慮到公眾的心理適應和整個社會的平穩運行,其實施將是靈活和漸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