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壹個多月來,人們壹直高度關註海南省第七次黨代會,尤其是4月25日會議正式開幕後,網絡傳播量大增,多家中央新聞網站和國內知名網站在第壹時間進行了報道或轉載。《劉賜貴:行動起來加快建設美麗新海南》《匯聚強大力量加快建設美麗新海南》等報道受到高度關註,《戰略六部曲》。
報告從4月1日至5月1日,收集了各大互聯網媒體、論壇、博客、微博等渠道的相關信息約2萬條,通過公眾評價、網絡傳播量等指標,客觀分析了省第七次黨代會的反響。
報告分析,黨代會報告得到了90%以上人民群眾的高度評價和廣泛好評。認為黨代會報告總結了過去五年的工作成績,提出了今後五年的工作目標,意義重大而深遠,感染力強。“只有幹部清廉,事業才能順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會落下壹個海南人”“推進安居樂業”等話語回應民生關切,表達群眾心聲。
網上對黨代會報告的評價熱詞排名顯示,大多數人認為報告內容科學務實,描繪了引領我省長遠發展的美好藍圖。有的認為報告內容形象生動,如“政策千條,不落實就是空白”、“用好用權的方向盤”、“系好廉潔的安全帶”等,貼切易懂,增強了人民群眾對黨員幹部和政府履職盡責的信心。
網絡上對黨代會報告討論最熱的十大術語中,“百鎮百村美麗海南”、“全域旅遊”、“生態環境專項整治”、“旅遊經濟圈”等成為重點。人們贊同黨代會報告中對生態環境的重視,認為海南應該找到最合適的發展道路,把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結合起來。這些條款中隱藏的商機也激發了創業者的熱情。許多企業家表示,他們在新能源、熱帶高效農業和旅遊等領域看到了商機,希望政府提供更多的指導和政策支持,幫助小微創業企業發展壯大。
值得壹提的是,人民群眾高度評價省委書記劉賜貴在報告中以“講究規矩”說反腐,提醒各級黨員幹部遵守規矩,在拒腐防變的道路上安全行駛。他自認為用心良苦,對“多規合壹”改革、“簡政放權、加強監管、改善服務”改革、全省新壹輪農墾改革等多項改革措施也寄予厚望,認為要解放思想,突破壹切束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
報道稱,在總結過去五年成就的黨代會報告中,人民群眾在“加快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生態保護和建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等方面有著強烈的獲得感。其中“保障房覆蓋率達35.8%,居全國前列,改造農村危房17.6萬戶,惠及1.68萬人”,被公眾認為有助於實現城鎮低收入群眾“居者有其屋”的目標。未來五年九大任務中,“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最受百姓期待。“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深化改革開放”、“繼續開展生態環境改善”也是人民所期待的。
海南省第七次黨代會的經歷第二部分今天的海南再次站在歷史和未來的交匯點上。回望高速發展的五年征程,環島高鐵建成,博鰲機場建成;海口“雙創”、三亞“雙修”成效顯著;創新旅遊市場監管,“四位壹體”模式成為全國典範;重拳整治違章建築;脫貧攻堅戰,多措並舉;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成效顯著;全域旅遊發展蓬勃等等。這些使這顆中國南海上的明珠更加耀眼。未來的海南,是壹幅凝聚著全省人民智慧、回應著各族人民呼聲的美麗畫卷。隨著“壹帶壹路”建設和海洋強國等國家戰略的深入推進,海南省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地位不斷提高;十二個重點行業、六類產業園區、“五張網”基礎設施、行政服務“最小審批”試點,積累了強大的發展潛力和內生動力;全省各級領導幹部的作風也發生了明顯變化,能夠應對各種復雜多變的工作局面,以創新引領發展的能力也在不斷增強。這些都為建設美麗新海南提供了堅實基礎和有力保障。
要畫出這幅美麗的畫卷,需要立足海南的“三大優勢”。海南擁有全國最好的生態環境,全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全國唯壹的省級國際旅遊島。這三大優勢凸顯了海南的資源優勢,蘊含了海南的體制機制優勢,凸顯了海南的開放優勢。我們要利用好自己的有利基礎和保障,共同發揮優勢。
為了加快建設美麗新海南,我們需要深入了解省情,全面把握省情,深入分析各種問題。在省黨代會上,將阻礙海南省發展的問題壹壹列出,重點分析了海南經濟基礎薄弱、國際旅遊島國際化水平低、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落後、部分幹部思想解放不夠、基層基礎工作薄弱等5個問題,讓全省人民對海南省未來發展有所認識和發揮作用。為了更好地發展,海南省不應該對這些問題視而不見。這些問題需要逐壹解決,所有的短板都需要不斷補齊。
“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爭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榜樣,譜寫中國海南美好篇章,加快建設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生態宜居、人民幸福的美麗新海南”,是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標和心聲。然而,要實現這個願望,僅僅依靠黨和政府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依靠千千千千萬萬瓊州兒女的共同努力,我們需要共同努力,為實現美麗新海南的願景做出貢獻。