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三河”的現代理念,未來黃河治理將首先通過對原型黃河現狀的分析,提出黃河治理決策的基本需求和物理參數,然後借助現代信息手段進行數學模擬,提出定向方案。最後,通過黃河模型反復試驗,為實際黃河提供先進、經濟、合理、安全、有效的整治方案。
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姚:比如這個工程的優化設計,如果壹個大壩通過模型試驗研究進行優化削減,可以直接減少工程投資2-30萬元,另外壹個,通過每年的洪水預演,可以知道哪裏可能發生險情。在防洪預案中,可以將該堤段的險情作為防洪重點,將人員轉移出去。
據了解,在2003年汛期黃河防汛部署和指揮中,首次實現了“三河”聯動,在防汛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根據“三黃河”整治規劃,到2010年,黃河上將形成較為完善的防洪減沙體系,確保防洪安全在標準以內,水資源得到有效管理,確保黃河壹般年份持續流量,使黃土高原面積達到12億平方公裏,建設淤地壩16萬座,減少黃河入沙量3億噸。
黃河治理總體規劃
黃河對包括長江在內的中華民族有著不可比擬的意義。它流經中國腹地,孕育了中華民族。華夏子孫不僅得益於黃河和黃土的哺育,也深受黃河下遊“好淤積、好決心、好遷徙”之苦。在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歷史上,有很大的篇幅與黃河治理有關。在歷代,如何制定治理黃河的方略,是我國國民的決策課題。最早的治理黃河的成功範例,為後人所推崇的,就是傳說中的大禹。他改進了工人和槍炮“阻水”的做法,采取“疏河導滯”的策略平息洪水。這個傳說,其實是先民治河的總結[1]。從周代以後的文獻記載可以證實,黃河防洪大堤的雛形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存在。諸侯國崛起後,可以組織更多的人力物力從壹個地方開始,河流兩岸出現支離破碎甚至以鄰為壑的堤防。更大更長的就成了中國早期的長城。有文字記載,西漢哀帝即位之初,賈讓提出了三項治河方略,是繼鯀、禹之後的又壹項重要治河方略。賈讓當時面臨的問題是,黃河下遊的河水“高於民房”,已經是“地上懸河”。堤防寬度不壹致,布局更加混亂,所以他最後主張的就是築堤治河。三種策略中,最好的壹種主張棄舊河道,人工北引。他認為“此功,河定民安,千年不患,故為策之壹。”中策主張引渠分洪入漳州。“這是壹種真誠的富國強民、興利除害、贍養百歲的辦法,故稱中策。”受限於當時的社會經濟條件,賈讓的三策並沒有得到認真實現。東漢時期大規模實施王景的寬河治澇戰略。他為河流選擇了更好的路線,從滎陽東到海口,行程數千裏,修築運河和堤防,利用沿河的大澤排淤。他沒有實現大的分流和改變,壹直為後人所欣賞。但這種安瀾畢竟是相對的,有大量泥沙淤積,至少在隋唐五代時期是如此,不可能有“無辜千年”的歷史事實。明代潘繼勛“以水攻沙”的理論和實踐值得借鑒。他主張在南北兩岸“堅築大堤”,努力完善堤制,如用雷堤治水攻沙,用遠堤抑洪,用格堤防洪促灘淤積;為了防止洪水,建造了壹個滾水壩來排水。當時在黃河南下的條件下,充分利用淮河的水,利用洪澤湖的調節能力“蓄刷黃河”。潘繼勛實現了河道治理從分流到合流、從治水到治沙的兩個轉折,抓住了黃河泥沙淤積的根本問題。顯然,這是非常聰明的。所以在他之後,明清的治河措施大都遵循了他的治河原則。他的治河思想和方法甚至影響至今。但黃河河床持續淤塞,泥沙災害日積月累,以至於在1855處,出現了銅瓦廂改道的劇變。
50年來,黃河治理和開發取得了巨大進展,黃河開始成為造福人民的河流。總結治理黃河的成敗經驗和科研成果,認為采取“堵、排、放、調、挖、綜合治理”等措施,可以妥善解決泥沙問題。采取“上堵下排,兩岸分開”的方針,可以有效地控制洪水。將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防洪減淤的工程體系。顯然,這樣就把黃河作為壹個整體來考慮治理對策,人們對黃河的研究和治理實踐進入了壹個嶄新的階段。昔日千瘡百孔的黃河大堤,如今已成為雄偉的“水上長城”,成為海河和淮河的分水嶺。經過人們的努力,實現了連續52年不間斷洪水的奇跡和綜合治理開發的豐碩成果,治理黃河的成就舉世公認。然而,黃河畢竟是世界上最難治理的河流。自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以來,經過許多前輩的治水實踐,始終無法改變泥龍的遊蕩脾氣。史書上明確記載,黃河在2600多年間,1500次泛濫,26次改道。下遊決口洪水範圍北至金谷,南至江淮,縱橫面積25萬平方公裏。頻繁的決口和改道給兩岸人民帶來了嚴重的災難。如今,隨著黃河流域人口的快速增長、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類活動強度的大幅增加,母親河的隱憂依然存在。因為沖刷入海的水量大大減少,下遊河床不斷淤積擡高,泄洪能力大大減弱。高灘面洪水機會接近1855通瓦腔決口前,河道已趨向預警高度,懸河形勢異常嚴峻。嚴重威脅下遊兩岸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另壹方面,存在季節性停水的災難。1972以來的27年中,有21年停水,尤其是90年代。影響了依靠黃河供水的城鄉生活和工農業生產用水,不僅直接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還帶來了許多生態環境問題[2,3],如河口地區土地鹽堿化加劇,河口濕地生態系統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使黃河三角洲日益貧瘠。黃河斷流和洪澇災害造成的環境惡化交織在壹起。黃河安瀾暗藏危機,治理黃河事業異常艱巨,任重道遠。特別是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黃河的演變,對黃河的管理和開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黃河的管理面臨許多問題。如何使治黃事業更加符合客觀自然規律和社會經濟規律,迫切需要我們繼續探索和奮鬥。本文在前人研究和實踐的基礎上,簡要論述了黃河的治理。
2減少黃沙投入量的根本原因是政策
眾所周知,黃河之難的癥結在於沙,這是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造成的。該地區西為祁連山余脈,西北為賀蘭山,東為管涔山、太行山,北為陰山,南為秦嶺。* * *面積64萬km2,海拔1000 ~ 100 ~ 300m,相對高差1000 ~ 300m,是世界上最深的黃土覆蓋層。在特殊邊界條件下,中遊暴雨是黃土高原土壤侵蝕和嚴重水土流失的動力因素。“侵蝕越陡,侵蝕越陡”[4]黃土高原切割成片,溝壑縱橫。黃土丘陵溝壑區年輸沙量約654.38+00億噸,土壤侵蝕模數可達2萬t/(a.5 km2),大量泥沙進入黃河,造成部分水庫淹沒。很多人認為,歷史上黃土高原曾經是壹個繁榮富饒、植被良好的地方,希望通過植樹種草來改變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從而達到根治黃河的目的。但也要認識到,黃河塑造的華北平原是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的中心,黃河早在古代就是多沙河流。《左傳》引用石舟:“發起河清,人生幾何!”說明黃河在更早的年代是相當渾濁的,因為黃河的沙的自然現象應該比周的這首詩要早得多。她所流經的中遊地區,尤其是現代界定的大部分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自古以來就是自然條件極其惡劣、水蝕風蝕最為嚴重的地區。這壹點可以從《詩經·瀟雅·十月之交》中得到證明:“葉葉為電所驚,而不安。百川沸騰,山陵崩塌。高岸是谷,深谷是陵。”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2000多年前暴雨後山洪暴發時黃土高原強烈水土流失的自然景觀。再如愚公,說:“禦別九洲,隨山疏浚河道”,說明當時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十分嚴重,大量泥沙進入黃河,使黃河下遊淤積日益嚴重,人們便有了“隨山疏浚河道”(即隨山疏浚河道上遊)的思想。原始的或常規的生產方式很難保證植物生長的良好立地條件,因此很難達到壹定的植被覆蓋度[5]。無論如何,在估算古黃河中遊地區的植被狀況時,必須考慮自然氣候的影響。《詩經·大雅·韓雲》描述了周宣王多年的旱災:“旱災十分嚴重,秀裏見虐,如?NFDA4?如焚。”也就是說地枯如火,山川幹枯。顯然,在這樣幹燥的氣候下很難有好的植被。
我們認為,對於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必須跳出傳統的框架,采取現代化的工程措施,如修建控制性攔沙工程、淤地壩和必要的擋土墻,把溝壑變成平地;還包括人工定向爆破等措施,讓高聳的岬角梁填平溝壑,把坡地變成相對的平原。同時輔以必要的生物措施。這些措施把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經過多年治理,現在只占黃土高原總面積的20%左右,變成了錯落有致的相對平原[6]。在這片失去侵蝕地理環境的“平原”上,水土流失得到遏制,流入這壹地貌類型區的黃泥沙可減少70 ~ 80%(實際上,黃泥沙減少100%是不可能的,也是沒有必要的,否則下遊河道將遭受強烈沖刷,特別是給河口三角洲地區帶來很大麻煩)。
只有從最基本的流域單元入手,通過工程措施改變水土流失嚴重地區的侵蝕地理環境,才是解決黃河的根本,而這絕不是時間長了就能實現的。只要立即實施,循序漸進,就需要10年以上。在這些具有水源涵養條件的人造“黃土平原”上,采取相應的生物措施,不難在不久的將來實現“再造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區”的宏偉目標。從現有的技術和經濟條件來看,這是完全可行的。面向21世紀,從社會與生態環境協調的角度看,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重心向西部轉移也是十分必要的。
3.與其他流域調水相結合的綜合管理戰略
相傳中國古代“湯被洪水切割,胡愛山香菱搖曳,浩浩蕩蕩。”但歷經滄桑,近代以來黃河水資源日益匱乏,僅占全國河流徑流量的2%。大量數據表明,缺水是黃河下遊持續淤積上漲的主要驅動因素,也是黃河的又壹癥結。模型試驗表明,洪水機會減少是近年來黃河下遊河床萎縮、行洪能力低的主要原因[7]。從水資源的角度來看,黃河是唯壹壹條流經幹旱缺水的西北和華北地區的源遠流長的河流。該流域幅員遼闊,環境多樣,土地和礦產資源豐富,但因水資源缺乏而制約發展。因此,黃河治理不僅要考慮防洪,還要考慮水資源。花園口以上多年平均徑流深77mm,是全國平均徑流深276 mm的28%,黃河下遊水資源嚴重短缺是長期性、區域性、資源性缺水。因此,緩解黃河下遊水資源供需矛盾的根本措施是開源,即從其他流域調水補充黃河有效水資源,這是適應發展的長期戰略措施。為此,我們可以利用黃河以南優越的地理位置,基本上沿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路線,把可以從漢水、淮河上遊引過來的水,經過河南的南陽、平頂山、許昌等地,引入黃河,在鄭州西部的桃花峪上遊(如古柏嘴附近),利用東平湖和擬建的桃花峪水利工程加以調節。然後通過現有的下遊引黃工程,包括引黃入津工程、引黃入冀工程(現有的生產性引黃工程和巍山引黃工程供水能力較大)和引黃入青工程,向河南、山東、河北相關地區供水,兼顧南水北調中線和東線的調水功能。這樣可以緩解黃河的水資源供需壓力,達到解決下遊斷流、保證輸沙用水量和改善下遊河道淤積的目的。如果保證調水規模,不僅可以緩解河北相關地區的缺水問題,還可以通過河北水系的局部調整,幫助北京、天津滿足原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對北京、天津的供水要求。在此前提下,黃河流域來水可以主要考慮流域中上遊的用水量,從而緩解黃河中上遊缺水的不利局面。而小浪底水庫可以按照“高水高利用”的原則向北方調水。
從丹江口水庫向黃河調水時,沿途幹渠應與淮河流域的河流、集水區平齊,並與本流域的防洪體系相結合,形成“串聯水庫”,不僅能起到相應的供水作用,還能產生其他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特別是在淮河、漢江流域的暴雨期。壹是通過優化調度,將淮河和漢江流域難以承受的洪水量轉移到黃河,利用黃河下遊作為淮河上遊主要支流的行洪通道,從而大大減輕淮河和漢江的防洪壓力。其次,分洪入黃可以沖刷黃河下遊,擴大主航道截面積,提高泄洪能力,減少下遊淤積。趙曄安等專家的研究成果[8]和我們進行的模型試驗資料[7]表明,黃河下遊存在“大水大沙”、“大水好河”的規律,缺水多沙是黃河下遊淤積的根本原因,水沙不協調是黃河下遊淤積加劇的另壹個主要原因。因此[9],只有將洪水引入黃河,使流量與含沙量相適應,才能達到最佳的輸沙減淤效果。第三,小浪底水庫的庫容是綜合利用效益的保證[10]。小浪底水庫可以利用分洪引水集中排沙,利用大水排沙入海,相應增加了水庫極其寶貴的庫容。增加了水庫的調節能力,大大提高了水庫的綜合利用效益。
總之,這樣的調水對黃河乃至整個黃河治理的防洪減淤能產生巨大的效益,對改善黃河下遊特別是三角洲地區的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大量泥沙填海造陸,不斷擴大河口三角洲的陸地面積,有利於當地海洋石油轉為陸地開采,意義深遠。
為了彌補漢江下遊枯水期的用水量,可以修建引江濟漢工程,即從荊江沙市附近向漢江下遊調水。為了節省河道長度,方便蓄水,引江濟漢工程可以通過長湖。初步選擇在沙洋鎮以下作為漢江入海口,位於規劃臺階之壹的興隆樞紐上遊,便於整治。荊江多年平均徑流量大且穩定,汛期長達半年,保證調水補充漢江,同時可以減輕汛期荊江的防洪壓力。
4結論
必須針對“水少沙多”的癥結,科學制定治理黃河的方略。為了大幅度減少流入黃土高原的黃沙量,應采取現代工程措施,將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整治成壹塊塊分散的相對平原,改變其侵蝕地理環境。這種激進的解決方法無疑是有效的。
為緩解黃河流域特別是下遊地區的水資源供需矛盾,應從漢江、淮河上遊調水入黃,沖沙減淤,改善生態環境,兼顧南水北調中線和東線工程的供水功能, 並把黃河下遊作為淮河和漢江上遊的行洪通道,擴大黃河下遊的斷面,借機把小浪底水庫排出的泥沙輸送入海,提高水庫的綜合效益。
本文提出的治黃方略,不僅把黃河作為壹個整體來研究治理對策,而且把相鄰流域作為壹個系統來考慮,把防洪和用水問題作為壹個整體來考慮,最大限度地優化配置黃淮海平原的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